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三章 西伯利亚阴谋
中国用海军给在巴黎的外交使团撑腰后英国立刻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托马斯中将回国的日期被延迟了,而英国海军印度洋舰队也暂时停止了拆分。
中国海军的实力要远远超过斯佩舰队,他们需要尽可能维持印度洋的平衡,而中国海军主力舰大张旗鼓的调动也让巴黎和会上的另一个议题陷入了僵局,
那就是德奥印度洋联合舰队的归属问题,在德国宣布投降后斯佩伯爵接受了中国的劝说,下令他仅存的一艘战列巡洋舰以及一艘装甲巡洋舰开往了巴林,而奥斯曼帝国舰队选择了自沉。
他们赶在英国印度洋舰队之前躲进了中国的海外殖民地,随后德国印度洋舰队被中国驻巴林的守军解除了武装。
英国政府对此极为恼火,要求中国立刻交出德国舰队,但是中国政府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随后英国印度洋舰队开始报复性的增加对巴林地区的交通线检查。
他们借口同盟国残存的一些战争贩子仍在袭击印度洋的英国商船,对所有前往巴林的商船都进行检查,
他们不敢直接封锁巴林地区的补给,但是他们还是有胆子给中国守军制造一些麻烦,但是在两艘民将三型战列巡洋舰部署到郑和港后,英国印度洋舰队的小动作就完全停了下来。
巴黎和会上几乎所有和中国有关的议题都陷入了僵局,中国在利益方面不会退让半步,而英国却一直试探着中国的底线,
最终,英国政府决定也展现自己的力量,刚刚结束大战的部分英国陆军部队从法国登船后直接驶向印度,
这些部队前往印度的借口是镇压印度叛乱以及保卫英属印度殖民地的安全,但实际上所有人都清楚,这支部队的目的地很可能是中亚。
而除了军队外,英国政府有开始施展他们的外交手腕,在中国退出干涉军导致第一次对俄干涉失败后,中国立即降低了对沙俄的补给速度,并建议沙俄政府充分考虑国内民众情绪,与苏俄缓和关系。
在失去铁路,中国也开始有意减低对沙俄军的补给后,沙皇俄国对新西伯利亚的围困也以失败告终。
这让沙俄内部的许多人都十分不满,也给了英国人机会,在英国的支持下从沙俄联合政府成立那一刻开始就存在的矛盾被无限放大了。
亲欧派开始大肆攻击亲华派,并将矛头对准了沙皇近卫第一军,指责他们拥有全俄最好的装备却没有取得相应的战果,他们要求撤换契斯恰科夫,因为他的指挥能力很值得怀疑。
亲欧派开始争夺起亲华派最大的依靠,这是他们不能忍受的,所以双方的矛盾进一步的升级。
而除了内部矛盾外,沙俄竟然还在英国的支持下在巴黎和会上介入对中亚问题的讨论,强调他们依旧有对中亚的主权,并同时指责中英在中亚地区的行动,要求国际社会取消对中亚地区由中英两国扶持起来的傀儡国家。
对于沙俄外交上的嘴炮中国并不在意,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对中国在中亚的利益进行实质性的威胁,但是他们两派的内斗则不同。
根据驻贝加尔港的中国大使馆传回的电报,双方的争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入了白热化,而沙皇的态度现在也有些摇摆,
沙俄亲华派不能失势是中国的底线,如果越过这条底线中国就无法保住北方的利益,所以王启文马上决定使用特殊手段来稳定沙俄内部的内斗。
……………………
贝加尔港是目前沙俄的中心城市,在联合政府成立后,贝加尔港就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恢复了过来。
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恢复,以及沙俄部队将前线推倒新西伯利亚附近后,这座城市已经没有1918年末那种危在旦夕的气氛了。
城中的居民生活状况也好了不少,在去年年末时,俄国民众还要担心自己怎么度过严寒的冬天,那个时候街上到处可以看见用小车拉木柴的俄国平民,
所有的人都包裹得严实,只露出小半张脸和眼睛,目光多半呆滞,几乎看不到什么希望,也看不到对生活的憧憬,几乎所有的人都麻木不堪。
而现在他们脸上的麻木已经少了不少,最起码他们已经不用担心自己能不能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也不用担心自己明天找不到可以果腹的面包。
看着那些被雇佣在火车站装卸物资的俄国平民,徐树铮突然生出些快感,曾经的沙皇俄国还是让中国仰慕的列强,是中国重点防范的北方强邻。
而现在曾经的强敌只能靠着中国的援助存活下去,这样巨大的地位反差也确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都幸灾乐祸一番。
不过徐树铮很快就将心中的那股快感压了下去,准备专心执行接下来的任务,他此刻出现在贝加尔港名义上是为了与沙俄政府就下一阶段的中援物资进行谈判,
沙俄政府虽然内斗但是亲欧派毕竟有许多曾经的政府精英,他们明白这种时候中国的物资是重中之重,俄国绝对不能离开中国物资,
目前俄国几乎百分百的军用物资以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粮食供应都依赖中国,在因为战乱而荒芜的田地重新长出粮食或者协约国能填补中国物资前来,他们还得靠中国养着。
所以沙俄政府还打算对中国进行一番“解释”,避免中国对沙俄政府出现误解,但是他们不知道,中国政府现在根本不想理会他们的“解释”
此刻就在贝加尔港城内,一名中国军情局的爆破专家已经做好了准备,准备消灭沙俄政府内部的矛盾。
(https://www.shubada.com/19952/110220055.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