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明鹿鼎记 > 【1073 毛文龙的确伟大】

【1073 毛文龙的确伟大】


  “你这话说的,那可是差距太大了。二夫人和三夫人能一样吗?二夫人随时有机会顶替大夫人当家的啊。而且差了一位,我家金凤见了吴襄的女儿都得叫姐姐。”毛文龙不满道。

  韦宝笑了笑,“毛帅,我当时没有想这么多。但我可以保证,金凤在我身边一定是最最得宠的,有什么好事,我都一定紧着金凤来。毕竟我的确对金凤有所亏欠。”

  毛文龙听韦宝这么说,气稍微顺了一点。

  “小宝啊,爹也不是斤斤计较,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爹就金凤这么一个亲骨肉了,你能体会爹疼爱女儿的心思吗?”毛文龙动情的说道。

  韦宝微微一笑,点头道:“能体会。就冲拿出十万两黄金,三百万两上等白银,整个大明除了毛帅,没人能做到!”

  毛文龙听韦宝这么一说,乐呵起来了,点头道:“到了我这个年纪,快五十的人了,已经知天命,大明朝廷和皇帝是没法再给我升官了,已经到头了。至于银子和地盘,我要那么多也没什么用,我的以后还不就是你的啊。所以爹都想好了,只要金凤和你肯认我,我什么都给你!”

  韦宝听毛文龙这么一说,有点激动了,心里非常感动。

  韦宝暗忖老子这个见不得光的老丈人够仗义啊,这是打算把东江军势力集团都交给我了?他自己只挂个名?

  这如果成真的话,对于韦宝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韦宝知道,建奴起来的那么快,尤其是在皇太极时期。

  这和毛文龙被袁崇焕杀了,东江军成建制投靠了建奴有很大关系。

  东江的叛徒近水楼台,叛变得早。

  后世很多人把关宁、东江弄得好像泾渭分明一样,其实明朝人根本没分得那么清楚。

  吴三桂、祖大寿,三顺王也好,包括黄得功等,都是辽人,他们互相之间也谈不上什么敌对或者认同。

  东江的四大叛将,他们四个人里有六对仇人。

  尚可喜曾经截击孔有德、耿仲明。

  孔有德、耿仲明又给清军带路攻下旅顺杀了尚可喜全家。

  沈志祥的叔叔沈世魁坑了尚可喜。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又给清军带路攻上皮岛杀了沈世魁,耿仲明还侵夺过孔有德的人口。

  而同为东江出身的张鹏翼,加入吴三桂麾下,直到吴三桂叛变之前,也都和关宁军合作得很好。

  辽人这个概念都是不明确的,比如说黄得功,虽然是辽东人,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关内作战,就很少有人拿他当辽人。

  刘良臣虽然并非是辽东人,是山西人,但是由于从军之后一直在辽东任职,反而被认为是辽人。

  张鹏翼是浙江人,但是又自幼生活在辽东,同为东江出身的李明忠是山东人。

  辽人中的叛徒多,可辽人殉国的也多,赵率教、刘肇基、喻成名、李克泰、何可纲、吴贡卿、刘渠、祁秉忠、罗一贯、黑云鹤这些人,同样也是英雄。

  叛变在明军中是普遍现象,没必要去比较哪个地域或者哪支军队叛变多少的问题。

  虽然毛文龙是总兵东江镇,但军队下面有众多参将,副将,游击,都司等将领。

  这种级别的人,在历史书上可能只是一个名字,但现实中,谁敢说他们是打酱油的。

  就算是打酱油的,加起来还是打酱油的?

  如果他们普遍觉得投降满清没前途,毛文龙想投降满清,肯定分分钟钟都会被这些人杀了。

  韦宝不喜欢用英雄史观分析历史,因为那样难免会有意无意的认为除了一把手,其它的人都是打酱油的。

  所以认为东江军听毛文龙的,毛文龙死后听陈继盛的,陈继盛死后听刘兴治的,刘兴治被杀后,听黄龙的,黄龙死后听沈世奎的。

  这些都属于异想天开。

  现实中,官大一级压死人,但如果官员上司的决策明显侵犯了底下人的利益,没有几个人真会无条件的服从他。

  如果他的决策仅仅是侵犯一个人得利益,估计那个人再大的怒气也忍了。

  但如果他不识相,侵犯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的利益,这个老大肯定就当到头了。

  权力想得到维持贯彻,需要群体中成员普遍的支持他。

  职务,地位,只是表象化。

  毛文龙可以强有力的控制东江军队,是因为他的每一个决策,都是代表当地军民普遍利益的,更能获得东江军民的普遍支持的。

  事实上,毛文龙自己就非常清醒,不清醒的分分钟钟被人砍了鼻子断了腿。

  崇祯初年,曾经担任登莱巡抚的武之望就攻击毛文龙贪财好色。

  而毛文龙在给崇祯的奏疏里是这么回答的:“臣细阅其疏,污臣通奴贪财好色数款,试问武抚从何处得来?嗟,嗟!臣居刀枪剑戟中,八载于兹矣!果贪,果淫,果通奴,此辈短发辽人,孰是善类?臣早为朝露,不待武抚今日下毒手也。污臣侵帑金钦赏入己,臣已有清算钱粮疏闻,可以无辩。”

