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1319章 经济危机

第1319章 经济危机


  1866年的春天,一向作为世界中心的欧洲,尤其是西欧,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

  其实早在八九年前,从美国席卷的一场经济危机便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

  始发地的美国,在1858年前十年时间,建成的铁路便达3万余公里,超过整个欧洲等国家的总和。偏偏美国的铁路高速发展,铁矿业却丝毫没有多少进展,所需的铁轨、机车以及其他的棉布等都从英国进口,因为投资过大,美国债务危机而实体工业与之不符,危机爆发开来,美国的银行等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而疯狂的西进运动造成美国的粮食却生产过剩,粮价和粮食出口下降,诸多自由农民纷纷破产。

  也正因为如此,美国发生了南北内战并变成如今分裂为三个国家的情况,而与美国关系最为紧密的英国,也因为涉及的投资最多而损失最大,成为遭受牵连被引发着也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只不过,因为印度的叛乱、爱尔兰的叛乱和独立等事件的影响,这些危机都被暂时地抛开到一边。这些危机并没有被彻底消除,而是被推迟着,慢慢再消磨着。

  但随着英国连续两次征华远征的惨败,英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大为降低,海外殖民地的绝大多数被中华帝国夺占,最根本的爱尔兰的独立和印度殖民地的失去,尤其是印度殖民地,虽然没有完全被中华帝国抢占,但其中的主要部分开始独立出来,形成锡克王国和孟加拉苏丹国以及为数众多的印度王公势力,印度殖民地的失去让英国损失惨重。而美国内战的爆发,并最终被外来势力中华帝国横加干涉,生生地将整个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侵占过去,成为那东方帝国的殖民地。

  不但这些殖民地的失去让英国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英国的对外投资,也随着这些殖民地的失去,还有美利坚联邦的分裂和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的被占领,也损失大半。

  并且,因为海外殖民地和美国等这些原材料供应地的缺失,相应的这些市场也失去大半。

  特别是因为美国的内战和经济危机,工业品需求大为减少,甚至需求最为强烈的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在被中华帝国占领之后,所有从英国的订单需求几乎陷入停顿。

  本就市场缺失,还出现大批的竞争商品,一下便让一贯以来主要以出口为经济来源的英国经济陷入了困境。英国本土生产的货物大量积压,无法倾销出去。以工业为基础的金融更早地崩塌起来,银行纷纷倒闭。而后,工商企业大量破产,生产锐减,市场十分地萧条。而随着失业人数的激增,伦敦和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百姓生活水平严重下降,经常是一人工作养活一大家人,而且有工作的主要劳力也因为时刻提心吊胆怕被解雇,工资被一降再降也不敢辞职,心中的怨气难以排解。

  而本地的农民也好不到哪儿去。工业城市的郊区,因为不少人从城市中逃回农村帮助农场主种植作物,造成农业的大丰收。特别是旁边的爱尔兰,因为从英国独立出来,百姓分得到土地,收成大增。特别是被那该死的东方和美国河西地区运来的粮食大肆在欧洲等地倾销,过多的农产品供应一下让其价格显著下跌,虽然一定程度上拯救了不少贫苦的城市失业工人,但也因此害苦了英国的农场主和农民,很多人虽然丰收却还是濒于破产。

  等到1866年的夏天,整个西欧都异常地干旱。不过,人们惊讶地在欧洲最大的报纸《泰晤士报》连续发现了好几篇报道:

  鉴于伦敦和整个西欧粮食价格太过低廉,已经造成亏损,从上个月起,来自黑海、地中海和波罗的海、北海等地的外敌粮食将停止供应。

  爱尔兰和瑞典因为去年粮食价格过于低廉,不少农户放弃种植粮食转而进城做工,或是种植棉花等作物,今年粮食预计会大幅度歉收,粮食价格有望逐步回升。

  沙俄境内因为内乱,欧洲的最大粮食产地东欧平原诸多田地被抛弃荒废,俄国农奴诸多逃散进入莫斯科地区成为盲流,剩下的大多为老人和妇孺,使得沙俄将迎来百年来最大规模地粮食减产。而黑海沿岸地区,因为战乱,田地部分荒芜,粮食本就减产,加上这些地区处于奥斯曼土耳其和奥地利军队的控制之中,去年便发生不少粮食被掠夺和洗劫事件,当地的居民更是不敢多开垦农田,任其荒废。

  波兰和波罗的海一带的立陶宛等地,同样如此。原沙俄地区的粮食减产已经成为定局。

  而普鲁士等德意志联邦诸国以及法国,也出现劳力不足的问题,粮食虽然没有过多的减产,但因为两个国家的人口体量较大,原本的粮食供应量就与人口比较吻合,能出售供应外销的体量不大。

  唯一粮食能保持正常水平的是恐怕是奥地利帝国好奥斯曼土耳其,但这两个国家的粮食,一向是由英国的几大粮食商人把持着。其中,英国伦敦的大粮食供应商默克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而今天,《泰晤士报》公开报道,大粮食商默克先生,将自家农场的三千余头奶牛所产的牛奶全部倒入泰晤士河,将去年收获放在粮库内的五百多吨小麦和谷物全部全部付之一炬。

  根据《泰晤士报》的特约评论家托利先生的推断,怀疑不是默克先生精神有问题,而是默克先生太过精明,因为伦敦市面上粮食过剩,想通过这样的手段降低粮食供应量,用以提升粮食价格。

  托利先生向读者介绍,默克先生虽然是大伦敦地区最大粮食生产商,但他更是包含伦敦和利物浦、格拉斯哥等英伦三岛最大的粮食供应商,他的粮食供应不仅仅是本土的农庄种植,更多的是从土耳其和原本克里米亚半岛地区进口到伦敦转销。以小麦为例,英国本土如今每年有将近45%的小麦需要靠从外国进口,其他牛羊猪肉和黄油等也有40%需要进口。因此,可以说,掌握进口渠道的默克先生能控制整个伦敦的一半和整个英国本土的三分之一的粮食供应,有理由怀疑默克先生的这个举动会致使粮食价格迎来大幅度上涨!

  托利先生有一帮拥趸在看完这期的报纸之后,便赶往粮店购买囤积粮食,而大多数的民众则不以为然。

  但不管怎么样,《泰晤士报》的新闻刊登一天后,民众还在将信将疑的时候,粮食价格已经可以明显看见地开始往上涨了起来。

  第三天一早,一向只报道政治和军事等大事的《泰晤士报》破天荒地在夹缝中报道了一则消息:昨天马克街的市产面粉价格每袋上涨9先令,而作为原料的每夸特小麦则从原本的60先令涨到68先令,一夜之间,便涨了13%还多!

  这则消息引起了伦敦民众的关注和惊恐。但人们意识到那个叫托利的报纸评论员所说的竟然是真的时候,恐慌蔓延开来,整个伦敦的民众都争先恐后地跑向粮店,疯狂采购粮食。到当天下午,面粉已经每袋上涨了30先令。惊恐的百姓纷纷跑去购买更上游的小麦,但小麦也跟着水涨船高,已经涨到每夸特小麦需要82先令的地步。

  等到当天晚上的时候,伦敦主要的粮食供应马克街头各大粮店,面粉等成品粮食已经被抢购一空。而没加工的小麦价格,也已经涨到了95先令每夸特的地步!

  第四天,已经不需要报纸的宣称报道了,除了大伦敦地区,整个英伦三岛,连远在西北部的格拉斯哥,也知道了粮食价格猛涨的消息。


  (https://www.shubada.com/24304/423590855.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