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尔玛的抉择
过了江,尔玛、日美吉在褒斜道路口安营扎寨起来。
“传我军令,命斜谷关守将速速派遣一支军队,前来接应我们,并在关内准备好酒食。”尔玛下令。
左右领命,遣三名斥候,即可赶往斜谷关。
“另外,去催催其余人,速来褒斜道路口集合。”日美吉说道。
此番羌氐联军共分为九路大军,一路由尔玛、日美吉率领,另外八路分别由古羌国八大将军率领。
尔玛、日美吉的行军速度是最快的。
等候了一个多时辰,也不见其余八路大军。
当三名斥候进入褒斜道时,就已经被商军的探子盯上了。
在一处狭长的小道处,猛然崩出了一道绊马索。
只听一阵尖叫,三匹战马受惊,纷纷被绊马索绊倒在地,背上的斥候也摔了下来。
左右草丛里,猛地窜出十余个身影,手持绳索将三名羌军斥候束缚住。
“什么人?”羌军斥候惊喝,想要挣扎,却猛地被十余个大商探子拳打脚踢。
直到鼻青脸肿,惨嚎连连时,三人才放弃了挣扎。
随后,那十几个探子便押着敌军斥候,前往斜谷关。
斜谷关的守将从三名斥候口中得知尔玛、日美吉,已经抵达褒斜道路口时,连忙把这个消息,送抵涪城帝辛手上。
涪城。
帝辛正在与众将议事。
洪锦、飞廉、鄂崇禹等人,已经率领六十万大军,进驻了涪城。
这时,传令兵拍马赶来,将一份竹简转呈给帝辛。
“尔玛、日美吉现在褒斜道路口!”帝辛沉声。
蜀道有很多条。
在此之前,帝辛也不确定尔玛、日美吉会走那一条。
但现在看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敌军大部队,必定会走褒斜道,经由涪城、去往绵竹。
绵竹四周尽是崇山峻岭,且王庭也在绵竹。
只要尔玛抵达绵竹,就犹如鱼跃大海,部队化整为零,以绵竹为中心,躲藏在四周大山内,纵然是千军万马,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从十万大山里将他们一一找出。
“传旨,三军即可开拔褒斜道,命恶来速带麾下十万大军,绕到褒斜道路口,只等尔玛大军尽数进入褒斜道时,再从敌军后方冲杀而来,来一个瓮中捉鳖!”帝辛轻喝。
在得知尔玛北渡蜀道后,帝辛就命恶来速速结束攻打剑门关的战斗,在金牛道路口的大山里埋伏起来,若尔玛走金牛道,入剑门关的话,这样就更好,毕竟此刻的剑门关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
如果尔玛败走剑门关,连绵竹他都去不得,只能被困在剑门关里,待到粮水用尽时,就是尔玛的末日。
几十万大军即可开拔。
全部轻装上阵,所有的重武器、军械粮草等,都命鲁能负责押送。
帝辛率领五万骑兵先行一步,一路飞驰电掣,仅用了大半日,就抵达了斜谷关内。
“情况怎么样?”帝辛入了将军府,对此地的守将高继能问道。
“启禀大王,尔玛之前遣了三名斥候,想要斜谷关派出一支军队前去接应,并让我们备好酒菜,只等其他八路大军一到,就即可入城歇息。”高继能答道。
“其他八路大军?这么说来,尔玛、日美吉现在,只是一支孤军喽?”帝辛眉梢微挑。
高继能点头,“是的,臣之前派了几个比较精明的斥候前去查探,发现尔玛、日美吉麾下的大军并不多,也就几万人左右。”
“大王,这是好机会啊!请让臣率领十万大军,定能擒下尔玛、日美吉,得胜而归!”鄂崇禹连忙请战。
其余将领也跃跃欲试。
“不可,若是这样,必定会打草惊蛇。”尤浑反对。
“没错,其他八路大军尚未抵达,一旦惊跑了他们,处理起来就会变得麻烦许多,不如等九路大军尽入了褒斜道,另一边恶来将军把守住褒斜道路口,把网给兜住了,再一网打尽才是最快最稳妥的办法。”雷开附和道。
“就怕迟则生变,那尔玛不是普通人,万一被他察觉到什么不对,放跑了他,可就是天大的麻烦。”孔宣蹙眉道。
帝辛沉吟,在房里踱步少许后,说道,“传洱隆过来见我。”
“是。”左右领命。
少许,洱隆在四名玄鸟卫押解下,入了大殿。
望着四周杀气凌凌的大商将军们,洱隆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走到帝辛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三拜九叩的大礼。
大商虽是礼仪之邦,重礼法教化,但平日里君臣奏对,只需执作揖礼即可,唯有一些重大节日时,才会行三拜九叩这种最高的礼仪。
面对洱隆如此恭谨到卑微的姿态,帝辛淡淡地一笑,却也没有纠正他。
“爱卿平身。”
“谢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洱隆起身,垂手而立,仍然是一副恭谨的姿态。
“尔玛、日美吉北渡蜀道,现已抵达了褒斜道路口。”帝辛缓缓说道。
洱隆身体微震,但很快就满脸欣喜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尔玛、日美吉这纯粹是羊入虎口,不知死活!臣愿率兵马,替大王擒下尔玛、日美吉,为大王的千秋万业添砖加瓦!”
