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大师下凡 > 第146章 龙窑

第146章 龙窑


  “这种事不值得夸耀,美食之道博大精深,我还需要不停努力!”

  金本端着食物走来,听见左卫门的话,谦卑道:“只要用心烹饪,客人一定能感受到厨师的诚意,这点我深信不疑!”

  亲手把鳗鱼饭送到苏渊面前,黑色漆盒里放在洁白如雪的珍珠米,上面是焦香四溢的烤鳗鱼,还不时发出吱吱声。

  鳗鱼经过高温烧烤产生的肉汁慢慢渗透进白米饭,米逐渐吸收汤汁,变成金黄色,让人胃口大开。

  夹起一口米饭,先是闻一闻,浓香四溢,然后放进嘴里,米饭入口即化,浓郁鳗鱼汁冲击着味蕾,仿佛野生鳗鱼在嘴里重生,活蹦乱跳,美味至极!

  苏渊没想到一碗白米饭居然能如此满足,有种看尽世间繁华后,猛然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

  金本看着大家一脸满足的表情,笑道:“最好的是野生河鳗,野生鳗的皮和肉之间有一层肥膏,所以肥厚滑润,不仅刺小易消化,而且肉质紧致,很柔软但一筷下去整鱼毫不松散。”

  “烤的时候火候十分重要,其中鳗鱼皮是最关键的部位,烤的过分则会丢失皮脂感,烤的不够则会产生腥味。烤到渗出油来表皮微焦泛黄的状态最佳。”

  “米饭要肥厚的鳗鱼下也能闪现出自己的光泽,柔软度要能衬托鳗鱼,而米饭的甜也要不同于鳗鱼的甜,在口腔里米饭是吸取鳗鱼精华味道的第一层,来平衡鳗鱼的厚重,给我们留下山间田野的清香,此方为鳗鱼饭米之上品。”

  说完他转过身,又拿出几碟小菜,放在众人面前,请大家品尝道:“野田居的所有菜品都跟鳗鱼有关,第一道是清新爽口的鳗鱼冻和小菜。然后是鳗鱼鸡蛋卷,好吃不腻,蛋香夹着鳗鱼香,别有风味。”

  “然后是野田岩的招牌菜,白烧鳗鱼!和蒲烧相比少了酱汁,纯粹是引出鳗鱼本来的香味。红色漆器正中央一块烧烤后的四方鳗鱼,如待嫁的新娘。虽说搭配芥末和酱油也可以,但最简单的吃法,蘸盐,才是最美味的。”

  夹起一块鳗鱼肉,不加多余调味料的白烧方式,要对食材有极大的信心才行,筷子触到微焦发黄的鳗鱼时,翻露出雪白的肉。放进嘴里嫩滑和糯软的口感交织,不慌不忙,像清澈见底缓缓流过的溪流。

  一顿饭安静度过,众人都沉浸在最普通食材带来的满足中,最后是鳗鱼肝汤,味道略苦,正好把前面的油腻一扫而空,令人回味无穷。

  平心而论,岛国三大厨神的水平不一定比国内顶尖大厨的高,但最让苏渊触动的还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能把最普通的食材变成美味佳肴,才是美食的真谛。

  再次坚定自己的信念,勇猛精进,不忘初心,何为初心?

  百工匠心!

  结束岛国之行,众人终于回到龙泉,柳生惠美马上开始布局,招兵买马,扩大投资,尽快让苏家剑铺成为连锁经营。

  不光是岛国,就连国内也要同步进行,挑战吉尼斯热播后,圈里所有人亲眼见证一个神话的诞生。传统龙泉剑竟然能傲视群雄,干掉世界所有顶尖军刀品牌?

  如同一针强心针,让所有收藏爱好者扬眉吐气,苏渊成为最强铸剑师第一人!

  剩下事情交给小丫头操心,要钱有钱,高薪挖人才加盟,徐奎和胡金泉作为质量监督,王天变成销售总监,各司其职,独当一面。

  苏渊不关心这些琐事,自己还有更重要的挑战,瓷器是全新领域,充满机遇和乐趣,有尤其领悟手艺真谛以后,越发勇猛精进。

  “你想认识青瓷高手?”

  金三爷听完苏渊的要求,十分迷惑道:“听说小鬼子被你大杀四方,帮助柳生新阴流重现荣光,现在正是趁热打铁的好机会,为什么要……”

  苏渊摆摆手,解释道:“所谓学无止境,铸剑已经没有什么挑战性,自然要找点新乐趣。”

  金三爷一翻白眼,这话真狂!换任何人说都是大言不惭,可苏渊……

  点头道:“既然如此我正好认识咱们龙泉窑大师,毛正聪,跟徐朝兴齐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每年都通过他帮柳生左卫门收藏精品力作,岛国崇尚茶道,青瓷又是国宝,二三十万一套茶具是最好礼品。”

  说完拨通手机,约好下午见面,虽然不理解苏渊为什么突然对瓷器感兴趣,但隔行如隔山,在金三爷看来只不过是闲着没事玩玩罢了。

  吃完饭开车出发,外地人说去龙泉,常说上去这个词。因为龙泉位于瓯江上游,20年前竹筏穿行于青山的景象很是常见。竹子木材和瓷器就被绑在竹筏上,顺瓯江而下,被运往金华、温州等地。

  现在宽阔平整的高速公路取代水路,穿山而建,将曾经闭塞的龙泉与外界相连。距离龙泉市区36公里的上垟镇,群山叠嶂,溪水绕屋,是龙泉青瓷的发源地。

  1960年代初国家复兴龙泉青瓷,国营龙泉瓷厂在这里建立,工厂位于背山面水的秀美之地。瓷厂最鼎盛时期,这里聚集2000多名技术人员和工人,同心协力恢复失传千年的的龙泉绝技。

  一路走来,金三爷介绍道:“当年工厂已经变成现在的青瓷小镇,对外开发成为旅游景点。技术骨干们四散而去,大多自立门户,比如国家级大师徐朝兴、毛正聪、夏侯文等。”

  “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被保留下来,名字被镌刻在木牌上,悬挂于门前。制瓷名家则被龙泉市安置到豪华大气的青瓷大师园,毗邻而居。”

  “子承父业、师徒传承,这种传承方式乃龙泉的主流。当年在瓷厂中被恢复和改良的工艺就像一条大河,顺着父子、师徒这样的连接方式蔓延到龙泉各个角落,奔流不息。不仅意味着技艺的传承,也同时决定着资源机会的获得,甚至是审美观。”

  用手一指远处青山,感叹道:“那就是曾芹记,传承一百七十年的龙窑!”


  (https://www.shubada.com/16036/442796644.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