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178章 海家有女初长成海朝云

第178章 海家有女初长成海朝云


第178章  海家有女初长成——海朝云

    离开朱雀镇以后,新军挺进东南方向。

    从淮南东路再到两浙,距离最近,地势也最为平坦。

    途径至淮南东路徐州时,已过去半月有余。

    卫渊没有着急行军,而是将附近山匪一一铲除之后,才继续前行。

    铲除山匪,护佑一方百姓安宁,乃是好事。

    所以,东南经略使范纯仁也并未阻拦。

    不过让他感到诧异的是,在新军驻扎于徐州城内时,卫渊还将当地有名的帮派——盐帮连根拔出。

    这盐帮性质与漕帮相同,不过影响力与势力都不如漕帮。

    离开徐州以后,范纯仁才问道:

    “盐帮背后势力错综复杂,而且只是个江湖帮派,没听说他们如山匪一般打家劫舍,何须多此一举?”

    卫渊当然不能告诉他,盐帮在淮南地界,经常去抢漕帮的生意,让势力遍布两浙的漕帮经常利益受损。

    “据说这个盐帮在战时曾哄抬盐价,而且经常欺压百姓,使当地民众苦不堪言,顺手拔掉的事情而已,也算利国利民了。”

    卫渊随口应了句,范纯仁便没在多想什么。

    盐帮一除,漕帮的势力,就能正式渗入淮南地界了。

    毕竟,拔掉盐帮,那些淮南的氏族们,定会再去扶持另外一个盐帮。

    与其如此,倒不如让有着自己支持的漕帮先入为主。

    如果这段期间,再出现什么变数的话,卫渊不介意待凯旋时再杀一次。

    “海州、楚州一带靠近沿海,听说亦有倭寇作乱,如今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只知大军会前往那里,并不晓得我们会到海州。”

    “本帅已将斥候散出去,打探海州倭寇情况,约莫需要在海州待一段时间。”

    “如果范大人着急上任,就暂且先行一步,待本帅灭了海州倭寇,再去东南找你汇合。”

    从海州开始,一路前往沿海城市,从北杀到南,这铲除倭寇的任务,也就算完成大半了。

    只是如此一来,原定六七月左右凯旋,只怕要往后推迟一番了。

    正所谓兵无常势,皇帝那边,倒是无需担忧。

    左右也就是多出一两个月的时间而已。

    范纯仁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行一步,两浙见。”

    “两浙见。”卫渊微微颔首,派了一百轻骑护送范纯仁前往东南。

    跟随卫渊一路而来,范纯仁能够明显感到,对方无论是在讨论军事或是其它,都会叫上自己,这是对自己的尊重。

    人家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他这个经略使,自然也不能不给面子,于是对于卫渊的决策,他也是大力支持。

    同时以经略使的身份,催促两浙先运一批粮草过来。

    随军粮草倒也够用一段时日。

    范纯仁这样做,是在给卫渊示好。

    待其走后,卫渊便就兵进海州。

    当地刺史与一些大族宗老接到消息后,当日就在城门外等候。

    大概到了午时,新军才行至此处。

    说实话,根据皇城司传来的情报,海州一带的倭寇,顶多也就数百人而已。

    完全无需大军亲赴,只派遣一名将领率千人即可。

    但卫渊仍是来了,只因这海州内,有一大士族,便是海氏,也就是负责改盐制的海舟家族。

    海州临海,海家如果想要做海运的生意,当然不会舍近求远跑到两浙去。

    卫渊率领大军来此,就是要与他们谈一谈。

    海家与盛家情况相似,盛家是大房做生意,二房走仕途,然后官商勾结。

    而海家是大房在朝为官,二房从商。

    到了海州城外,卫渊让大军就地安营,只率满甲营去往城中。

    卫渊并未与当地刺史多做交涉,因为在海州,海家才是真正意义的一把手。

    当地刺史畏惧海家在朝中的权势,通常海家说什么,只要不影响他的利益,他一般都不会反对。

    既如此,卫渊就与他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当夜,卫渊与三百亲卫,在海州城防营中落脚。

    整个海州的兵力加起来,约有一千五百余人,少得可怜。

    翌日,卫渊打算带着满甲营前往海家。

    亲卫都头江稷不解道:“卫帅,以咱们得身份,应该等着海氏找上门来才是,为何咱们要去寻他们?”

    卫渊好奇道:“你似乎猜到了本帅要做什么?”