“你有这份心,寡人就已经很高兴了。现在孤有一件事,需要你立即去办。”帝辛平静道。
“请大王示下!”洱隆作揖。
“派几个心腹之人,引尔玛大军进入斜谷关的瓮城内。”帝辛说道。
洱隆一怔,随后立即说道,“臣愿万死不辞!”
“无需你万死,事成之后,你的功劳,寡人会记在心里的。”帝辛淡笑道。
“臣不敢!”洱隆连忙说道,“为了大王,臣愿……愿万死不辞!”
……
……
“那三个斥候去多久了?”褒斜道路口,尔玛看着前方望不到尽头的道路,皱眉问道。
“已经有一日时间了。”一名亲卫答道。
“一日了?按理说不能这么慢啊。”尔玛嘀咕道。
话刚落下,远处的狭长天际线处,猛地多出了两道黑影。
马蹄声由远及近。
两名羌兵打扮的人,拍马而来。
“参见左相。”两人翻身下马,抚胸跪地。
尔玛仔细地打量了二人一眼,皆都是普通的羌族面孔和打扮。
当下心里也没什么怀疑。
“可是斜谷关守将派你二人来的?”尔玛问道。
“是的,将军大人听闻左相和日美吉王叔驾临斜谷关,倍感欣喜,命人立即备好了酒菜,遣我二人来迎接左相入关。”一人说道。
尔玛颔首,“你二人在前方引路,我军即可开拔。”
“遵令!”二人抱拳应诺,重新上马,缓缓地朝来时的方向奔去。
“启程,入关!”日美吉大喝。
此刻,九路大军已经尽聚褒斜道,共计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斜谷关方向而去。
在尔玛等人离开褒斜道路口的半个时辰后,恶来率领的十万大军也抵达了这里。
“于两侧山岭就地埋伏,备好滚石和箭矢。”恶来低喝。
“这一次,你插翅难逃!”恶来声音冰冷。
……
……
斜谷关就在眼前。
但尔玛却在此刻,心脏豁然一紧。
许是心血来潮,他眉头紧锁,总觉得哪里不对。
“许是最近压力太大,过于紧张了吧?”尔玛轻喃,他仔细地回忆了一下,不觉得自己哪里出了错。
来到斜谷关城下,尔玛抬起头,望了眼城楼。
身穿羌族服饰的士兵一字排开,不论是样貌、气质、举止等,都没有什么怀疑的。
羌民的样貌虽然与殷人大致无二,但因为两者生活的环境不同,样貌上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距,包括身高也是,羌民相比殷人,略微矮小,且眼睛弧长,好似野狼一般,这可不是靠单单模仿就能模仿出来的。
唯一让尔玛稍感不解的是,这些羌兵似乎都很紧张。
没等尔玛细细深思,十五万大军约有三分之一便进入了瓮城内。
轰隆!
