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565章 苏良选才!省试题难,难于上青天

第565章 苏良选才!省试题难,难于上青天


自正月初二起。

    苏宅前便车马不断,门庭若市。

    吉叔收到的新年贺帖摞起来足足有一人多高。

    好在大多数人都知苏良不喜这种迎来送往,真正进门拜访与送重礼者并不多。

    仅仅是为在年节时表达对苏良的崇敬之情。

    苏良用两日见了诸多故友,然后便全心全意地陪家人了。

    陪岳丈下棋饮茶,陪美妻逛街烧香,陪一对儿女前往郊外泛舟钓鱼……

    ……

    眨眼间,便到了上元节。

    大宋的上元节,向来都是比除夕和元日还要热闹的节日。

    刚过午时,汴京城便热闹起来。

    自宣德门以南,御街两侧,州桥上下,大相国府周边,桑家瓦子周边全都挤满了人。

    表演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的艺人已开始在街头预热表演。

    各种酒楼、茶馆、瓦子、若不提前预约,根本挤不进去。

    今晚的汴京城,注定是一个不夜城。

    曹国舅曹佾提前预约了一座茶馆包间,邀请苏良一家吃了晚饭,双方吃喝说笑一个时辰后,便逛起了了街。

    街道上。

    灯山明亮,流光溢彩,叫卖声不绝于耳。

    许多店铺前都悬挂着“大宋盛世”的招牌,还有人高呼着“太平盛世,国泰民安”走街串巷,并不时得到陌生路人的齐呼。

    苏良一家逛了一个多时辰。

    看也看了,玩也玩了,苏子慕和苏沁一的鞋都各自被路人踩掉了一只。

    然后,便齐齐回苏宅歇息了。

    ……

    翌日,即正月十六。

    汴京城内,年味未消。

    除了沿街商铺外,很多百姓在二月二才会开始出门做事,但汴京城的京朝官们在今日基本都归了衙。

    苏良带着挑选出的二十余名出题官,入了贡院。

    接下来。

    苏良等出题官只有在省试成绩出炉后才能离开贡院。

    与此同时。

    朝廷在正午时分,公布了今年知贡举的官员、省试时间,殿试时间,并宣布了今年省试的出题范畴。

    御史中丞苏良,知贡举,总领省试。

    省试时间为二月十八日到二十日,殿试时间为三月初五。

    出题范畴沿袭前两年:不考诗赋,不考应举时文,只考策论。

    很多考生知晓苏良知贡举后,都不由得变得沮丧起来。

    本来,很多举子志在必得。

    因当下的大宋新增领土颇多,需要的基层官员非常多,据他们听闻,往昔在翰林院、馆阁等着补职的官员,现在全都就任了。

    今年,必须会扩招。

    然苏良知贡举,却让他们压力倍增。

    就连曾巩、张载、程颢、程颐、苏轼、苏辙这类擅长策论,在大宋已有薄名的举子都感到了压力。

    苏良,向来不走寻常路,要答他的策论,考出好名次,定然非常困难。

    民间的很多书生士子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哈哈,苏中丞知贡举,那出榜之时,一甲定然非常优秀,剩下的可能就是一个水平了!”

    “苏中丞出的题目,定然是别具一格,能答特别好的定然是良才,但是中间水平的一些举子恐怕与后面举子的成绩拉不开了!”

    “期待苏中丞能为朝廷多选出几个类似苏中丞的人选,如此,我们便有福了!”

    ……

    在民间书生纷纷议论着苏良的试题偏向哪个方向时。

    赵祯与两府三司的相公都忙碌起来。

    赵祯下了死命令,今年七月之前,必须要全面占领辽境。

    其次,便是关于辽境诸州、高丽州、东瀛府等地的改造,必须要进入正轨。

    目前。

    西夏境有枢密使狄青和司马光,变法改革已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辽境诸州,则是交给了庞籍、韩琦与王安石,此乃最难解决的一部分。