    江稷拱手道:“卑职不敢胡乱猜测,但是想来应与海运有关。”

    “卑职说那么多,只是想说,卑职是卫帅的人,万事都会为卫帅考虑。”

    卫渊道:“连你都能猜到本帅前往海氏是为了海运一事,看来,这海氏,本帅还真要去一去了。”

    江稷不解,但是也没有再过多询问下去。

    身为亲卫,有些话,当说不当说,他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只是要让卫渊感觉到,他这个亲卫,是真的在为他考虑。

    毕竟,将来能否有远大前程,成为陈大牛那样的将领,都在卫渊的一念之间。

    卫渊的想法也很简单。

    他就是要告诉赵祯,他贪财,很贪财。

    赵祯这种君主,不怕做臣子的贪财好色。

    臣子越是重名利、贪财,他越是敢用。

    随后。

    三百名身着重甲的亲卫,随着卫渊登门海氏。

    负责看守海氏大门的那些下人们,一瞧见那些脸戴可怖面具,手持关刀,威风凛凛,一身杀气的将士,顿时打了个哆嗦。

    直接跑到后院,去禀明海氏二房家主海清。

    这时,海清正与家人聊天,

    “朝云,你这丫头,好不容易来一趟,就多住几日。”

    “明儿个我要去拜访你们京城的那位忠勇伯,不妨先与我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在卫渊出征之前,海忠的女儿,海舟的妹子海朝云就出发来到此间。

    她是要去寻自己兄长的,顺道瞧瞧沿途风景。

    此刻,海舟正在两浙主导盐税改制。

    提起忠勇伯卫渊,海朝云一脸惊讶,

    “他来了?”

    海清道:“你还不知?昨儿个,刺史来寻叔父,就是要与叔父一同去城外迎他,之后又一起到刺史大人府上用膳。”

    “你兄长倒是与叔父说起过他,此人,想要染指咱们海家的生意。”

    海朝云道:“侄女儿在京很少与勋贵交涉,但也从一些姐妹口中得知,忠勇伯卫渊是一位英雄。”

    英雄?

    海清暗自喃喃道:“若是英雄还好说,怕就怕,是一位枭雄啊!”

    话音刚落。

    海氏下人便跑着来到此间,慌里慌张的说道:

    “兵兵.老爷,咱们家外,全是当兵的。”

    当兵的?

    海清微微皱起眉头,旋即豁然起身,向海朝云等人开口道:

    “你们留在这里,我出去瞧瞧。”

    此番卫渊能够领兵,其实海家也有助力。

    当然,也仅限于上了份札子而已。

    海朝云自幼生活在江浙,近两年才去了京城,比较得空时,仍旧喜欢住在江浙这边。

    但不管怎么说,此女都是见过些许世面的。

    听到有当兵的前来,担忧自家叔父安危,遂也紧随海清身后。

    海清那些家眷、子嗣,便也跟着前往了。

    这时,卫渊正站在海家前院里。

    两百名亲卫守在门外。

    仅有一百名亲卫跟着卫渊来到此间。

    海清第一眼就瞧见了卫渊,皱着眉头不解道:

    “忠勇伯?昨日我们刚饮了酒,交谈甚欢,今儿个您就带兵前来,所为何事?”

    何事伱心里不清楚吗?

    卫渊带兵前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给海氏一个下马威。

    好让他们明白,自个儿担任东南安抚招讨使一日,这沿海各州县,便由他说了算。

    卫渊直言道:“本帅因何前来,难道海舟没有向你们提及?”

    海清忽然沉默。

    这时,尾随他而来的海氏一众家眷子弟,齐齐站在他的身后。

    一些女子,看到那些戴着面具,显得凶神恶煞的士卒后,竟是有些情不自禁的双腿发颤。

    突然。

    海忠之女海朝云向卫渊施礼,道:

    “朝中自有法制,如忠勇伯这般,率军闯入他人家宅,似乎不妥。”

    卫渊瞧了她一眼。

    模样挺好,有种江南女子的婉约气质,但不算惊艳。

    遇事心中不慌,瞧见身边这些士卒,也没看到露出胆怯之意。

    也不知是强撑着还是有底气。

    卫渊笑道:“你一女子,口齿倒是伶俐。”

    海朝云不卑不亢道:“卫将军过奖。”

    “曾听家兄说过,卫将军乃是当世豪杰,我大周擎天之柱石,如今奉旨平倭,却率兵来我海家以势压人,是何道理?”

