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却湿下滞丹
林源跟周传亭解释,扶持周记制药厂扩大规模,让周记制药厂这样的老字号中成药生产者获得利益,也是中医推进改革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华夏有着太多的中成药制作单位,有很多的制作单位,实际上并不是成规模成建制的。就算是有独立建制的,规模和影响力也远远跟中医久远的发展历史不配套。
中医的崛起,在当今时代的标志就是成规模成建制。而且,也只能是以这样的形式崛起。因为这是时代使然。
就说周记制药厂本身,现在是以半手工半机械的状态运行的,这在特定的时间里,是没有问题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周记制药厂的产品,肯定是会有同类产品问世的。到了那个时候,周记制药厂的产品拿什么跟市场中的大量的同质的,价格低廉的同类产品相抗衡?
唯有把企业做大做强,有专门的制造,开发,推广部门来完成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开发,才能够让周记制药长远流传下去。
至于中医人前辈留下的制药工艺,无论多么有效,都必须要跟现代的商品生产特点结合起来。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因为在当今产品求快求质的背景之下,繁琐的独特的工艺或许能够兴盛一时,但滚滚的发展车轮,迟早会碾压不符合时代特点的东西。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无论在任何时候,对后辈都是有启迪作用的。这些东西可以拿来借鉴,但要是把这些东西当成是不可改变的永恒真理,那就是束缚住了自己,实际上对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能够流传下去是非常不利的。
周传亭陷入到了长长的思索当中,半晌,他叹道:“小林,我保留意见。小毅,我已经决定了,退居二线,现在周记制药的所有相关事宜,你和黎玉去做吧。”
周毅赶紧道:“爸,我不是那个意思,周记制药是您一手创立的,我真的需要您再帮我一程。”
周传亭摆手道:“谁都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谁不是慢慢摸索出来的?放心,在一些技术工作上,我还是会给些建议,但具体的工作,你们年轻人自己折腾吧。我好好整理一下文献,也算是我最后发光发热了。”
林源还想劝解一下,却被周传亭给制止了。
周老的个性非常鲜明,说出去的话就一定要办到,他以毋庸置疑的语气强调,自己已经退休了,有什么事情,直接找周毅就行了。
周毅无奈,只得接受了老爷子的让权。
相比于众人的唏嘘,周传亭却是浑不在意。他对林源说道:“小林,我发现了一个好东西,你过来看看。”
林源凑了过去,发现周传亭在笔记本上写了却湿下滞丹几个字,上面的一些组方,时曾相识,但跟林源见识到的药材又截然不同。
“周老,这应该是却湿下滞的药方,无论是古方,还是现代的中医典籍,都有记载。只不过,您这个方子,好像是多了一味药材。难道,这味药材能给这个方子带来很大的改变么?”
“咳,大师就是大师!一眼就看出了此间的诀窍。不错,这是我受到买的那本书一句话启发而想到的。多出来的这味药材,并不见于中医典藏,是黔南一代所特有的药材。可以说,加了这味三株草,却湿下滞的效果会增强一倍。”
林源看看周传亭指着的那句话,意思是人体湿邪盛行,在于食甘味厚,湿则滞,滞则不通,不通则痛。却湿下滞乃是医富贵病的首要,需寻破湿下滞之良药。而天道循环,万物相生相克,于人要顺应天理,于世,则是要体会相生相克之理。
这句话的下面,就是一个却湿下滞丹的丹方,只不过其药材跟周传亭所用的药材不同。除了一些开胃健脾的药材,在一些辅药上,有了明显的不同。
林源想了一下问道:“周老,这个三株草,是不是黔南一带瘴区所独有的植物?”