    高丽州与东瀛府则是交给了楚州、海州的主官以及曹护。

    上半年,这些官员的主要任务是维稳。

    让所有外族人接受自己是宋人这个现实,然后适应大宋的所有法令法规。

    这些做完之后,才能对新大宋进行全面的改造变革。

    ……

    辽境,大定府区域,近黄昏。

    一座草棚内。

    王安石正在收拾桌上的文书。

    自辽境开始执行“官员出衙办差,令百姓问政于野”后,他也带头在城内府衙外或荒村野店,为百姓答疑解惑。

    基本上是三日换一个地方,辛苦而又快乐着。

    契丹百姓比王安石想象中还要难缠。

    短短一个月内,便有十余名官员挨了揍,但因王安石坚持认为这样的效率高,便继续采取此策。

    底层百姓,都是穷怕了,在重分田地之时,都想多拿多占。

    往昔。

    大宋百姓也有很多这样的,大多都是互骂互殴,问题不算大。

    但契丹百姓甚猛,他们一言不合,直接能互杀,甚是血腥。

    这几日,经过王安石的耐心调解,情况有所改善。

    这让王安石甚有成就感。

    就在王安石收拾好东西,准备带着十余名亲兵前往下一个地方时。

    一名亲兵率先奔了过来。

    “王经略,快逃,后方有十余名百姓狂奔而来,似乎要对您不利!”

    王安石微微皱眉,望向后方,然后便看到有十余名汉子正朝着他狂奔而来。

    “王经略,快……快上马,我们来顶着!”

    一名亲兵连忙将马牵到了王安石的面前。

    之前,已有数名官员挨了揍,王安石若挨揍,那朝廷就丢大人了。

    王安石微微摇头。

    “本官不走!我没有做错任何事情,这两日,与百姓如同家人,他们为何要揍我?”

    “若要揍我,那定然是我有一些问题还没有妥善解决,若挨一顿揍,而能解决百姓的问题,那就值得了!”

    “放心,本官若挨揍,你们不会遭到任何惩罚!”

    一旁的亲兵无奈,不再劝解,这位经略安抚使的拗,他们都是领教过的。

    他决定的事情,谁都无法让其改变。

    王安石面色轻松,等待那伙汉子狂奔而来。

    片刻后。

    十余名汉子喘着粗气来到了王安石的面前。

    “王经略,总算追上您了!”一名汉子兴奋地说道。

    王安石面带疑惑,看这些人不是来揍他的,便开口问道:“可是还有事情未给各位解决?诸位请直言!”    

    “没有,没有!王经略,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不将我们这些穷苦百姓分为三六九等的官员,我们前日冲撞了你,有些鲁莽,今日突然听说你要离开,便……便来为你送行,这……这是我们送你的礼物。”

    说罢,那汉子将一个皮囊递向了王安石。

    “这里面有不到二斤的酒,是我们以前酿的,当下就剩下这些了,也是我们最贵重的物品了,希望它能为你提提神!”

    一群汉子都憨憨地笑着。

    王安石接过皮囊,一脸感动,百姓看出了他的辛劳。

    当下,辽境缺粮,大宋的帮扶并不足以让每个人吃饱,更不用说酿酒了。

    这点酒对他们而言甚是珍贵。

    王安石笑着说道:“这酒,本官就收下了,诸位,请记住一句话,我们都是宋人,都是兄弟。”

    “告辞!”王安石朝着众人拱手。

    ……

    片刻后。

    王安石一行走在了一处野径上。

    他望着酒皮囊,本从不饮酒的他,打开皮囊,轻轻浅尝了一口。

    这一刻,他感觉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百姓向他送酒表达敬重,比他官升两级都能令他开心。

    王安石决定今晚便写信给司马光,告知百姓送酒之事,让司马光也羡慕一下自己在辽境的好人缘。

    ……

    转眼间,便到了二月十八日。

    三年一届的省试正式开始。

    清晨时分,举子们挎着竹篮,经过三次细致入微的检查后,鱼贯进入考场。

    此刻在贡院门前。

    苏子慕望着,身穿长衫、挎着竹篮的举子,苏轼和苏辙。

    “二位哥哥,放轻松,待考试完毕,我用我的压岁钱请你们去樊楼大吃一顿!”

