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究竟谁缺德3
讲真,至今初辞也没有弄明白,到底常天明是先知道这家育德女教班,并且想要得到第一手材料才接近的她,还是他真的想跟自己结婚,想要弄到一笔巨款买房子跟自己结婚才想要她去做的卧底。
总之不管因为什么,常天明和初辞都成功了。
但是结局却截然不同。
常天明的成功跟之前油腻大叔一样,这个新闻并没有暴露出来,而常天明却换了工作换了车,哦对,他也换了女朋友。
他没办法不换女朋友,因为初辞死了。
这也正是林夕出离愤怒的地方。
育德女教班是一所专门面向老、中、青女性的封闭庄园式国学学校。
开始的时候,常天明接到的线报说,那个地方是一个传销窝点。
常天明也是奔着这个去的,这可是社会版的大新闻,虽然题材不算新,但是足够劲爆。
结果他却越来越觉得,这里似乎并不像是一个专门洗脑传销的窝点。
这个学校位于江滨市一个偏远县城,占地差不多有百亩左右,里面有果树农场,有鱼塘,还有一些看起来像是活动场地或者生产车间的地方。
这是栋位于半山腰的建筑,附近并没有任何可以潜藏的地方,常天明只好用自己手上简陋的监测仪器观察,并拍摄了一些模糊的照片。
因为是全封闭且只面对女性,常天明搞不到第一手材料,于是他把一个艰巨的任务——卧底交给初辞来做。
“社长承诺说,只要拿到第一手材料,只要这件事是由咱们杂志社曝光出去,他立刻给咱们最少十万块奖金,加上我自己手里存的钱,到时候我们就够首付了。”
有了首付,就可以买房子,买了房子,就可以结婚。
初辞满怀憧憬以学员的名义进了这所学校。
结果却发现,这里的确不是传销窝点,却比传销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里是一所打着根除婚姻矛盾、理清社会秩序混乱、传承国学培养高素质女性的女德教育基地。
里面的学员每个月都有两天假期跟家人团聚,并不是那种传销窝点。
开始的时候,初辞心里是很失望的。
既然是正规学校,那么她跟天明师兄就是白忙活了一场,不但巨额奖金拿不到,连进入这所学校的报名费都搭进去了。
一万多块钱,对于连房子首付都拿不出的他们来说,也算是一笔庞大的开销。
可是在经过最初十天的急训之后,初辞发现这所学校有问题。
学员根据年龄、缴纳的学费被划分到不同班级,校方禁止不同班级之间的学生进行任何交流。
她曾经亲眼看见一个丙二班女生因为跟其他班级人说话,而被保安拖去校长办公室里。
虽然只是一个不专业的记者,可是初辞作为边缘新闻人的灵敏嗅觉还是让她捕捉到了一丝诡异。
如果学校真的如他们宣传那样美好,为什么不允许学生之间互相进行交流?
他们不是也提倡分享吗?
而且这栋大得吓人的庄园里面,有着数量庞大的保安人员。
那些人身上带着的危险气息常常让初辞觉得自己不像是在育德女校,倒像是加入了黑社会。
第一个月前期是各种生活训练,后面开始讲一些理论,阐述女校的好处,分享一些儒释道的典籍以及加入女校之后的感想。
可即便是如此,初辞也在期间嗅到一股腐朽、压抑的气息。
典籍主要学的是《孝经》、《弟子规》、《女论语》、《女戒》等等,这里管老师都要叫夫子,夫子们着重讲述的不外乎面对父母的“孝”字,面对亲戚的“和”字和面对夫君的“顺”字。
老实说,初辞被“夫君”这俩字给深深的恶心到了。
都什么年代了,还……还夫君?
很多论调都与当前社会“男女平等”相悖,明显是在开历史的倒退车,反反复复强调男人是天,一个家庭的和睦就该性格更柔和有耐性的女性做出让步。
所谓国学难道就是男尊女卑吗?
很多言论在初辞看来极其可笑,可是夫子们却讲的一本正经。
第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月末照例有两天假期。
等到见了常天明,初辞就迫不及待将这些事情当做笑话一样对他说了,并且表示下个月就不用再来了,三个月一万块的学费,简直是在吸血。
常天明却双眼晶亮,认为里面大有文章,他不但告诉初辞一定要来还花了大价钱购置一些偷拍以及录音设备。
常天明握着初辞的手,深情款款对初辞说,他们能不能成功购房顺利结婚就在此一举。
他俯下身在初辞耳边轻声的说:“难道……你不急着和我在一起吗?我都快等不及……”
他一向都是斯文而内敛的人,说这样露骨的话还是第一次。
常天明的唇瓣轻轻刷过初辞的耳朵,一股奇异的触感顿时让她脸颊如被火烧,这火一直烧到了初辞的心里。
“嗯。”初辞点点头,应下了这道送命题。
两天假期过后,初辞再次回到女校,这次的检查要比上次严厉很多。
尽管那些道具被伪装成化妆盒,甚至有个针孔摄录装备被塞进卫生巾包装里,面对这样的检查,第一次做卧底的初辞小心肝还是“噗通、噗通”跳个不停。
总算是有惊无险通过了检查。
结果第一堂课上,夫子说察觉到很多学生回家放假之后变得十分惫懒、闲散,校方临时决定将一个月一次的假期直接改为两个月,并让学员们给家里打电话告知。
虽然有些不情愿,学员们还是乖乖照做了。
然后大家的手机就全都被收走,校方以统一校容校貌为由让所有学员统一着装,统一到……裤衩都是同款。
别人最多抱怨,只有初辞知道,其实她们的衣服都被例外翻检了一遍,就是防止有偷拍之类的事情发生。
可是校方越是这样谨慎,初辞的心就愈发沉重。
好事不背人。
开办学校,培养人才是值得称颂、功在千秋的好事,为什么却搞得如此鬼祟?
很快,谜底就揭晓了。
(https://www.shubada.com/28777/450261445.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