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零章 登陆北非
“呜~”
伴随着汽笛声,一艘运输船在驳船的帮助下,缓缓的停靠在了岸边,随后码头上的吊机开始将里面的荒漠猫中型坦克吊出来,这艘运输船上搭载的是隶属于中国第3装甲师的坦克。
“终于到了,这样我这个司令说话终于能有些底气了。”
在码头上迎接部队的白健生终于松了口气,在他抵达北非的这段时间里,英国人又动了不该有的心思,他们居然企图将中国军队指挥权拿走,对于这一点,白健生表达了强烈反对,在出发前王启文亲口告诉白健生,亚洲联军的指挥权是完全独立的,和英美军只是合作关系。
对于中国的强硬英国人十分气不过,他们认为中国有了独立的指挥权今后会“友军有难,不动如山”这种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双方的矛盾非常大,相互之间的关系连冷淡都算不上,合作基础几乎为零。
但是白健生出于维护中国军队的荣誉坚决不肯让英国人插手亚洲军队的事务“现在不是19世纪,中国军队绝不会接受欧洲人的指挥。”
双方吵吵闹闹了一阵子,看情况还会接着吵,不过随着亚洲远征军的逐步到位,这种争论的声音就会逐渐减少,最终被彻底搁置。
白健生也不愿意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必须要承认的是,在踏上这片沙漠地区的日子里白健生还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首先就是兵力不足,到目前为止亚约联军最高司令部司令张孝准只肯派出两个装甲师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师,而蓝天蔚等其他大佬也觉得北非战场虽然有充沛的运力支撑,
但是往这片只有沙子的地区派遣大部队过去除了增加后勤压力什么用都没有,一支部队一天能机动百公里都不奇怪,只有精锐的摩托化师和装甲师才是适合那片战场的,但是国内的机动兵力不能全部都运过去,苏俄战场现在仍是个未知数,外交部在土耳其的外交工作开展的也不是很顺利,有限的机动兵力必须要优先保证中东和苏俄方向的战局。
而英军士气也是个大问题,从隆美尔踏上这片土地后英国人就连战连败,惨痛的失败和自治领和本土部队之间的矛盾让英军的士气一落千丈。
9月底英军发起的反攻最终变成了一场大灾难,隆美尔挡住了英军的进攻,并几乎毁灭了英军第30军,而且在中国参战前,至关重要的托布鲁克被攻克了,这座优良的深水港让德意军队的补给线大大缩短。
英军最惨痛的损失也出现在这,超过三万人被俘,之后英军沿着公路一口气向后跑了300多公里的马特鲁地区才站稳脚跟,从此之后,英军就几乎没有战斗力可言了,而现在德军正在谋划新一轮进攻,他们的后勤稳固,一旦那个新的德国师抵达进攻就会开始。
不过白健生并不认为自己处于劣势,在他看来对面的隆美尔手里确实有一把好牌,但是他的牌面漏洞不少,而且自己手上的牌比隆美尔还要好,他的部队更强大,补给更加充足。
此外作为有着丰富沙漠作战经验的军官,白健生深刻地认识到沙漠作战是完全围绕着后勤进行的,所以在他向亚洲联军最高司令部拍发电报提出请求后,蓝天蔚已经下令空军和海军出动全力破坏德意军队的后勤补给线,争取发动一次战役夺取制海权,无论如何得让德国人放弃托布鲁克这个深水港,拉长德军的补给线。
现在中国空军已经和德国以及意大利在地中海北非开片了,只要夺取制空权,敌人漫长的运输线就会成为他们最大的弱点。
此外,白健生也建议奥金莱克不要坚守马特鲁地区的防线,要在这里消耗一波德军后撤退到阿拉曼地区,并用这里的坚固防线放干德国人的血,作为典型的中国军官,白健生对于英国人那种呆板的防御并不感冒,他信奉弹性防御,并且喜欢用纵深来消耗对方的进攻力量,而奥金莱克对此没有异议,实际上他本来就没打算坚守马特鲁地区。
而就在白健生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几方高层也在准备解决盟军之间的协作问题,马歇尔和英军总参谋长布鲁克邀请蓝天蔚前往伦敦商议三军协作问题,但是由于路途太过遥远,最终三方又将会面地点选在南非开普敦,这次会议将决定三方未来的主要进攻目标。
不过这场会议虽说是解决盟军协作问题,不如说是几方之间勾心斗角,美国人急切地想要反攻欧洲大陆,抢在中国之前拿下法国,尽可能控制住西欧,给中国造成既定的事实,随后与中国展开谈判,同时这样的攻势也有助于提振苏俄的信心,
但是英国人却不这么看,丘吉尔对苏俄一直非常敌视,他想要先控制北非,然后打开进攻意大利和巴尔干的大门,从巴尔干攻入中欧,防止俄军进入奥地利,罗马尼亚等地区,防止战后苏俄在战后插手中欧事务,成为英国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为此他们将中国拉了进来。
马歇尔对英国人的小算盘十分不满,他强调德军大量部队就驻扎在英吉利海峡对面,距离英国多佛港不到40公里,放弃这里跑去距离伦敦1500公里以外的北非作战太过消极,同时他们也担忧中国会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支持自由法国。
根据美国情报机构的汇报,中国在参战后立刻加大了对自由法国的援助,在叙利亚等地接受全套中国式训练的法军越来越多,加上在地中海和北非战场的法军,戴高乐掌握的力量已经比较可观了。
除了军事上的援助外,中国政府还为戴高乐提供政治上的支持,正是有了中国的支持,戴高乐才轻松搞定自由法国内部的反对派,让他更有力的控制自由法国委员会,这足够让美国人担心了。
但是由于英国的坚持以及罗斯福担心联盟破裂,最终美国不得不和英国进行合作,尊重英国方面的意见。
(https://www.shubada.com/19952/109348822.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