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没格调
南阳小朝廷耗费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将教育这个摊子给铺开了,在他们统治下的每一个县都建起了数所学堂,每所学堂都可以容纳上干名学子。而更下一级,数个保十几个保便集资建起了自己的学堂,这些学堂肩负着给成年人扫盲和给幼童启蒙的重担。
按李睿的规划,教育体系应该分四级走,分别是乡学、县学、郡学、州学,乡学扮演的是小学的角色,县学是初中,郡学是高中,州学则是大学。在乡学里呆上六年,毕业出来之后基本上都能认两干多个最常用的字,能阅读一些通俗易懂的文章,能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到了县学则要开始学习写作,精读典籍,学习几何,求阴影面积啊学黄金分割啊啥的必不能少,一元多次方程式也得安排上;到了郡学和州学……
州学教什么他还没有想好,但郡学要教的东西他已经想好了,保证会让那些学子充分享受到头痛欲裂、眼冒金星的快乐,爽到飞起。
而那些乡学学堂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女子学堂。
这个时期的社会对女性还是比较宽容的,女子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两汉魏晋闻名于世的女子大多都是博学多才,比如说班超的妹妹班昭,羊祜的叔母辛宪英,以及卓文君、蔡文姬等等,都是出身名门,从小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令人钦佩。汉唐时代的女子甚至可以为官,虽然受到的限制很多,能掌握实权的极少极少,但终究是有这样的机会……先别忙着愤愤不平,因为汉唐已经是中国女性最好的时代了,越往后整个国家的风气便越保守,越闭塞,她家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宋代还有李清照这样的奇女子,明朝……明朝还有几个以才学闻名于世的女子?清朝还有几个?汉唐时代的才女大多都是从豪门望族里出的,而宋明清三代的才女……
似乎跟妓女脱不了关系。
不是她们变笨了,而是汉唐时代那种豪放宽松的风气不在了,从宋朝开始,越往后整个民族的性格便越趋于保守,国策便越闭塞,对女性也越苛刻。
这个时代的儒家还不是宋明清时期那些只会写酸诗学八股文的腐儒,这个时代的儒生中不乏上马能砍人下马能治国的猛人,在思想上是比较开明的,所以李睿要办女子学堂,并没有遇到多少阻力。到宋明清时期你办个女子学堂试试?不被骂到狗血淋头再黑成墨汁才是怪事了。
女子学堂的学习的内容跟男子学堂基本一样,都是语文和算术。不大一样的是男子还要练习军阵,甚至天寒地冻的要出门拉练,她们则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侧重练习匕首格斗和剑术。射箭、投枪、骑马、摔跤这些也要学,不过要求没有男孩子那么严格。男孩子以后可能要去当兵的,这些当然得学好,而女孩子不大可能去当兵,能练得一手好剑术,有个健硕的体魄就算功德圆满了。
放在二十一世纪,这个时候应该放寒假了,不过现在大人都忙着冬季训练,这些小豆丁回去也是添乱,干脆就留在学堂里训练。这些小豆丁显然更喜欢呆在学堂里训练,哪怕是让他们背着沙袋顶着寒风出去拉练,也一个个乐陶陶的,要不是有教官盯着,估计他们是一路走一路蹦蹦跳跳了。
还真是活力十足呢。
看着这些似乎有着无限活力的小不点,北宫静冷峻的脸庞上不禁露出了一丝浅浅的笑意。
一路疾驰回到南阳,一入宛城,北宫静的第一感觉便是到处都是人,那些被战火毁坏,尚未修复的破房子里塞得满当当的也就算了,大街上随处可见乞丐的身影。这些可怜人一个个蓬头垢面,穿着破破烂烂,甚至可以看见脓血干涸后留下的污迹的衣物,在寒风中战栗着,向每一个路过的人乞讨,或者去翻垃圾堆寻找着能吃能用的东西。数量众多的乞丐让宛城的治安变得相当糟糕,不时可以看到富户家的仆人在追逐、驱打偷了东西的乞丐,也有官差四处走访,据说是城里出了命案,要抓凶手。
羊绣叹气:“好好的城市,给整得乌烟瘴气的,真是闹心。”
北宫静说:“这是大量流民涌入的必然结果,希望能够早日安置好这些流民吧。”
大街上的粥棚也多不胜数,不少富人都在自己家附近搭起棚子,每日发放两次食物。所发放的食物以麦饭居多,对,就是把小麦脱壳后舂碎然后煮熟就成麦饭了,一些宅心仁厚的富人还会往里面加一点点盐,多少都让这麦饭吃起来有点滋味。这种食物无疑是很粗糙的,甚至可以说是难以下咽,不过在流民中间却很受欢迎,反倒是一些很有钱的大户人家发放的馒头却不是很受欢迎。馒头确实比麦饭好吃,但是消化得很快,反倒是不好消化的麦饭,可以让他们有持续更长时间的饱腹感。什么?你说麦饭费牙费腮帮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意味着一碗麦饭他们可以嚼很久很久,这种“吃不完,根本就吃不完”的错觉带来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是几口下去就没了的馒头无法比拟的。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自欺欺人,但是在快撑不下去了的时候骗一骗自己,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马车在李府门口停了下来,北宫静还没来得及撩起以车的帘子,便听到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帘子被撩开,几颗大白牙出现在她的面前,欢呼声响起:“你可回来了!”