  仅仅一句“果贪,果淫,果通奴,此辈短发辽人,孰是善类?臣早为朝露,不待武抚今日下毒手也”,就表明一个问题,毛文龙心里太明白了:内阁文臣不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皮岛东江镇几十万人是什么。

  朝鲜称为假鞑,都是闯过鬼门关从后金逃出来的人,朝鲜人在一开始说假鞑是反复无常的,你毛文龙收留他们不是等于自己找死吗?

  毛文龙是怎么回答的,他回答说,如果我毛文龙为自己身家性命考虑的话,我就根本不可能到这个地方来,若成功了,是天下人的幸运,如果不幸失败,就是天下的不幸,至于自己,不考虑。

  缺粮缺饷,管理好几十万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毛文龙这是把自己放在刀山火海上烤,放在绝境绝地。

  所以韦宝从来不认为毛文龙在东江是享福。

  事实上,毛文龙在后金的后方已经活动近八年,且不说投降后金了,就是贪污点军饷都不容易。

  这八年里,如果他贪污,把本来应该发给辽人的军饷私吞,任由东江的士兵和难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饥寒线、生死线上苦苦挣扎。

  让底下人又是强迫挖参,又是不令渡海,饿死岛上,而他自己用贪污来的军饷肆意挥霍,奢侈享受,美女围绕。

  那毛文龙不被兵变杀死还真是一个奇迹了!

  这些从后金魔爪下拼死反抗逃亡出来到东江皮岛的剃头辽人,有哪一个是容易欺负的善茬,是任人愚弄的软柿子。

  人家投奔过来,肯定不想再去建奴那头当奴隶了。

  一个群体,面对重大危机,甚至生死存亡的时候。

  本身就意味着,所有的个体都有义务为群体做出一定的牺牲。

  而群体也有权利,通过一些方式,迫使个体为群体做出一定的牺牲。

  这种背景下,群体强迫个体做出牺牲,肯定是符合抽象道德的。

  至少,在这种背景下,有人再说什么,凭什么为了群体可以避免重大危机、损失,就得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时,就显得有点苍白了。

  事实上,明末完蛋就因为没人愿意牺牲。

  当整个国家面对巨重大危机、甚至生死存亡,皇帝要大家出钱,有人敢高呼绝不能让皇帝逼迫大家捐款,还弄死五皇子,把崇祯吓得不敢继续。

  国家有难有钱出钱有命出命,既然高层不愿出钱,凭啥基层要出命。

  明朝不玩完才怪。

  臣实为受国厚恩,不忍卸担,自矢戮力,以完辽事。观今三月将尽,粮未来一粒,饷未到一分,啼号疾病,白骨满沟,而犹哓哓诬臣者不止,臣亦何苦恋此绝岛,而招人污蔑之毁也。

  这是袁崇焕要杀毛文龙之前,毛文龙带血哭泣的上疏,令天地变色,读者动容。

  而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份愤懑绝望,伤心无奈无不跃然纸上。

  似乎让人看到了一个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却又看不到一丝希望的东江军。

  如何拯救数万东江将士的生命,已成了毛文龙的当务之急。

  当时毛文龙非常清楚,这一切都是冲着他来的!

  诸臣独計除臣,不计除奴,将江山快私愤,操戈予于同室!

  袁崇焕断绝东江粮饷八个月之久,十万百姓饿死。

  奏设东江饷司於宁远,禁登莱商船入市。岛中大饥,白骨皑皑。

  毛文龙自感时日无多,写信给妻子永诀,外有强敌而内有公卿,必死不久。

  毛这时候已经心萌死意,不想眼看数十万难民再因他而死。

  “心如死灰,非恋位也,因圣恩未报。”

  他屡次上奏折谴责权臣,知道得罪他们会很危险,但为了边疆战事,不得不说。

  “职屡疏直戆,非不知得罪朝臣,以速职命,但职心只以封疆为重。岂舍十余万生灵,因职一人而并毙之?”

