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38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38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江州令赵笮一路跟着荀攸跑来跑去,他虽是千石的县令,可奈何附郭,见荀攸一直没问他关于府库谷粮的问题,一直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荀攸的提前警告起到了效果,巴郡的官吏终究不敢做的太过分,不仅没有像上党郡那样闹一出火龙烧仓,还补了亏空。

    虽然他们但凡敢让府库的粮食对不上,荀攸就敢带着板楯蛮兵杀人抄家。

    有了这一仓谷粮,荀攸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方便多了。

    而除了荀攸之外,最高兴的当属被荀攸征募而来的板楯蛮兵了。

    他们跟着荀攸走了一路,每日都是吃吃喝喝,什么都没干,比起他们的渔猎生活可好上太多了。而且到了江州之后,荀府君还是额外赏赐了他们酒肉。

    一些蛮兵甚至觉得吃那些酒肉过意不去,等再见到荀攸,抢着要为荀攸打仗。

    严颜在陪着荀攸再一次见过蛮兵之后,问道:“今府库充足,府君接下来有何打算?”

    荀攸笑道:“我初来巴郡,便给了某些人当头棒喝,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接下来自然要安抚人心……”

    “说起来,之前至临江,见了你家中子侄,其中不乏将来的栋梁之才啊!”

    严颜自家人知自家事,家中数代人丁不旺,他家祖上出的那位二千石干脆有女无子,还是过继了从子承嗣。

    他也知道荀攸说的婉转了些,为什么说是将来的栋梁?因为现在不是。

    他叹息一声道:“小儿辈无知,恐难负重任。”

    “正因如此,才要多做磨砺!”

    严颜终非无情之人,最终还是没有拒绝荀攸的好意,说道:“下官以为,一佐史足矣。”

    佐史是最低级别的小吏了。

    荀攸应了下来,又重重地看了严颜一眼,再度提高了心中对严颜的评价。

    在途经汉昌县、临江县、江州县的过程中,除了了解沿途的蛮夷之族外,荀攸也有留意巴郡的俊才。

    心中早有成算。

    其中有些为县长郡吏的子侄,如如程畿之子程郁,上官胜之子上官茂等……

    没错,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上官胜早就背着谢益另谋出路了。

    在这些裙带关系之外,亦有本郡冠盖之族出身的临江县杨宗,还有本郡有名的枳县常歆。

    荀攸在上任之初的下马威后,第二把火烧的巴郡各豪族豪强心中暖暖的。亦有之前出了谷粮填补府库亏空的人感慨说,这才是巴郡太守该干的事情嘛!

    但马上,荀攸的第三把火,会让他们的心更暖!

    议曹掾上官胜在先一步得知了荀攸的打算,回家后第一时间叫来了自己的兄弟子侄——“汝等切记,府君要严查郡县乡吏及不法商人欺行霸市者,吩咐下去,族中子弟,务必谨言慎行,莫要做出头的椽子!”

    他的次子上官茂刚刚成了斗食郡吏,闻言问道:“约莫府君想要钱了吧,就跟府库的谷粮似的,给够了应该就没事了……”

    上官胜骂道:“你以为府君似你这般贪图小利?我告诉你,若是还抱着这个念头,趁早辞官回家!”

    上官茂委屈地辩解道:“郡府中有这种传言,说是府君见到府库的谷粮后立刻施了宽松的德政…嗯…阿父说的是,孩儿不该听信流言,孩儿错了!”

    见上官茂低头认错,上官胜才解释说:“咱们的这位荀府君可与昔日赵府君的不一样,他身为天子近臣,奉皇命而来……我今日才知道他在汉中徘徊的目的——汉中张鲁已经被征辟入朝。”

    “此次严查欺行霸市之人,其中一项便是不可欺压境内蛮夷。”

    这下轮到上官胜的弟弟急了:“这怎么能行呢?过去这么多年,大家都是这么干的!那些蛮夷茹毛饮血,货物买不上价是他们蠢笨。若是平价购买他的皮毛货物,得少赚多少钱?”

    “再多钱也比不了我上官氏的前途!你以为呢?”上官胜喝问道。

    “……阿兄说的是!”

    上官胜在家中还是说得上话的,在他的弹压之下,很快达成了一致——绝不能和荀攸对着干。

    他的长子上官先为江州县田曹掾,问答:“阿父,就算府君有此政令,可要查证此事,却需要诸多小吏齐心协力……但眼下府君新至,虽有皇命加身,只怕未必能做到实处。”

    “这话倒是良言。”上官胜肯定道,他也有此忧虑,“然荀府君并非常人,我等且看。”

    ……

    同样的问题,严颜也在询问荀攸。

    荀攸并未打哑谜,而是对着严颜解释说:“近些时日,我善待重视板楯蛮一事应传地差不多了吧?”

    严颜心头一动:“府君莫非是想要借那些蛮夷酋长之力?”

    荀攸颔首:“早就听说巴蜀之蛮与汉人交流颇多,而自高祖以来,多封赏蛮夷酋长以治其众……时至今日,衣冠虽有异,然不可以蛮夷视之。”

    要想真的改变巴郡蛮夷在巴郡的地位,光靠荀攸一方可不行,热脸贴冷屁股最终只会最后一无所有。

    双向奔赴才是王道。

    “但凡彼辈有些见识,过些时日便该想方设法地见我了。”

    正说着话,荀攸迈步踏出了房间,眺望着天空,正值秋冬之际,阳光晒在身上十分温暖,却刺目依旧。

    荀攸语气坚定——“期间若有故意阻拦者,决不轻饶!”

    说起来,自他到巴郡,还没真的见过血呢!

    宕渠县,居于巴郡南部,毗邻汉中。

    虽有巴山将之与汉中相隔,但生活在其中的蛮夷自幼生活于此,在山中如履平地。是以本地蛮夷宁愿翻越巴山来到汉中与汉人贸易,也不愿就近。

    这一大片区域的蛮夷不止有賨人,各部酋长中共有三人最得拥戴,分别是杜濩、朴胡、袁约。

    他们的汉化程度从他们的姓氏中也能看出一二。

    过去,他们因在巴郡屡受官吏豪强欺压,久而久之,便与五斗米教的系师张鲁搭上了线。相较于官吏豪强,张鲁可谓是公平公正,甚得人心。

    (本章完)


  (https://www.shubada.com/31533/11110973.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