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并且先交了一年的香油钱。
正事办完,看看天色还早,章云娘三人想要再逛逛,毕竟难得出来一趟。
早就听人说灵隐寺后山是北高峰,风景秀丽。
三人转到寺后,见有石梯数百级,曲折三十六弯。
上到半山腰见有马明王庙,听说春日祈蚕者众多。峰顶建有七层浮屠塔。
陈幼筠站在峰顶,极目远眺,这个位置群山环绕,湖水如镜,从上看下,湖上画舫渔舟,像鸟儿出没烟波,远远看去,只能看见影子。向西看去,是钱塘江,像一条白练,蜿蜒曲折入海,与长天一色,茫茫无边无际。
诗人张公亮有句:“江气白分海气合,吴山青尽越山来。”诗中有画。
杭城正值江湖之间,委蛇曲折,左右映带,屋宇鳞次,竹木云蓊,郁郁葱葱,凤舞龙盘,真是朝气蓬勃。
诗人苏轼《游灵隐高峰塔》诗:
言游高峰塔,蓐食始野装。
火云秋未衰,及此初旦凉。
雾霏岩谷暗,日出草木香。
嘉我同来人,又便云水乡。
相劝小举足,前路高且长。
古松攀龙蛇,怪石坐牛羊。
渐闻钟磬音,飞鸟皆下翔。
入门空无有,云海浩茫茫。
正月初五。
早上一大早,陈幼筠开了店铺门,一身新衣,向左右开店铺的邻里行礼拜年。
虽然还在正月里,没有多少人会出来买包子,但是做生意的,宁可要店等人,也不能让客人等店。
所以章云娘少少的做了一点包子,酥油饼,千层油糕。
做的时候银杏默默的在一旁打下手,陈幼筠见了,就让母亲将做包子调制馅料的诀窍教给银杏。
“娘,等银杏学会这个,你把千层油糕、酥油饼的做法也教给银杏吧!”陈幼筠眨巴眨巴大眼睛,在一旁说。
“好啊!”章云娘一口答应。
“这…姑娘…太太,这不合适,我不能学!”银杏一口回绝。
“蒙太太和姑娘好心收留,我已经感激的不得了,都不知道怎么报答你们。虽然我来的时日不长,也知道太太和姑娘是靠着这个开店过活,还雇了人!我不能学!”银杏连连摆手。
“银杏,你放心吧,筠姐儿既然这样说,一定有她的道理。你听她的就是了!”章云娘毫不在意的说。
银杏瞠目结舌,这个家当真是姑娘做主!!
虽然之前银杏隐约看出点迹象,只是没有深想,没想到竟是真的!
“太太…”
见银杏不信,章云娘说:“筠姐儿她爹过世后,你也知道我素来没主意,多亏了筠姐,事事有成算,要不是她…”
章云娘拉着陈幼筠的手,感慨的说:“…我们也不能有今天的日子!”
“连这卖包子的生意也是筠姐儿推着我做,从提着篮子卖,到推车卖,到现在租了铺子卖,中间多少艰难!不是没有人眼红我们生意好,都被筠姐儿解决了!”
“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我虽然是筠姐儿的母亲,可是我远远比不上筠姐儿。我们筠姐儿聪慧好学又知道上进。我们这个家以后都靠她了,她怎么说,我就怎么做!错不了!”
“娘,你可别这么自谦,咱们能卖包子赚钱全都靠你手艺好,要没有你的手艺咱们也不能有现在的日子!”陈幼筠见母亲感伤,赶紧说着。
“就算娘不会包包子,不会厨艺,你也会想别的法子的。”
“娘,你别伤心,卖包子算什么,咱们还要开食店,让全杭城的人都来吃你做的菜!”
章云娘气笑了,瞪着女儿嗔道:“胡说些什么!杭城人不知道有多少,怎么能让全城的人都来吃!”
“一日不成,就一月!一月不成就一年!一年不成就十年!”
“十年后,咱们开的食店保准杭城人人都知道!”
陈幼筠信心满满的挥着拳头说道。
“银杏,你用心跟娘学手艺,等你学会了这三样,娘说你学的可以,这包子铺就交给你打理了!”陈幼筠看向银杏说。
银杏愣住了,指着自己说着:“交给我?”
“对呀!交给你!”陈幼筠煞有介事的点点头。
“我什么都不会,再说这是太太和姑娘的店!”银杏慌了。
“银杏。”陈幼筠站起来,直视着银杏的眼睛。
“你在我娘身边待了那么多年,是看着我长大的,现在你是自由身,不是我们家的下人。你无处可去流落街头,这个苦,我和我娘也吃过。”
“让你跟我娘学着包包子,打理这个包子铺,是想让你有一技之长,以后不论遇到什么困境,都有能力生存下来。也不一定非得是厨艺,是遇到困境有勇气可以重头再来,不放弃自己。”
银杏热泪盈眶,无声哽咽着,想要伸出手,却低头看见自己手上的冻疮,连忙缩回手。
陈幼筠拉住银杏的手,郑重的说:“我给你五个月的时间,五个月后,我把包子铺交给你打理,当然,风险与收益共存。”
“这五个月每月给你一两银子,五个月后涨为二两,年底有分红,这是收益。”
“相应的,你要负责店铺里肉菜调料等物资的采买,控制核算成本,管理雇佣的妇人,包子的售卖。”
“利润我八你二,亏损部分也是我八你二!”
陈幼筠一锤定音!
银杏双手捂脸,哭得不能自已,连连点头。
章云娘扶着银杏,轻声安慰。
寒食节这日,天还没亮,三人就早早起床。
章云娘准备着金箔、纸钱等祭祀用的物品。
陈安平的坟墓远在湖州,不能到坟前祭拜,章云娘母女决定跟杭城人一样到郊外焚烧纸钱,祭奠亲人。
陈幼筠和银杏一起做着寒食。
“ 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这首《吴门竹枝词》诗说的就是寒食节,吃寒食,并且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的事情。”
陈幼筠跟银杏说道。
清明节前两日就是寒食节,杭城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寒食节三日不开火,只吃寒食。
寒食第三日,就是清明节,这一日杭城人俱都要出行到郊外扫墓,祭祀祖先。
扫完墓的人不会立即回家,有的会在郊外游玩,去名园芳圃,观赏奇花异木。
也有人泛舟湖上,登上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
三人早早决定要先到郊外给陈安平烧完纸,趁着人多,先提篮兜售寒食,赚点小钱,再去湖边玩耍。
陈幼筠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
分别包上豆沙、枣泥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
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
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是清明与寒食节时的一道传统点心。
陈幼筠将出锅后的晾凉的青团取了三只,与母亲和银杏分着吃了。
蒸熟后的青团,绿绿的松软的皮儿,馅心甜而不腻,带有清淡艾草香气,香糯可口。
银杏开始做青精饭,取一盆南烛叶洗净,捣烂后加入清水浸泡,将南烛汁液滤入碗中。
将粳米,糯米混合淘洗干净后倒入挤出的南烛汁中搅拌,浸泡,待米呈墨绿色后捞出。
将捞出的墨绿色粳米放入铺好蒸布的蒸笼中,蒸熟。
青精饭做好后颜色黑紫,粒粒晶莹,散发着清香,晾凉后银杏加入桂花糖拌匀,分成小份,用模具压出形状。
银杏喂了陈幼筠一块。
陈幼筠吃了,眼睛顿时亮了:“好吃!香甜软糯,唇齿留香!”
她看着银杏开心的点点头。
(https://www.shubada.com/31958/11111309.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