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大山果园1988 > 第4章 农具和树枝的交流

第4章 农具和树枝的交流


第4章  农具和树枝的交流

        “你倒是能想的开,娘也不求其他,只盼你能找个像你二嫂那样的贤惠老婆就行。

        女人嘛,长得好看不好看,高矮胖瘦都没关系,就是要人好,秉性善良,这样的好女人才能旺夫。

        伱碰到那些妖里妖精的人,可不要招惹,那些都是狐狸精转世,专吸男人的阳气……”

        “娘,我知道啦。”

        李牧羊看着时间,知道不能再耽搁了。

        母亲这个啰嗦起来啊,还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

        “我等下给你把炕里补点树叶,如果热的话,你就把被子掀开……”

        李牧羊一边说着,一边帮母亲换了身下的尿布。

        开始照顾母亲的时候,他还有点不习惯,有点难为情,可想着母亲有什么不能照顾的,自己就是她生养的,忌惮什么呢。

        便也就坦然了。

        他不能指望这些事情都由姐妹们或者嫂子弟媳做,那是他有。假如老娘就他一个儿子,又没有媳妇,难道还不照顾她了?

        但他同意,母亲却不同意。

        他的殷勤仅仅局限于换尿布,若是想上厕所,他就会去找二嫂或者大嫂过来。

        二嫂一般没什么意见。

        大嫂呢,总是嘟嘟囔囔,最后却也没有拒绝。

        她人也不是坏人,就是话多了些。看起来强势的不得了,一点小事都不愿让步,但大是大非上,也能将水碗端平。

        帮母亲处理好一切,李牧羊这才赶往二哥家。

        李牧羊的村子叫李家村,是桃山下许多环山小村子之一。

        村里大概一共有两三百户,一千多人。

        桃山所属的山脉叫果子山,顾名思义,就是山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水果树。

        有野生的,也有人种的。

        野生的例如山苹果,山桃,山梨,山栗子,山李子,山枣,杜梨,山柿,山杏,山樱桃等等……

        人工种的也分两种。

        一种是村民们自种。

        更多则是早些年随便乱种的品种。

        主要是山杏和山梨之类的小苗子。

        黄土高原最难搞的是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早些年在政府号召下,大家需要去义务工种树。

        基本都是一个生产队承包几座山头,什么时候种完算结束。当时的树苗都是成车成车送过来,大拇指头粗细的苗子。

        种树属实不是个简单事。

        再小的树,也要挖好树坑,灌水放肥料,树栽进去后,还需要培土,将小树包裹起来。这样严格执行步骤,因气候干旱,成活率也不会特别高。

        何况,做义务工这种事情,本就是磨洋工,看时间不看效果。两小时算一个工分,人们都滥竽充数混工分,树种成什么样子,到底能不能长出来,那是另外的事情。

        谁管得了那么长远呢。

        工分混到手就好。

        工分可以减免公粮上交幅度,如果没用到,还可以换成钱补贴下来。

        所以,大家种树也就很随意。

        基本是随意挖个坑,不会按照要求挖到八十公分,很可能二三十公分就将树苗丢进去。懒得话,水也不浇,更不说里面放肥料。

        这样一天天种下来,能活的树一半都不会有。

        但也没关系。

        村委会和乡镇上会一次次重复组织这样的活动,这次不行,那就下次继续补。

        即使每次都只有一半的树存活下来,日积月累,整个果子岭逐渐也就被果树覆盖了。

        果子岭是弯弯曲曲的小山脉,连接着着很多不同的小山。

        <div  class="contentadv">        基本是以山上的果树都名,给山起名字。

        所以就出现例如桃山,杏山,梨山等等之类的称呼。

        沿着山脉附近,分布着几十个小小的村庄,大点的就像李家村这样,能有一两千人。

        小的村子,三四十户人家的也有,最多也就三四百人。

        晚些年,小村子慢慢开始合并起来,基本都会变成两三千人左右的村子。

        沿着果子山向西,有个大山谷,叫马莲谷。

        马莲谷不知有多长,以天堑的地势,将东西分为两座山脉。

        东边叫果子岭,西边就叫西山。

        西山虽然和果子岭只相隔一个峡谷,但却已经不属于清泉镇,甚至不属池县范围,而是归属于同为QY市下辖的永安县。

        永安县和池县相邻,但关系很一般。

        有很悠久的历史原因。

        据说早些年,永安县这边还不属于庆阳,而是其他地级市,后来重新划分区域,本着便于管理的原则,从原来的市里分割出来,被划到QY市管辖范围。

        但实际上,两个地方的人风俗习惯,说话的方言和口音,甚至民族都相差很远。

        因此,两个县的百姓们,经常会发生一些矛盾。

        也不算特别大,就是几百个人,彼此用农具和树枝深入心扉地交流一番。

        有趣的是,永安县县城离马莲谷很远,如果交流的太过彻底,需要去医院看看战损度,永安县的人还要忍辱负重,跑到池县人民医院去检查。

        仿佛是一场黑色的荒诞幽默喜剧。

        李牧羊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地方,对这里的人文环境早已见怪不怪。

        他曾在一些小说里看到过关于家乡风土人情的表述,觉得不是很公正。

        小说里为激发矛盾,总将很多平淡的事情做了艺术加工,变得极端。

        事实是,这里的人们没有书中描写的那般无知愚昧,但也没有书里那么多善良和容忍。

        简单来说,果子山周围的人,就和山上的果子狸一样。

        你不要惹我,我就懒得理睬你。

        你要是把我逼急了,我就算死,也要咬着你不放。

        最原始的朴素就是真实,善良是真实善良,小人嘴脸也是奸诈的真实。

        不管好与坏,反正与虚伪没有关系。

        李牧羊所在的村子叫李家村。

        村里除了嫁过来的小媳妇大姑娘,个别入赘的上门女婿,其他人全部姓李。

        李家村的院子布局就像是一袋子棉花从空中洒下来,随随便便散落在地上。

        有的团大,几户人家挨得很近。

        有的团少,那就是两三家。

        还有一些个别的小棉花粒,那就是单户单院,离周围人家都保持一段距离。

        反正地广人稀,庄基地也很随意。

        不需要纠结谁家的树又遮住谁家的太阳,谁家的鸡又吃了谁家的青苗。

        有事情聚在一起,无事各自归家。

        这就是李家村人们日常的生活状态。

        李牧羊来到一处靠山而建的院子,大概有一亩多地,院墙是红砖,房顶是灰瓦,房檐上有飞角,墙背后有槐桑,显得很是气派。

        这就是李牧地,他二哥的家。


  (https://www.shubada.com/2767/116207654.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