    卫渊脱口询问,“擎天柱石愧不敢当,你兄长是谁?”

    海朝云道:“巡盐御史海舟。”

    原来是他啊。

    卫渊笑了笑,“海舟的妹子你是海朝云?”

    海舟有不少姐妹,但大都已经出嫁,只余海朝云尚且待字闺中。

    闻言,海朝云点了点头。

    卫渊大笑两声,道:“当初你兄长来寻我时,曾说,若不是我已有婚约,你们海家不介意开个先例,与勋贵联姻。”

    此话一出,海朝云顿时联想到什么,下意识觉得羞愧,“你!”

    卫渊懒得再搭理她,朝着身边亲卫摆了摆手。

    他们便就退下。

    随后,卫渊看向海清,

    “海家主,你就打算这样一直晾着本帅?”

    海清硬着头皮道:“忠勇伯,请。”

    来到海家正堂。

    海朝云亲自为卫渊斟茶。

    后者突然问道:“听说你与我外甥盛长柏相识?”

    海朝云倒是知道,卫渊与盛家有亲。

    盛长柏与海朝云之间并不算认识,只是前者曾打听过,家风极严的海家,可有什么待字闺中的女子。

    进而打听到了海朝云。

    她摇头道:“听过盛长柏这个名字。”

    海清朝着她使了个眼色。

    海朝云识趣,“侄女儿告退。”

    顿了顿。

    海清主动询问道:“卫将军,我海家的生意,不单单只是海家的生意,若是给了您两成利,我如何向与我海家合作的那些人交代?”

    “这样,一成如何?”

    卫渊摇头不语。

    海清皱眉道:“卫将军,此前说好的,如果水军若成,再给您两成利,如今有关水军成立的消息尚且不见踪影,您张口就要两成利,未免”

    接下来的话,他不敢再说下去。

    卫渊笑道:“你是想说,本帅未免太黑了?”

    海清沉默。

    卫渊道:“海运未开之前,你们海家就曾借着朝中势力,以皇商名义,将丝绸、玉器运往海外诸国。”

    “其中绝大部分收益都归朝廷,但是你们为了防止沿海倭寇打劫,每年要给各地倭寇数万两银子。”

    “如果我将这事说给陛下听,说你们与倭寇有勾结.你们海家在朝中的清名,还能保得住吗?”

    这个消息,是皇城司传递给卫渊的。

    燕达想要的很简单,海家的生意,卫渊如果赚两成,那么他要两成的三分利。

    所以,卫渊必须要两成,一成都不能少,不然,他就赚不到钱了。

    海家的确与皇商能扯上勾结,由于海家每年不少利润都会上贡给朝廷,所以赵祯并未过问此事。

    如今海运一开,海家就不需让利给朝廷了,只要与海外诸国做几笔大生意,其税收就够朝廷赚得了。

    禁海运期间,唯有皇商能与海外诸国做生意。

    海清面露难色,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卫渊继续道:“水军一定会成立,届时,你们给倭寇的银钱,便能省下来了。”

    “要不然,随着你们海家生意越来越大,那些倭寇,还会只要区区几万两银子吗?”

    “再退一步,即使海军不成立,有我在东南一日,你们海家的生意,便绕不开我。”

    “两成利而已,你们海家,不亏。”

    说白了,两成利就是保护费。

    卫渊主管东南军国大事,其中可操作的空间太多了。

    海家,只是他压榨的第一个对象而已。

    当然,此事也不能过火,否则,容易被群起而攻,适得其反。

    适当收取一些好处便可。

    只是唯独这海家.

    他的责任是扫荡东南沿海倭寇,与海州关系并不大。

    特意拐个弯跑海州一趟,不能白来。

    当初海舟来寻卫渊,就是要让他顺带着将海州一带倭寇清除干净,唯有如此,海家的船只,才能在海上畅行。

    “卫将军,我们海家为了支持您扫荡倭寇,也算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了。”

    “正发往两浙的两百艘战船,可都是由工部监造,与军器局无关,监造战船的钱财,也都是工部向朝廷申请,我海氏与东南各商户捐钱制造。”

    “如今,您还要两成利,这不是要老夫的命吗?”

    海清摆出一副特别委屈的模样。

    卫渊脸色肃然,反问道:“这么说,这战船不该造?倭寇要是躲在海上,你想让荡虏军的将士们走着去海里杀敌不成?”

    (本章完)


  (https://www.shubada.com/32400/11111181.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