    苏轼和苏辙听到此话,心中的压力一下子少了许多。

    片刻后。

    贡院考场内,举子皆端坐于座位。

    苏良身穿紫色官袍,站在考场中央,环顾四周。

    随着一道钟铃响起,官吏们开始分发试卷。

    看到试题的考生们基本都是紧紧皱起眉头。

    苏良出题自然是与众不同,要让他们看后能乐出来,那就不是苏良了。

    苏良看到大多数考生那种欲哭无泪的表情,脸上不由得泛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这正是他要的效果。

    当下的大宋,需要更多优秀的年轻人站出来,而此次的科举,正是筛选人才的大好机会。

    ……

    接下来的三日,对贡院考场院外的百姓而言,可能很快。

    然对考场内的考生却是度日如年。

    这是决定他们人生命运的机会,每个人都必须绞尽脑汁,释放出自己最大的能力。

    ……

    三日后,黄昏。

    咚!咚!咚!

    随着一道锣鼓声响起,省试正式结束。

    考生们拿着自己的竹篮,纷纷走出座位,然后排队朝着贡院外走去。

    贡院外,所围的百姓甚多。

    能参加省试的举子,每一个都是地方上的贤才,每个人都有鱼跃龙门的机会。

    他们的家人、师友都在外面等他们。

    另外,还有一些酒楼茶馆的掌柜也再站在外面。

    往常,有自认考得非常好的有钱举子,省试之后,便会请客吃饭,大摆宴席。

    不多时。

    贡院门开,一群群举子们缓步走出。

    大多数举子们都是低着脑袋,感觉自己没有答好,也有无奈一笑,自嘲可能三年后还要再考一次,还有人已笃定自己没有机会参加殿试而准备收拾行李回家的……

    “这……这不对劲啊!我怎么感觉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已经落榜了!”

    “苏中丞到底是出了多难的题目啊!这群年轻举子与苏中丞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苏中丞选才,定然会根据我朝当下国情选才,他出的题目定然是为了选拔出能为我大宋江山排忧解难的官员,若举子们答不出,只能说是举子们的学识能力仍有不足。”

    ……

    这时。

    人群中,一名考生走到其父亲面前后,直接哭了起来。

    “爹,苏中丞出的策论太难了,他……他是不是在针对我?我……”

    那考生还没说完话,只听得“啪”的一声脆响。

    其父亲竟然一巴掌扇在了他的脸上。

    “逆子,你竟然敢在私下诋毁苏中丞,若再说此类话语,为父与你断绝父子关系!”

    当即,那考生便止住抽泣,一句话不敢再说了。

    这就是苏良的魅力。

    在众多百姓眼里:苏良不会有错,若有人觉得苏良有错,那一定是他看错了。

    与此同时。

    赵祯与中书诸相公也都拿到了苏良的省试试题。

    欧阳修捋着胡须道:“景明出题,确实有水平,臣觉得不难,实乃恰到好处,可选出良才!”

    王尧臣认可地说道:“确实不算难,若我遇此题,依旧能中状元!”

    文彦博等人不约而同,都白了欧阳修和王尧臣一眼。

    这二人,一个是大宋文宗,一个是天圣五年的状元,再加上当下在政事上的积累,自然不觉得题难。

    文彦博非常客观地说道:“题确实有些难了,不过这样更能拉开差距,使得贤才与一般之才的界限更加分明,臣也支持!”

    ……

    赵祯微微点头。

    “朕与苏卿商量后,定下的是,此届省试取士不低于四百人,诸位可有异议?”

    “臣无异议!”众臣齐呼。

    往届,正奏名进士的名额一般在二百到三百之间,当下扩招,近乎增加了一半。

    不过进士分五甲。

    一甲二甲赐进士及第,三甲、四甲赐进士出身,五甲赐同进士出身。

    五甲的区别也非常大。

    一甲可直接得官,二甲也基本能得官。

    后面三甲,仕途就比较坎坷了,有的甚至会再次参加朝廷的馆阁考试和特殊类考试,以求迅速谋得官职。

    赵祯接着道:“至于殿试,则是考察他们的擅长的方向,然后将这四百余人全都放到辽境诸州、东瀛府、高丽州,给予不同官职,一年后,视其表现朝廷再决定是否改职。”

    “臣无异议。”众臣再次齐呼。

    当下,朝廷缺官。

    尤其缺那种满腔热血、一身正气,为官只为报效朝廷的年轻官员。

    这些人或许并不是最优的选择,但当下却是朝廷能做到的最合适选择。

    通过历练者,皆能得特例升官,无法通过者,就可能在书阁中从事文字类事务了。

    这与往常的熬资历升迁,完全不同。

    (本章完)


  (https://www.shubada.com/2819/114691642.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