忽然,一道厚重的闸门猛然落下,直接就堵住了外城城门口,使得大军直接被截断,包括尔玛、日美吉在内的六万人,被困在瓮城里,其余几万人却被堵在了关外。
在此刻,关外两侧丛林,猛地杀出二十万大军,对那几万名羌军展开了围杀。
而被困瓮城中的六万羌军,也遭到了漫天箭雨的齐射。
噗……
血流漂杵,惨叫声不断。
龙须虎大发神威,抬手发石,一块块磨盘大的石头从天而落,代替了投石机的作用,在固有的空间内,根本就避无可避,一块巨石落下,总能砸死砸伤一大片人。
“中计了!”尔玛大叫,目眦欲裂。
商军的攻势太迅猛了,几轮攻击后,六万大军瞬间没了五分之一。
连防御阵型都来不及组建,就被商军几轮打击,带走了一万多人。
“尔等听着,古羌王已经被孤活捉,你们的王命令你们放下武器,向商国投降!”帝辛挎着人王佩剑,穿戴冕服,立于瓮城城楼,手一招,古羌王亲笔书写的圣旨,就飞到半空中,悬浮起来。
“真是大王的字体!连那玉玺都是一模一样的!”青衣大将军惊叫。
字体可以模仿,但玉玺的真假,他还是能辨认出来的。
王室的玉玺,乃是古羌王族自古传承下来的瑰宝,所透露出的气息可谓是独一无二,根本就做不了假。
尔玛心里一沉,日美吉神色已经惊变。
玉玺象征着王权,除非是国破身亡,否则根本就不可能落入外人手中。
“大王……”日美吉脸庞瞬息变得苍白,若古羌王落入商国之手,那岂不是说大半个西南,已经尽入商国之手?
“圣旨是假的!”尔玛大喝,“莫要听信贼军蛊惑!众将士,随我杀出去!”
尔玛还想负隅顽抗。
然而,帝辛似乎早就料到一样。
“你们看这是谁?!”帝辛挥了挥手。
孔宣亲自押着古羌王,登上了城楼。
“是大王!”几个大将军同时尖叫出声。
一些王庭武官、将领,更是瞳孔一缩。
“二位王叔,你们速速放下武器,向商国投降,这是王令,尔等岂敢不尊?”古羌王一边大喝,一边小心翼翼的瞥了帝辛一眼。
迎上帝辛那双鼓励的眼神,古羌王信心大定,挺直胸膛,摆着属于他最后的一次王威,“还不快放下兵器,向商王乞降?孤乃你们的国王,莫非连孤的旨意都不听了?!”
一些王庭武官、将领迟疑少许后,丢弃了手里的兵器,跪倒在了地上。
忠君为国,是他们一生的信仰。
虽然打从心里,不愿向商国屈服,但王令,却不能不从。
“尔玛……”日美吉望向身旁的尔玛,发现他似乎一瞬间老了太多。
尔玛仰天长叹。
瓮城内的攻击已经停止了,但城外的厮杀还在继续。
望着四周城墙上,那一根根森冷的箭矢,尔玛颓然一笑,知道任凭自己谋略惊天,也不可能在如此局势中逆转乾坤。
“当初老夫就不该扶持你登上王位!”尔玛恨铁不成钢的怒瞪古羌王,“你个没骨气的东西,王室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你大胆!你个尔玛老匹夫,竟敢骂孤?若不是你和日美吉处处打压寡人,始终不让寡人掌权,今日之局面,何至于此!?”古羌王反骂。
帝辛看的有些津津乐道,毕竟叔侄对骂的大戏,可着实不多见。
“想老夫十一岁入仕,辅弼两王,一直勤勤恳恳,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没想到还是让古羌亡在了老夫手中!今日之局,非我之过也!老夫,问心无愧!”
尔玛怒发冲冠,指着苍天,指着古羌王,连声质问与怒骂。
随后,尔玛拔剑,自刎于众人面前。
元神自动兵解,遁入轮回。
日美吉选择了投降,没有像尔玛那样,选择壮烈。
或许是内心羞愧,使得日美吉眼底,多了一丝死意,人的精气神也不复从前,瞬间老了太多。
其余大将军辨别局势后,无一例外,都选择了投降,但也有不少将领选择了自杀,成就忠臣之名。
但这些将领,无一例外,都是出自于王廷军。
关外的战斗也已经接近尾声。
在数位武侯、将军的冲杀下,几万大军近乎被歼灭,只有少部分漏网之鱼得以逃脱。
但途径褒斜道时,就被埋伏许久的恶来大军,一网打尽。
(https://www.shubada.com/20455/452721261.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