“哈哈,真不会是杏林执牛首者,不错,三株草正是瘴区所独有的植物。我几次进入瘴区,都是靠着这东西保自己无恙啊。”
林源释然,按照中医理论体系,万事万物是相生相克的。瘴区对于一些生命来说是个禁区,也就是在这样的禁区之内,会有反克瘴毒的东西。
瘴毒对于人来说,就是极为浓重外感湿邪,加上其中蕴含的一些毒素,在瘴毒横行的地方,肯定会有相克之物的。
周传亭所找到的相克之物,就是三株草。这东西对瘴毒有克制的作用,肯定会对湿邪有很好的破除作用。
林源叹道:“谁说中医已经发展到了极致?世界这么大,我们未探索的领域实在是太多了,中医就是对这个世界所有资源的挖掘,只要这个世界没有穷尽,中医的发展就不会穷尽。”
“是啊,都说中医历经了几千的发展,已经到了盛极而衰的地步,其实,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我们会发现,我们所了解和掌握的东西太少了,光是发现,就会让我们无穷无尽付出自己的时间去探索,更别说还要完善理论体系了。”
林源想了一下说道:“周老,您能不能告诉我您发现三株草的那个地方?我想过去看看。”
“你想去看看?这不是开玩笑吧?那里可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我去了四次,每次从那里出来,都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
“周老,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搞的调查工作,都是中医行医的情况。关于药材和环境这方面的调查,还是个空白。我想过去调查一下,整理出一份报告,通过这样的实地调研,能够更好让人们认识到中医在取材上面的严谨。”
周传亭笑道:“小毅,看看人家,这才是真正的中医人。行,小林,既然你想实地调研,那我就陪你走一趟。”
林源赶忙说道:“周老,这不好吧?您都这么大的岁数了,出入那种地方,您的身体会受不了的。”
“没事,那地方必须要有向导才行。现在那个地方周边的人已经都迁徙了,想要找向导都找不到。我给你们当向导是最合适的。”
说完,周传亭马上就开始准备,告诉林源要带什么东西,一些注意事项。
周传亭开具了一些单子,递给了周毅:“小毅,按照这上面的东西准备,要快,一天之内给我准备好了啊。”
周毅看看林源,再看看周传亭,想要说话,张张嘴到底是没有说出来。他太了解他老爸了,只要是认准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出去实地考察,本来是林源提出来的,可最忙活的却是周传亭。物资准备,对参加实地考察的人交代注意事项,周传亭真是不遗余力准备。
有了周传亭这样的熟悉情况的人参加进来,林源就没操多少心。仅仅过了两天,林源和周传亭,还有南怀安张洪文就上路了。
从南云到黔南,坐车倒是没花多长时间,直线距离也就八百多公里,几个小时就到了。不过,四人乘车到达的地方,是能够通车的地方,离林源预想中的瘴区,还有非常远的距离,这一段有二百多公里的路程,只能坐乡间巴士行进一百多公里,剩余的要靠别的方式。
幸亏有周传亭带路,不然,林源几个光是找路就得晕头转向。
再往前走,靠的就是驴马,行进的公路也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就这个土路的等级,连乡村公路都比不上。
更要命的就是这里潮湿闷热的环境,如果热的话,大家还能够忍受,加上潮湿,可就不是人受的滋味了。
那感觉,就像是人在热的环境中,披了一层潮湿的厚棉被一样,身体里的水分根本散发不出去,就无法给自己的身体散热。
好在周传亭有准备,给众人分食了一些药物,情况才有些好转。
南怀安到了土路上,几乎是一路哼哼:“周老爷子,这样的鬼地方你是怎么找到的?您还来了四次,这不是找虐么?还有多远才能到地方?”
“呵呵,小胖子,受不了了?那我奉劝你,赶紧回去吧。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走了个开头。离咱们要到的瘴区,还差得远呢。”
“啥?差得远?老天哪,还没到瘴区就这样,到了那地方,不知道要遭什么样的罪啊。”
林源能够理解南怀安,说道:“老南,要不然你就回去吧,我们三个往前走就行了。”
“打住,打住啊,胖爷抱怨是抱怨,可事到临头从来没怂过。不就是瘴区么?胖爷一定要走个来回,不能让你们小瞧了。”
正说着,驴马驮着的队伍忽然停了,林源抬头看去,土路再往前,已经是长满了草,斜斜的一条小路连接到土路上,看样子,土路已经到了尽头。
“怎么回事?到地方了?”南怀安显得十分兴奋。
(https://www.shubada.com/25109/17994601.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