  毛文龙甚至知道只有自己死了才会解除禁运,也就是说毛知道袁有可能假传圣旨,可还是甘愿受死。

  事实上确实如此,毛文龙死后,袁崇焕奏章里说“文龙既诛,岛中需米甚急,速运接济。”

  在这种面临岛中大饥,野菜为食的特定的环境下。

  毛文龙如果选择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听到袁崇焕声称奉诏杀人,于是主动领罪请死,就可以洗清东江军的割据嫌疑,消除君臣隔阂,东江军就有机会继续申请粮饷,群体的利益就可以得到保证。

  如同他在塘报中写的那样:臣思绝粮兵变亦死,死而不得其法,人犹笑臣无用。臣敢题明:海上必不可禁,然后就死于一军之前,庶可代十余万生灵也。

  毛文龙如果选择保全自己的利益,上前一刀把袁崇焕宰杀了,毛文龙自然活了。

  只是东江军彻底戴着叛军的帽子,以后这个群体永远别再领取粮饷,无论对国家还是当地军民,都会受到重大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

  在这种背景下,相信没有人会直理气壮的说,凭什么为了东江军民的口粮,就得让英明伟大的总兵大人毛文龙牺牲自己的生命。

  也没有会理直气壮的说,大家没有权利,强迫毛将军牺牲自己。

  既然如此,如果毛文龙在这个时候选择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他会面对什么样的结果。

  事实上毛文龙自己就很清楚,他知道自己大限到了,人快死的时候往往陷入回忆:今事实难做矣,臣之热肠冷矣,性命危于朝夕矣。每自譬于林畔,一日七战时,今又多活数年,即死亦瞑目矣。只不愿如抚臣故事,又有非议于其后耳。

  毛文龙面对袁崇焕声称的皇帝赐死时,可以做最后的挣扎。但是挣扎的结果是什么。

  双岛宰了袁崇焕,再血洗登莱,这样做有可能当时就能把大明帝国折腾的翻船了。

  这样一来,有可能逃离死亡了;就算不能逃离死亡,临死前也可以把一大批仇人和战友拉下水。

  现在,交出自己的脑袋就可以了。

  如果对赌下去,连累部下。

  到时肯定满地滚的都是人头。

  看看袁崇焕的下场就知道,决定死亡,选择赴死,并不容易。

  袁崇焕刚到京师,兵部尚书特地招募名叫沈文学的人进入袁营探听虚实,沈对袁说:天子新践祚,即不次擢公,可谓公知己,同知公必不忍负朝廷。但公列营城外而不入朝,天下何从识公忠诚哉。且公枉杀毛文龙,人已疑公,方冀公立功自赎,稍不尽节,天下争脔公,可不畏欤。

  按照当时文武官员看来,袁崇焕声称五年平辽。

  却在袁崇焕一番操作下,让敌人打到京师。

  已经闯下大祸的袁崇焕,当时的选择,基本上就是一条路:主动战死,保全名节。

  对于当事人袁崇焕而言,死,真的是一件容易的抉择。

  千古艰难唯一死,做出死的选择并不容易。

  毕竟人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对袁崇焕而言,死了啥都没有了,我袁崇焕花那么多钱当上督师就是为了今天的死亡?

  袁崇焕死了,岂不是让很多官员把责任推我这死人身上?

  活着,或许有官场上运作一番,不是没有机会的。所以他最终没有战死。

  皇帝召见袁崇焕,用的说辞是议论军饷,袁崇焕当然知道皇帝有计划抓住自己的可能。

  袁崇焕去议论军饷,有可能被抓,如果袁崇焕不去,皇帝断了关宁军军饷就有借口了,很多人利益受损。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人处于袁崇焕的背景下。他会怎么选择呢?

  正常人处于袁崇焕的背景下,只会说一句话,那就是,不去。

  当时的袁崇焕有两种选择。

  一种选择,就是像毛文龙那样,主动揽下所有责任,不牵连他人,不牵连家人,只是必死无疑。

  另外一种选择是布置好兵变这步棋。

  当时的选择,万一被抓,那关宁军就闹大,逼迫皇帝把自己放出来。

  总而言之,为了活命,哪里管他洪水滔天。

  单从利益上考虑,以当时的判断看,自然是闹兵变好了,因为这样有活下来的可能性。

  袁崇焕当时也是这样想的。

  但是,袁崇焕的结局是割三千四百五十七刀,不得好死。

  所以,越是在历史中待的时间久了,韦宝越发的觉得历史很难逆转。

  这不光是粮食的问题。

  就算现在把杂交水稻弄出来了也没用,没有庞大的工业基础的话,上哪儿弄出大量的化肥呢。

  而且韦宝想挽救更多的人,想挽救的是整个华夏的命运。

  想不让更多的汉人遭受屈辱。

  


  (https://www.shubada.com/16182/557337091.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