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浪子不浪 > 第50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

第50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


第50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

        燕青也不是啥都会,光流传下来的词牌名就八百多,加上唐诗、乐府诗集,实际上能唱的估计也就百把首。

        但蔡虹林是做了功课的。

        这些曲谱实际上也有传下来,他都收集到在研究。

        古时候的记谱方式是,详细记录哪根弦哪个位置什么动作,然后逐渐简化成符号。

        听起来还比较科学。

        但每个朝代都会出现些“大聪明”要推翻之前的乐谱记录方式,表现自己的革新……

        改来改去又不是标准的琴弦,那音到底是什么样就模糊不清,争议不断。

        加上连文字发音都变化颇多,更是唱起来结结巴巴的不通畅,于是彻底失传。

        所以燕青的意义在于,他只要能唱出几首十几首,用这些著名的词牌名反过来去对照古时候的曲谱,就能印证那些曲谱发音是什么。

        多来几首基本上就能交叉印证出所有的曲谱!

        文字也是同样的道理,发音规则是有迹可循的。

        于是蔡虹林忙碌了一周,整理出最具代表性的“歌单”。

        燕青拿过来,勾选了自己能唱的词牌名。

        走着。

        当先就是柳永的《雪梅香·景萧索》。

        这可是历代文艺女青年们最痴迷的调调。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典故就来自这里。

        柳屯田、柳三变啊。

        特别喜好在各大商K、夜总会收集素材写歌词的超级浪子,留存极为丰富。

        年轻时候始终科举不上,甚至被皇上点名批评好做艳词,刻意不录用,他就索性浪迹红尘,寄情红颜歌酒。

        还把自己逛窑子的行为美其名曰“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是历史上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尤其是慢词。

        唐朝的早期词基本都是小令,大概类似于现在的摇滚、快歌,节奏明快。

        而宋朝慢词绝对就是现在的抒情慢歌那种调调,从柳永而丰。

        但以前不知道是怎么唱的啊,几分之几拍也不明了。

        今天燕青展现了。

        在宋朝,的确是夸张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基本可能等同于当今周杰伦之类的歌坛地位吧,当然文学性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第一遍,燕青简明扼要:“我先拨一回……”

        中阮起音,那柔和的音色,优美的旋律,自带诗意跟音乐性立刻让蔡虹林喜不自禁!

        这味儿太正了!

        似乎都能想象出柳永纵情红尘的浪漫主义潇洒,内心暗暗涌起,老子誓与赌毒不共戴天的决心。

        吴凯元等人根本听不出这种意境,但完全忘了看什么美色,只用拔河大妈的惊诧表情,转头看呆了自家老大。

        你不是个柔道摔跤手吗,你不是射击打飞碟天赋爆棚吗?

        怎么你又开始唱歌了,还会弹这个怪模怪样的圆吉他!

        伱特么这是个灵魂摇滚歌手吗?

        你让我们回去要怎么吹嘘这次到金陵的所见所闻。

        大家都不相信啊!

        之前你在KTV的唱歌也只能说不走寻常路,怎么突然变成了这样邪教教主般的狂热崇拜场面?

        还是那个长跑司机最机灵,马上趁机举手机拍现场视频,发回学院群里显摆。

        整个皖省体院那边立刻掀起狂潮,你不是去金陵训练华夏式摔跤吗,怎么还有这样的场合!

        因为这些穿着汉服,还做了古装发式,妆容,首饰的美女乐手们群呆……

        满眼崇拜花痴的那种呆滞。

        在场所有都算不上乐器高手,终于见识到这种传说中意识比技巧更高超的真正高手。

        只有气势、意识、艺术性都能感染人了,才算是登堂入室,不然弹得再好再熟练,也不过是个乐工乐匠,不入流的。

        这是艺术行业一进门都会知晓的基本原则。

        玻璃门外挤满了闻讯而来的大学生,还尤其以女生为主,真有不少人换了汉服来的。

        超级羡慕这是什么古乐社团的活动吗,那个男生好厉害好帅气……

        隔着玻璃都举起好多手机拍摄。

        燕青把眼前所有人当空气。

        快速弹完,方便面前好几台专业级录音笔,先录下弹奏曲调。

        <div  class="contentadv">        马上开始弹唱演示。

        有些女乐手已经开始不由自主的摸自己家伙。

        燕青和蔡虹林却警告:“不要打扰录音啊,中文系对文字发音咬字的精确性非常计较。”

