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重写科技格局 > 第五百三十九章 说明什么

第五百三十九章 说明什么


“我刚才也说了,我们需要有我们的舆论核武器,所以米国的三口径模式其实是值得借鉴的,因为这是舆论核武器的技术原理。

        再看我们现在的处境,别人已经打过来了,所以我们现在既要保住国内的舆论城池,还要加速布局国外的舆论版图。

        我相信今年领导们特别在意舆论这个问题,也是因为看到了受到西方舆论围剿后我们国内的舆论变化,因为看到了就是会有华夏人相信西方的那些鬼话,再加上国内这几年越来越猖獗的一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高举着为国家提意见的旗帜,干着破坏内部团结的勾当,可见外部舆论势力已然开始渗透。

        至于国外的情况那就更不用说了,那么我们现在有什么?从目前来看,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力量这一块,我们华夏是占优势,包括风信,包括钉钉,我们其实已经在互联网舆论上占据了一点小小的先机,而且这个优势是涵盖国内国外的。

        而在专家这个领域,我们风信多年前开始跟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还是比较成功的,我们现在有很多深受大众喜爱的科研工作者,我相信至少在国内,他们是有能力打碎公知们的谎言的,但在国外,我们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还没有什么影响力。

        至于我们的官媒,或许是最薄弱的一环。”

        领导们对视了一眼,孟谦继续翻动PPT,“我们可以看看米国的官媒,这是米联社和路透社在MSN上的表现,我做了一些简单的截图,各位领导可以看一下。

        米联社和路透社首先做到了一个国际媒体的标准,那就是时效性,他们总能第一时间掌握全球各地的热点新闻,这是他们的实力,也是我们国内媒体需要加速改进的地方。

        同时,米联社和路透社在MSN上的新闻发布模式是非常亲民的,路透社的粉丝甚至超过了米国一线明星,而人人日报在我们风信上的粉丝数量一直都处在中游水平。

        再看米联社和路透社对互联网媒体帐号的管理,毫不扩张的说,小编24小时轮值上班,积极回应网友评论,大量运用网络语言,路透社甚至还经常搞抽奖活动。

        作为米国的官媒,米联社和路透社至少在MSN上的表现是非常下沉的,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下沉,吸引着大量的网民,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下沉也确实破坏了米联社和路透社曾经给大众带去的严谨认知,甚至有时候会发布一些错误的信息,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就是一个可以好好斟酌的东西了。”

        几位领导小声讨论了一会儿,示意孟谦继续。

        “所以对于如何建立我们的舆论核武器,我有六点建议。

        第一是加快我们的媒体海外基地布局,除了在各个国家成立分站,我们也可以学习霓虹国,通过收购西方媒体来加大我们在西方的基础舆论力量,在今年的次贷危机之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了重创,媒体行业也是如此,据我了解欧洲现在有十几家规模中上的媒体正在面临破产,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出手。

        第二是寻找舆论盟友,米国之所以能能在国际上通过舆论如此污蔑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拉拢了欧洲媒体,在这件事情上,他们达成了舆论联盟。十几个国家都报道一样的情况跟一个国家报道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哪怕这个国家是米国。

        我们华夏舆论力量到目前为止都显得单枪匹马,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寻找我们的盟友,形成舆论联盟,这是一个效果倍增的事情。

        第三是官媒下沉,互联网就是一个拉近人与人距离的技术,距离感在互联网上或许存在天然的相悖性。

        第四是加速专业媒体的发展,在更多领域推动专业媒体的布局,形成对应领域的专业生态,提升华夏在各个领域的全球专业形象,形成我们的专业影响力。

        第五是反击机制,我们可以不干预别人家的事情,但我们不能一味的防守,我们可以不主动出击,但我们可以反击,因此我建议成立国际舆论研究中心,随时跟进国际舆论的发展方向,掌握并挖掘出舆论话题,当别人攻击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对应的反击,打造我们的舆论威慑力。

        最后就是加大文化输出,我是认可一个观点的,为什么西方这么喜欢拿我们华夏做文章,因为他们老百姓一点都不了解我们,他们甚至都搞不清楚华夏具体在哪,到底有多大,连一个最基本的认识都没有,所以华夏对于政客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政治敌人,可以肆意的抹黑,反正老百姓啥都不知道,也没多少人会选择来华夏工作学习,更不会有多少人定居。

        所以舆论战的基础其实依然是综合国力,但在综合国力就是这样的时候,文化输出就是一个很好的武器,我们没有办法通过综合国力来让世界认识我们,那我们就通过文化输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夏。”

        “现在文化输出最好的渠道,也是互联网吧。”

        “可以这么说,这几年互联网带来来很大的变化,但我认为未来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只会更大,所以我们应该好好重视互联网的力量。”

        “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有领导提出看法,“我们也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网络文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网络文化中充斥着暴力,犯罪,色情等元素,这在我们内部也是争议非常大的一个东西,这些元素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来说很可能会起到错误的引导。”

        “一定的限制肯定是有必要的,不可能什么底线都没有,尤其是对孩子来说,我一直都认为对成年人不需要有太多的限制,因为成年人基本都已经建立三观了,这个时候文化作品不太会去影响他们的三观,反倒是在映射他们的三观。

        主要是对孩子来说,大多数孩子都处在三观建立期,如果网络给他们灌输了太多阴暗的东西确实是需要我们注意的一件事情。

        所以这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因为作品本身很难规定只给成年人看,又要考虑成年人和未成年的区别,又要考虑文化发展,这个度确实很难把握,我也不敢轻易给出建议。

        只能说作为一个文化输出企业,我会更注重作品本身,我认为作品是有能力做到既包容合适尺度下的人性,又给出正确的引导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校园暴力肯定是一个阴暗的东西,但一部校园暴力题材的作品完全可以把校园暴力阴暗的内容展现出来,但通过这种阴暗的展示,反而去提醒更多的人不要去做这样的事情,去呼吁更多的社会人士去关注这个问题。

        所以如果一定要提点建议,可能还是更多从作品内核出发吧,内核比一些表面的东西更重要,当然,具体操作起来还是很困难的,这会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

        领导点点头陷入深思,其他领导们又开始讨论,过了一会儿有领导问道,“孟总,我最近看网上的那些网友评论啊,有些人吧,倒也不是在破坏团结什么的,应该也不能说他们是舆论战的参与者,但就是说话非常难听,我了解了一下好像他们被称作喷子对吧?

        就是现在好像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给人感觉就是很喜欢去攻击别人,尤其是去攻击那些成功的人,而且说出来的那些话吧,怎么说呢,有时候真的有些不堪入目且毫无逻辑,他们好像就是把互联网当做了一个发泄的工具。

        但大家好像都拿他们没什么办法,针对这一现象,孟总有没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啊。”

        领导们看着孟谦真诚的样子都有点懵,“这个一个很好的现象?”

        “对啊,你们想啊,排除那些收钱干活的喷子,真正的喷子一般都是什么人?往往就是那些现实中过的不太好的,收入比较低,文化程度一般也不高,网络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喷子,那就说明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人上的起网了,这又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国家网络越来越发达,说明我们国家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说明祖国强大了啊!”

        领导们,“???”

        ...


  (https://www.shubada.com/29041/805760.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