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七章 航空时代
飞机起飞之后,航母上所有人都退到了甲板左舷,并盯着天空,目光跟随着那架在军舰上空兜圈的飞机,
而与此同时军舰上的水兵们也没有闲着,他们准备启动拦阻系统,将一些很粗的绳索横过甲板,并将其连接上了一组机械装置。
消防队员以及随舰卫生队也做好了准备,一旦飞机降落失败他们就要第一时间破灭可能的大火,并尽力挽救飞行员。
几分钟后,甲板上的准备工作完成,水手长向舰长报告完成任务,舰长看了眼魏瀚,见对方点了点头,于是下达了命令。
“军舰逆风航行,保持航速,允许飞机降落!”
舰长命令一下,军舰舰桥上的那些信号灯就开始闪烁,然后,那架飞机就开始下降高度,并很快进入了降落航线,
飞机在距离军舰舰舰数百公尺的天空对准了那段钢板,而与此同时,舰桥上的那些信号灯不停的闪烁,指导飞行员调整航向和高度,以便对准甲板。
此刻飞行员也很紧张,操作一架飞机准确降落在一艘随着海浪不停摇摆的航母上与降落在稳定的陆地上面是完全不同的,
他小心翼翼的控制着飞机,不断修正着飞机的飞行姿态,一点一点的降低高度。
而航母上所有人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随着机轮摩擦甲板的声音响起,这架飞机在军舰上降落了,在飞机机尾的那根特殊的钩状物准确的勾住了那些横在钢板上的其中一根绳索,绳索拉住了飞机,并使飞机完全停了下来。
“降落距离大约十五米,测试成功。”
魏瀚估算了一下距离,随后站在他身边的助手就将这句话记在笔记本上。
“祝贺您,魏总监,起飞和降落都非常成功,您坚持的拦阻索降落方法非常实用。”
舰长第一个走上前,向魏瀚表示祝。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若没有诸位协助,今日的测试也不会这备顺利。”
魏瀚与舰长握了握手,随后走到飞机前,蹲下身仔细查看尾钩,状况良好,飞机的结构也没有遭到明显的破坏,拦阻索也可以继续使用。
“不知魏总监什么时候能够拿出成熟的航空母舰设计?”
舰长也跟着魏瀚蹲了下去,小声问道。
魏瀚笑了笑说道:“不急,现在我们先用这一艘航母继续摸索航母战法和技术,毕竟英国这样的海军强国也用的是百眼巨人号这样的改装航母,
等到我们使用航母的经验足够让她成为一艘军用舰艇后,新的航母自然会服役的。”
英国建造的百眼巨人号是世界上第一艘全通甲板的航空母舰,在1918年下水,当时正是欧洲战争的后期,
虽然百眼巨人号并没有在战争中挥过关键作用,不过作为一艘全新概念的军舰,这艘航空母舰已经开始引领一股新的海军潮流,
直通型甲板、岛状舰桥,百眼巨人的结构特点已经显示出未来航空母舰的基本构造,这使这艘航空母舰在欧洲战争结束之前就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
尤其是当航空技术取得长足进步的情况之下,这种将军舰和飞机结合在一起的作战式样确实让许多军事技术专家感到新奇。
而中国更是在英国之前就盘算着如何建造海上机场唱我大洋深处的天空,作为中国造船界的顶梁柱,魏瀚在接到研制航空母舰的命令之后,就立即投入了工作,并很快拿出了设计草案,
海军部还下令由魏瀚牵头,领导一个技术攻关小组,专门研究飞机如何在军舰的平直甲板上起飞与降落,这也是脚下这艘临海号出现的原因。
“我们怎么能不急呢?魏总监您是知道的,我海军的规模与英美有很大的差距,德国已经倒下了未来我们的压力将比战前还要大,
而欧战又进一步证明了飞机的实战价值,现在英美等国都在研究航空母舰,咱们可不能在这种新式军舰的设计和建造中落后。”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积累经验,如果摸索不出足够的使用经验,那么即使有再好的航空母舰也没有用处,
你尽管放心,中枢政府是不会忽略航母这种有巨大前途的心思军舰的。”
魏瀚没有透露中国第一艘真正的航母已经开工的消息,现在这还是绝密,除了最高层的几人还没有其他人知道,
这艘航母的许多设计都比较先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是中国海军航空队的主力,现在还不适合让其他人知道。
不过魏瀚倒是同意这位舰长的话,中国是不能在航空母舰这种新式战舰的竞赛中落后的。
虽然世界各国还在为航空母舰到底是否值得进一步展下去而争论不休,但是作为一个东方大国,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和众多岛屿的大国,中国确实非常需要这种新式军舰,
他决定尽快返京见总统,向他申请更多的造舰经费,要是总统不批准像海参崴造船厂中正在建造的这种一万多吨的正式航母,也尽量争取他批准建造一艘小型航空母舰,
最差最差,也要让总统同意继续用旧商船改造一艘实验型航空母舰,让脚下这艘临海号实验型航空母舰有一艘姊妹舰。
在航母起降实验成功后,所有参加实验的人都非常兴奋,但是在临海号靠岸后魏瀚还是谢绝了海参崴海军基地司令的宴请,带着高成勋当天晚上乘上火车准备返京拜会总统,希望能够尽快从总统手里拿到造舰经费。
这次实验的充公让魏瀚感到了一股紧迫感,他知道航空母舰竞赛即将进入白热化,现在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
(https://www.shubada.com/19952/110215632.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