书吧达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708章 相父好用

第708章 相父好用


随着一场又一场胜仗的累积,敌人对刘禅愈发忌惮,视其为心腹大患。

而他麾下的将士们则对这位皇帝陛下越发崇拜与信赖,甘愿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多年以来,刘禅率领军队四处征讨敌寇,军中的绝大多数将领或曾直接接受他的指挥调度,或因在其麾下奋勇杀敌而立功受赏,得以加官晋爵。

除此之外,刘禅深知将士们浴血奋战背后的艰辛付出,始终致力于改善基层将士们的待遇和保障。

不断完善各项福利制度,确保每一位士兵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怀和照顾。

同时对于那些年老退役的将士,刘禅还制定了一套完备的退休保障机制。

让他们能够安排到乡村基层岗位上,即便身有残疾也能安享晚年无后顾之忧。

正因如此,全军上下对刘禅感恩戴德,忠心耿耿,愿为其效死力。

总而言之,不管是面对中上层的将领们,亦或是底层的普通官兵,刘禅都是他们毋庸置疑的领袖。

然而身为堂堂一国之君,刘禅便不能像以前那样亲自挂帅了,皇帝的御驾亲征意义非常重大。

毕竟,皇帝的一举一动皆牵一发而动全身,其行动就意味着朝廷核心的转移,这将引发整个朝廷中央官僚体系的剧烈震荡,涉及到成千上万个官吏职位的变动与调配。

同时,为了确保中枢行台得以顺利运转,必须预先筹备海量的物资予以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皇帝亲自出征,势必会在民间掀起轩然大波,有可能会导致民心惶惶不安,会让一些细作和刁民有机可乘。

反之,如果刘禅留守长安,那么他不但可以凭借手中的最高权力和最强硬态度,为前方作战的大军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的各类后勤补给,而且还能够起到稳定天下百姓之心的关键作用。

从古至今,皇帝决定御驾亲征通常只有两种情况:

其一自然是形势已然危急万分,迫不得已而为之。

其二则是这场战争具有决定性意义,并且能够一举奠定胜局。

倘若此次的目标是征讨冀州,并彻底消灭曹魏政权摧毁伪天命,那鉴于其中所蕴含的重大政治影响,刘禅兴许会考虑亲自统率大军出征。

但仅仅只是针对区区一个并州而言,尚不足以让刘禅兴师动众,摆出如此之大的阵势。

当然,真的不是刘禅会怵他小小司马懿,他一个追封的皇帝谁怕谁啊。

刘禅觉得要对付司马懿,压根用不着自己使出全力,只需随意指派一个丞相诸葛亮出马,就能将其击败。

毕竟在刘禅眼中,攻占并州这件事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险阻。

从战略角度来看,连整个并州都没能完全占据的司马懿,又怎么可能成为自己的敌手呢?

当然司马懿作为卓越的军事家,或许会在战术层面耍些新花招出来。

不过对于这些潜在的变数,刘禅可是打心眼里坚信让诸葛亮来,是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自如的。

从一开始让刘禅真正忧心忡忡的并非战争本身,而是拿下并州后的治理工作。

这里面的难题可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豪强宗贼横行、复杂难解的民族矛盾、还有一堆历史遗留下来的棘手问题,以及如何因地制宜的布置发展规划。

这些问题让人眼花缭乱,光是听听那些细作们搜集回来的情报,刘禅就感觉脑袋疼,一个比两个还要大。

就在这焦头烂额之际,刘禅突然就想起了那位因成功治理蜀地而在中国通史里独占一集的诸葛亮。

此时此刻的诸葛亮正值年富力强之时,经验丰富且精力充沛,刘禅亲自认证的‘相父好用’。

只要有诸葛亮坐镇指挥,定能把这块土地管理得井井有条,让朝廷从此高枕无忧。

正如当年马超虽勇猛无比,但在治理凉州时却显得不是那块料。

最终还是得靠诸葛亮在上任前精心谋划、打好框架,才使得凉州逐渐走上正轨。

而今,马岱获刘禅任命为并州刺史,然而稍有见识之人皆可洞悉其中端倪。

若论上阵杀敌,马岱的确骁勇善战,但要说起治理如此广袤辽阔的一个并州,他与兄长马超如出一辙,着实缺乏相应的才能。

此番出征,诸葛亮身负重任,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恐怕都难以返回中央。

这次攻略并州当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而如何治理好这片土地,则更是朝廷将来局势的重中之重。

因此,前期马岱这个刺史之位不过是暂时挂个虚名罢了。

待到日后诸葛亮将并州那一摊子错综复杂的事务逐一梳理清晰,并拟定出一套完备周详的治理方略。

甚至是等到诸葛亮已然依照既定计划着手施行之后,那时马岱方在接手过来摘取果实。

想当年,在招募马超归入刘备阵营这件事情中,诸葛亮可以说是那位关键人事的负责人。

如今,他更是将将助人之举贯彻到底的时候,真正做到了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当然了诸葛亮也不会白忙活,他所付出的辛劳与努力,刘禅全都铭记于心。

虽说无法再为他升官,但在爵位以及子孙后代的荫庇方面,刘禅绝不会有丝毫吝啬。

不仅如此,将来的武侯庙或者武成王庙定会给他修建的高大辉煌。

汉朝的爵位制度,刘禅是打算动一动的。

当然了,侯爵依然是爵位的核心,毕竟要蹭一蹭刘邦白马之盟的约束力。

他也不打算设立什么公爵,毕竟还是要强调王莽、曹操簒逆的不正当性的。

刘禅想要变动的是王爵。

汉朝恢复了秦朝废除的封国制,但也是没有王爵,而有诸侯国王,另设二十等爵位。

只不过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发展,分封的诸侯王渐渐演变成封国但不就藩。

且封国为朝廷官员负责管理,王只有收税权利,王号已经渐渐沦为爵位。

而到季汉这里,则更是进一步的确立王号为爵位,王侯爵位都是非皇帝特诏而不开国的虚封。

那么‘非刘不王’的规矩也不是不能再重新解释一番的。

比如活着的依旧是非刘不王,但是可以追封逝世者王爵。


  (https://www.shubada.com/35799/11110651.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