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 > 2185 意料之外(885)

2185 意料之外(885)


  古代的读书人大多都是比较清高的,看不起金银俗物,也不把权势地位放在眼里。

  这样的人在古代甚至是成群结队的出现,在市井之中,在朝堂之上,甚至是在乡野山林里,处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乃至是在历史的各个版本中,都少不了有他们的出现。

  这样的人在古代被称之为“清流”,也就是俗称的清贵文人派系,和武将、权贵之类的其他朝堂派系往往是成对立的样子,不靠钱财不靠利益,唯独只靠着名声和一张嘴吃饭,因此经常会露出一副曲高和寡的高冷样子,动不动就怼人,而且是非常文艺不带一点儿脏话的怼,越是高冷就越是毒舌,在古代也算是独树一帜。

  这样的清流文人当中,最显著的代表人物无疑就是各个朝代里都有设立的朝堂御史,上能劝解皇帝,下能弹劾百官,时不时还要来一个以死谏言,用这样的方式体现自己的傲骨和风范。

  然而,不管是流芳百世的文人傲骨,还是搬弄唇舌的笔墨小人,在各朝各代的文人御史里其实都有出现过,只是因为现代人的普遍印象问题,一提起古代的文人名士和清流人物,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一般都是清高。

  仿佛古代读书人的清高已经变成了一种独有的标签,怎么摘也摘不掉。

  当然,这样的标签也不算是侮辱或者贬低了历史上那些傲骨铮铮的文人名士,毕竟他们的所作所为,甚至是他们的理想和抱负,在现代人看来难免都会带着一点清高和傲然的感觉。

  久而久之,自然也就留下了固定式的印象。

  更何况,古代的读书人确实是比较清高,甚至是有些傲然的。

  因为在古代,读书人的身份地位非常崇高,比一般的平民百姓或者商户不知高出了多少倍,仅次于国家官员之下,虽然古人也会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古代的读书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仿佛笼罩着一层天然的光环,非常受人敬重。

  这样的敬重到了什么地步,远远比现代人想象的要夸张。

  就比如说,一个原本出身贫贱的学子,突然有一天考上了科举,哪怕只是一个吊车尾的小小举人,身份和地位也会在一夜之间变得截然不同。

  普通百姓见了他都得恭敬的行礼问好,叫一声举人老爷,绝不敢轻易得罪,甚至连一些官级比较小的官员们都会对他格外客气和礼让,他可以见官不跪,可以减免赋税,可以免费获得更宽更好的土地,可以不参加朝廷的征兵和徭役,甚至还可以拥有一些朝堂下发的小小特权……

  类似这样的好处太多的。

  而这些还仅仅只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实际好处,至于那些看不见的无形好处,则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一个细节里,难以用语言来叙述。

  总而言之,只要是被朝堂所认可的读书人,就如同被镀了金一般,走到哪里都是与众不同的。


  (https://www.shubada.com/23911/409386942.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