北宫静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有点崩溃:“你都官拜大司农了,怎么还是一点礼数都没有?”
李睿咧嘴笑:“礼数什么的那都是做给外人看的啦,自己人用不着这些……羊绣,我说得对吧?”他很自信能够得到羊绣的支持,因为羊绣一直都很讨厌那些繁文缛节。
结果,羊绣一脸鄙视:“对你个头啊,真当自己还是一个普通小兵,满嘴粗口都不会有人说你什么?赶紧改过来吧,不然就要让人笑掉大牙了!”
李睿:“……”
好你个羊绣,我当你是志同道合的同志,你却反过来背刺我?我记住你了!
北宫静下了车,扫视四周,只看到许浑、李沃、李亮这吉祥三宝,至于诸葛慧,连个影子都没看到。她忍不住问:“小慧呢?上哪去了?”
李睿说:“可能又去捣鼓她的火器了吧……别管她,我们先进去,我给你们准备了羊肉汤,已经熬了好久了,你们赶紧进去喝两碗暖暖身体!”
诸葛慧这几个月来一直沉迷于研制火器,这一点北宫静早在信中知悉了,她还知道这方面的研究有相当大的危险性。闻言,她有些担心:“她天天跟火器打交道,会有危险吗?”
李睿说:“我尽量将安全措施做足,避免让她遇到危险。”
北宫静有点儿揪心,说:“派人去告诉她一声,就说我回来了。”
李睿说:“好咧!”马上唤来一名仆人让他去叫诸葛慧回来。
进了大司农府,一股暖意立即便把大家给包围了。这股暖意……怎么说呢?好像泡在温水里一样,很舒服。羊绣惊讶的问:“怎么会这么暖和?”
李睿说:“哦,我修了壁炉。”
羊绣好奇:“壁炉?什么玩意儿?”
李睿说:“就是一种就着墙壁砌成的室内取暖设备,把木柴或者煤放进去,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便会在室内扩散,整个房子的温度都会维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这玩意儿有点复杂,我也是请了很多建筑大师一起研究,试验了好几次才成功的。”
羊绣半信半疑,在室内走动,果然在李睿不少角落都发现有壁炉,诸如楼梯、书房、客厅等等位置的壁炉内,木柴正在炉膛内熊熊燃烧,而那些不常去的房间则没有生火。由于这些壁炉的存在,室内大多数地方都是暖洋洋的,很舒服。
身上那件厚厚的大衣是穿不住了,她三两下将它脱下来交给了侍女,又脱掉了好几件御寒衣物,这才没有给热出汗来。这时李睿已经将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给端了上来,给她和北宫静各舀了一大碗,她坐到壁炉旁享受着那舒适的暖意,喝着羊肉汤,那感觉简直不能再惬意了。
唯一让她不满的是,这么好的炉子里烧的居然是平平无奇的木柴,放在以前的羊府,这种木柴是给下人用的,给主家用?不够格。
“你好歹也是大司农了,怎么还烧这种最便宜的柴?”她问。
李睿问:“便宜的柴不好吗?我觉得挺不错的,火挺大!”
羊绣说:“一点格调都没有!以前我们家用的炭都要先做成各种小动物的形状,做得惟妙惟肖再用,否则根本就不用的,你这……不敢要求你向我叔叔伯伯他们看齐,好歹也得讲究一点吧?”.
(https://www.shubada.com/19905/109480000.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