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重生铸梦 > 第七十五章 保密协议

第七十五章 保密协议


  赵泽君很早之前,就产生过和员工签署保密协议的想法;

  决定与何明然的实验室合作之后,这个想法进一步成型,这次‘刷泽阅币’事件,促使他立刻实施。

  自己脑袋里先知众多,除了小说网站,还有后来风靡一时的各类大小项目,这些‘创意’和‘方法’,必须通过人来具体操作,进行研发、管理、推广等等一系列过程,才能转化为现实产品,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一旦泄密,被别人抢占先机,甚至不用抢占先机,只要和自己同时去做,那么先知的价值就会随之大打折扣。

  借着刷币事件,干脆一次性做到位,在非典到来之前,把这些可能的漏洞都补上。

  赵泽君搞出来的保密协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关于员工的日常言行举止。

  这点主要是起到提醒作用。

  和谍战剧不同,大多现实中的泄密事件,都发生在无意之间,而不是泄密者自身有些泄露。

  比如酒桌上和朋友吹牛逼,我们公司怎么怎么样,又做了个什么什么项目,在网上瞎显摆,言辞之间不经意就透露出公司秘密,平时喜欢拿手机乱拍照,把不该拍的东西拍进去发到网上。现在的手机很多都具备了拍照功能。

  连官方机构都容易忽视这点,当初宣传铁人王进喜事迹的系列报道,泄露了大庆油田众多保密信息。

  没有这个提醒,一般人根本意识不到保密的重要性,相反,公司以签署协议的方式严肃提醒,员工自然而然会提高保密意识。

  有了保密意识,可以杜绝大多数的泄密事件。

  第二,是发生泄密的处理。仅仅‘提醒’肯定不够,必须有一套很严厉的泄密处罚措施,涉及到经济赔偿、法律层面。

  当然了,真正执行有一定难度,普通员工一个月就几千块钱收入,真要是泄密了,给赵泽君带来上百万的损失,对方也赔不起。

  这块规定,主要还是起到‘警惕’作用,用一根高压线挂在员工头顶,进一步认识到泄密的严重性。‘威慑’作用大于实际意义。

  第三,是针对某些核心岗位,和公司管理层的。

  这一块,就不完全是‘威慑’了,有必要的情况下,赵泽君会通过法律手段和各种关系动真格的。

  普通员工层级有限,大多接触不到核心机密,但管理层和核心岗位不然,这些关键位置一旦发生泄密,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实质性威胁。

  除了保密要求,对于这部分人,赵泽君还加了点额外的私货进去。

  同业竞争管理规定。

  核心岗位员工,如果辞职,两年之内,不得从事与在泽阅相同或接近岗位的工作。

  这是赵泽君从后世起点的几次大变动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当然,还是那句话,再严密的制度规定,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堵上所有的漏洞,上辈子的起点实际上也制定了类似的规定,但还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执行起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

  宣伟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赵泽君这个领导者不能说一点责任都没有。

  一直以来,泽阅的待遇好,工作氛围轻松,这都是好的一面,但没有严格的纪律,员工缺少约束和敬畏,胆子越来越大,工作上也出现了随性而为的苗头。

  趁着目前公司规模小,起步阶段好管理,让约束成为常态。

  首先签订保密协议的,却不是泽阅公司,而是李明然的实验室。

  实验室即将承担赵泽君发布的研发项目,在他的计划中,这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项目,事关重大,绝对不允许有一丝半分的泄密。

  李明然很轻松的接受了赵泽君的要求,签订保密协议,其实是商业公司和学校实验室合作的通行做法,任何一家公司委托学校研发项目,都不可能允许在项目没有上线之前,实验室成员到处乱说。

  实际上,即便在项目研发完成,上线运营之后,参与过项目的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如五年、十年,也不得泄露项目信息。

  接下来,是在公司内部推广。

  忽然出现这么个保密协议,公司内部一开始是不太理解的。

  特别是同业竞争协议,这点似乎有‘限制人身’自由的嫌疑。

  不过和当初推广作家签约制度如出一辙,和实实在在的好处相比,签一份几乎不会有任何实质性损失的保密协议,对大多数人并不是什么有难度的选择。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份保密协议,反而为公司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一般只有大型国企、军工科研单位才会和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还有少数有心人,很自然的把宣伟离职和紧跟着的保密协议联系在了一起。

  宣伟在泽阅技术部,地位仅次于宋云,又是公司的老班底,他毫无预兆的忽然离职,本就在公司内部引起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保密协议紧跟着出来,所有人都恍然大悟:恐怕宣伟忽然被辞退,和泄密这两个字有莫大的关联。

  连宣伟这样的人都能下手,可见赵泽君对于保密的重视程度。

  最后还有极个别人不情不愿的,只要负责签协议的日照一句话,就跟堵了回去。

  “喂,你犹犹豫豫的,是不是已经准备跳槽了,在给自己留后路啊?”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不签那就是摆明了有二心,至于跳槽,目前国内的网络小说网站,还有哪家能比得上泽阅?

  起点?也不错,但是距离泽阅还有明显的距离。

  再者,现在业内只剩起点和泽阅两家独大,双方隐隐形成了竞争的势头,泽阅的员工如果跳槽去起点,就不仅仅是个人职业选择的问题了,更像是故意针对泽阅。

  短短一周之内,公司完成了保密协议的全员签订,并且延为惯例。


  (https://www.shubada.com/30722/347289582.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