        好吧,整个培训间里只有那重新响起的悠扬乐曲。

        再缠绕而上的歌声,略微有点偏高,也就类似周堔的那种腔调。

        但很慢,抑扬顿挫,光是这已经让蔡虹林激动得双手发抖,紧盯面前桌上架着的单反相机拍摄画面。

        古代有文字记录这种慢唱是怎么回事,有大顿、小顿、大柱、小柱、打、掯等字形容,还强调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偶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之语。

        但书上读来终觉浅,具体怎么顿,怎么抗,不知道呀。

        现在终于有了个具体的示范!

        不管准不准,终究是有了个落脚点,整个关于古代音乐艺术的考究都能由此展开。

        当然也只有男人,这个时候可能还想着这些。

        女性基本上都迷进去了。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

        就是柳三变告别多年的歌姬情人从汴京往金陵这边走,在景色萧瑟的秋天,我独自登上高楼遥望晴空……

        先把环境铺垫好,营造出悲凉的气氛。

        唱得慢就非常容易引人共鸣。

        接着后半阙才“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

        玛德,活该他被皇帝批示不要录用,写个词这么直白吗。

        凭栏临风,我想起来远方的佳人,离别的时日多了,想她亦是愁容满面,久锁双眉了吧……

        文艺女青年可喜欢把自己代入到那远方佳人了,哪怕是歌妓、花魁也无所谓。

        好浪漫哦,我好想回到那个充满唐诗宋词的浪漫年代。

        却没想过自己在那个时代,能活着在天香楼做苦役都算是命好了,大概率只是白骨一摊。

        但确实是用来迷昏文艺女青年的利器。

        好比《被遗忘的时光》、《当你老了》、《这世界有那么多人》这种慢歌,就能丝丝入扣的把情感注入到歌声和唱词中。

        让人沉醉。

        越是感性的人,越容易被这种情感诉说打动。

        而眼前,女性,文科,汉服,古乐,这一个个标签集合起来,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被精准迷昏的模板。

        没一个能逃脱。

        就是前两天宋思雨听得晕乎乎的,浑身都充斥着爱意流淌的感觉。

        她现在双手都有点支撑不住了,身子发软的倚在桌边,还是尽量拍下所有画面。

        更拍下燕青面对莺莺燕燕都无半点好色迷醉的专注表情眼神。

        唱着这样深情的曲目,那眼里就不可能是纯情少男啥都不懂的青涩懵懂,完全是历经万花丛中过,不带走一片花瓣的洒脱。

        不过六七十字的歌词,慢歌反复两遍能唱成六分多钟的时长。

        对比现代慢歌大约三百多字,才五分钟左右,可见节奏有多慢。

        真正是把歌词都熨到听者心间,留下烙印的那种。

        有阮做乐器,也能衬着唱腔,绝对比当初只有牙板来打拍子要美妙太多。

        总之,燕青一曲唱完,群雌粥粥的一片惊叹,好美哦,好有意境,好浪漫哦,我都脸红了……

        燕青像个莫得感情的杀手,抬手拿过歌单:“下一曲唱什么……”

        蔡虹林还是有学术精神:“能不能来首快的,小令曲目的经典。”

        如果能把这慢歌,快歌两种曲目唱法抓住,不用多说,直接出一篇洋洋洒洒,干货满满的全国顶级音乐学术论文都没有问题!

        燕青一听:“没问题,那就唱小令最著名的曲目,《十八摸》。”

        哎哟哟,全场都娇羞一片,官人,这可不兴唱啊!

        体育生们都知道这名儿。

        更满脸卧槽,老大,你这是群撩啊!

        因为虽然娇啐四起。

        盖青云记录下的画面里,连这位神仙姐姐都笑得乐不可支,眼前的古装妹子们更是充满了学术探究的好奇心!

        高手、高手!

        高高手!


  (https://www.shubada.com/3040/116067767.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