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纳米崛起 > 第七百三十八章 应对

第七百三十八章 应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那个恒星系中的外星文明,极有可能还没有发现人类文明的存在,这其中的逻辑非常简单。

  袁天罡天文台观测到的信息,是那个恒星系132年之前的情况。

  同样道理,对方看到的太阳系,也应该是132年之前的太阳系,当时的蓝星还处于1885年前后。

  1885年前后的蓝星,人类文明还刚刚进入工业文明,根本没有在太空活动的痕迹。

  那个文明的观测手段,除非跨越了光速的限制,不然很难准确观测到蓝星内部的情况。

  这和袁天罡天文台观测到对方,是截然不同的难度。

  毕竟袁天罡天文台观测到数据,是发现该恒星系存在巨大的类戴森结构,和大型的飞行器活动痕迹。

  而蓝星在132年之前的1885年前后,一直在蓝星内部玩泥巴。

  恒星系内部的行星,虽然可以观测,比如现在升级改造后的袁天罡天文台,就可以观测到208光年之内的恒星系,准确观察到其内部的大型行星。

  可观测的行星,其具体大小,最小应该不小于1/20月球,如果小于这个极限,除非非常靠近恒星,加上本身的反光率比较好,才可能被观测到。

  但是这种观测,只能确定行星表面,一些模糊的轮廓、明显的大型地貌特征。

  至于看清楚上面的生物之类,除非观测精度可以再提升几万倍,而且双方距离足够近(在50光年之内),不然很难看清楚行星内部的详细情况。

  黄修远和一众研究员,认为对方的观测技术,仍然处于光速限制之内,看到的太阳系,肯定是1885年前后的古代信息。

  从当前的情报来分析。

  双方互有优势和劣势。

  巨构文明的优势,是科技在132年前,已经打造类戴森结构、超巨型宇宙飞船;劣势就是类戴森结构的存在,暴露了本身的存在,整体技术水平,极有可能还处于光速限制之下。

  人类文明的优势,是没有暴露本身,还隐藏在茫茫星海之中;劣势则是科技水平相对落后。

  “按照这样的情况,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不应该建设类戴森结构,避免遮掩太阳的波频,导致太阳系的异常被发现?”一名联邦高层开口问道。

  黄修远点了点头:“如果我们建设类戴森球结构,那观察技术和我们差不多的文明,肯定会在相应的时间中,观测到太阳表面的异常。”

  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太阳就是太阳系的核心,富集了太阳系绝大多数的物质和能源。

  如果不能建设类戴森结构,就意味着人类文明被束缚住了手脚,无法全面开发太阳系。

  另一个院士补充道:“其实按照我们当前的发展,暂时还没有需要戴森结构的时候,更何况要建设戴森结构,需要的物质数量,也不是当前技术可以解决的。”

  “如果可以研究出,大量制造反物质的技术,我们未必需要戴森结构。”于院士提醒道。

  会议陆陆续续进行了一个多星期,黄修远也参与了好几次。

  终于在11月8日,联邦初步确定了一个处理方案。

  第一,是组建一个专门的宇宙情报局,负责搜集太阳系周边星域的情报。

  第二,建设一批新的天文望远镜,计划在2020年之前,在蓝星的公转轨道上,布置5台高精度的天文望远镜。

  第三,设立宇宙观察技术研究项目,专门研究更好的技术,让联邦利用更准确的监测太阳系周边。

  第四,建立宇宙战略研究办公室,专门研究如何应对其他文明,无论是隐藏自身,还是战略威慑的方向之类,都需要形成完整的体系。

  第五,暂时对于公众保密,避免引起社会恐慌。

  第六,尽快想办法掩盖人类在外太空痕迹,包括当年NASA向宇宙发射的太空广播探测器之类,都要尽快回收,或者关闭。

  至于现在的大型空间站之类,实际上被观察到的概率不大。

  但是联邦并没有掉以轻心,仍然紧急出台了一份“太空应急管理条例”,规定航天器表面,必须进行吸波处理,尽可能减少反射光波和电磁波。

  只要进行这些处理,当前人类在外太空的人造物规模,还没有太过于庞大,从其他恒星系观测太阳系,发现人类活动迹象的可能性,会被降低到最小。

  而戴森球之类的巨构,就暂时不要想了。

  联邦科学部的战略安排上,更加倾向于反物质技术,来实现能源的进一步发展。

  而戴森球这种超级巨构,需要的原材料是天文数字,哪怕是将太阳系的所有行星都拆了,也很难凑齐建造的戴森球的全部材料。

  当然,这并不是说戴森球没有办法建造。

  在一些恒星比较小,星系内部物质总量又比较多的恒星系,如果有特殊的太阳能薄膜技术,倒是可以建造的。

  类似于太阳系这种恒星系,建造戴森球的条件,并不太充足。

  反倒是反物质技术,比较适合未来的发展。

  月球袁天罡天文台的发现,并没有在公众视野中出现,联邦也假装没有事情发生,就是在近期,宣布进一步完善宇宙发展战略。

  其实联邦这几年来,一直在完善宇宙发展战略,民间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

  刚好将宇宙情报局、宇宙战略研究办公室、宇宙观测技术项目,插在一系列安排之中。

  既合理的出现,又不会显得太过于突兀。

  月球,广寒宫市。

  月桂一号的测试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核聚变发电站持续不断的供应电能,让质量投射器的测试,可密集的进行。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在测试过程中,一众研究员发现,当前质量投射器的最大问题,还是超级电容的上限太低了,导致质量投射器无法在一瞬间,获得庞大的电能。

  暴露他们还打算,继续等待电容技术的升级,再建设月桂二号的。

  但是今天,他们项目突然收到航天部、科学部的联合公函,要求他们加快测试,为明年的月桂二号,做好技术准备。

  显然这个消息,打乱了质量投射器项目组的计划。

  但是项目组负责人,去开会回来后,却没有反对提速,而是要求全体成员,全力配合研究工作,为明年的月桂二号备战。

  可以当质量投射器项目组的负责人,基本都进入了联邦的核心层中,他们自然知道为什么突然提速。

  虽然联邦表面上,没有因为巨构文明出现,而做出大动干戈的动作。

  实际上,暗地里的小调整、小变动,还是接连不断的,这都是为了提升联邦的综合实力,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准备。

  


  (https://www.shubada.com/28707/671459707.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