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334章 小王的豪宅,李建昆的家底

第334章 小王的豪宅,李建昆的家底


第334章  小王的豪宅,李建昆的家底

        “滴滴!”

        娘娘庙胡同,一辆银白色达拉出租车,缓缓驶入。

        路人纷纷避让。

        小轿车在一座四合院门前停下,风尘仆仆走下一大两小,三个爷们。

        大的扛着一床旧棉被,两个小的提包拎箱,明显刚走远门。

        “汪汪汪!”

        “叫啥叫,你不认识谁啊你。”

        梁叔打开院门,三人走进来。李建昆按住小黄的狗头,搁这秀存在呢。

        小龙且不提,小虎以往常过来,就算来得最少的老林,如今每月都要走一遭。

        这不,三人例行公事,刚从南方回来。

        林敬民扛着旧棉被,直奔正北房,到地方一颗提到嗓子眼的心,才算落下来。

        小龙从南方给父母带回些新奇玩意,献宝似的拿出来给他们瞧,一家三口团聚,其乐融融。

        小虎深受感染,想起自家父母和妹妹,归心似箭,道过别后,嗖嗖跑路。

        李建昆跟着走进北房,林敬民照例给他汇报工作。

        老林每月去南方,主要是财务审计,三处地方:至尊音乐、茶花大队磁带厂和中英街的铺子。

        附带替李建昆巡视工作。

        跟过去的钦差大臣似的。

        聊到最后,林敬民道:“翻版磁带厂那边产能是过剩的,高第街的一间铺子虽然生意好,但还是赶不上生产。”

        “我知道,小院不是腾出间铺子吗,在装修。”李建昆回道。

        “你想在北方搞磁带批发?”

        “有何不可?”

        不是不可,林敬民觉得要卖疯。京城这边的歌曲磁带,品质良莠不齐,还稀缺得要死。

        像邓丽君和刘正文的磁带,甭提新歌,老歌都备受追捧。青年们越来越张扬个性,大街上不乏有人堂而皇之哼着靡靡之音,《甜蜜蜜》风靡至极。

        李建昆问道:“设立特区后,现在情况怎么样?”

        “难!”

        林敬民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娓娓道来。

        他也是去过才知道,真正的特区只占鹏城全市的六分之一。

        这等于一个城市,两种制度。

        人们对于改革开放的态度,相当保守。

        特区建设无疑需要大量人才,可鹏城30万人中,据说仅有两名工程师,有大学学历的干部六人。

        想从羊城调人才吧,没人愿意,不少老干部还痛哭流涕,说不能这样搞。

        李建昆听罢,一阵沉默,想到那边人才匮乏,也没想到缺到这种程度。

        他没由来的想到徐庆有,这孙子颠过去,还算妥妥的高级知识份子,至少北大读过两年。

        “最难的还是钱。”

        林敬民颇为感慨道:“特区占地327.5平方公里,相当于153个蛇口工业区,伱猜怎么着?才给3000万贷款。这够干嘛的,真以建造城市的标准,还不够搞几平方公里的三通一平。”

        所谓三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土地平。

        李建昆带着抹唏嘘道:“一来国库没钱。二来,此事多少还属于实验性质,上面信心不足。”

        林敬民点评道:“我看搞不起来。”

        那你可错了。

        李建昆咂摸着,特区最后是怎么搞到发展资金的?

        对啦,卖地。

        他一时精神恍惚,京城这边在讨论房改,经他一顿输出,不知道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等有结果还不知道猴年马月。

        然而特区那边却嗷嗷待哺,似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难道港城的房地产模式,终究不可避免要引入吗?

        “对啦,林新甲让我给你捎个口信,说那个什么电影上映了。”

        李建昆点点头,合计着年底前还得过去一趟,投资八十万,账得收回来。

        林新甲告辞离开后,他也没在家里久待,找只手提包,把塞在棉被里的钱取出,装好,往“缝合怪”后座一撂,颠向海淀小镇。

        寻思给梁家三口一些独处时间。

        王山河在海淀小镇上置了套宅子,地址李建昆知道,来还是头一回。之前徐孙子不是各种找机会阴他么?

        六尺巷。

        <div  class="contentadv">        关于这条胡同,王山河给李建昆讲过一个故事,也是他看中这里的一个缘由。

        说早年间,六尺巷有两个大户人家,一家姓吴,一家姓张。两家院墙中间有一条小夹道。

        某年张家时来运转,准备修葺宅子,便想把这夹道占了。吴家自然不能答应。

        双方互掐起来。

        那不得了,都是豪门大户,谁家没靠山?

        摇人呗。

        张家还是猛些,族宗内有人已经官拜宰相,张家派人去信,满心期盼宰相回来拾掇吴家,结果宰相没盼回,收到一封家书:

        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一看,羞愧难当,最后修葺宅子时,非但不占夹道,还主动让出三尺。

        好嘛,这可把吴家人搞感动了,隔年修宅子时,也让出三尺。

        得,两个院子间,形成一条通道,倒是方便街坊邻里通行。

        胡同里两个大户人家尚且如此,其他人家还不得效仿?

        这使得六尺巷邻里和睦,互相帮扶,又被人称作“仁义巷”。

        “叮铃铃~”

        李建昆颠着“缝合怪”,数着门牌号一路踅摸。这个故事也侧面描述出一件事——

        六尺巷不穷。

        自古是达官显贵的住所。

        这里四合院林立,有些被改成大杂院,破了风水。少有一部分仍然保持完整。

        宅子李建昆是没来,花多少钱他知道,从他兜里掏的。

        四千五百块。

        毫无疑问,是一座大宅子。

        自行车停下,李建昆脚踩石板路,戳在一方飞檐翘角的宅院门口。

        气派!

        抬手叩门,里头老半天才传出声音。

        李建昆眼前一亮,女的!

        “吱呀!”

        院门打开。

        鲁娜一瞅来人,小脸通红。

        李建昆笑眯眯打量着她,穿得很清凉嘛。

        “谁呀娜娜?”

        哟!这喊的,肉麻!

        “昆…昆哥。”

        “靠!”

        被逮个正着。

        王山河狂翻白眼,少不了又要被他一番刁侃。

        李建昆拎起手提包拍拍,小王秒懂,示意鲁娜回房继续看电视,领着他来到正北房的一间书房。

        “你这赚钱速度,吓死个人!这顶好的书房,我现在都不敢来你知道不?”

        王山河吐槽。

        李建昆四下打量,纳闷道:“钱藏哪里啊?”

        左右都不像能藏钱的地方。

        至少藏不下他的钱。

        王山河道:“你别以为我是为享受,才买这么好的宅子,我一来是为地方宽敞点,好放古董;二来全是为了你这破事。”

        说罢,踱步到一排壁柜侧边,用力往对面推去。

        哎呦喂!

        李建昆眼前一亮,传说中的密室!

        壁柜推到一半,小王停下手,露出一扇小圆门,里头有个正方形的小房间,沿着墙壁支起木板架,架子上放着几口铁皮面的箱柜。

        防虫防鼠。

        王山河道:“你自个进吧,中间那柜子甭放,满了。”

        “满了”两个字说出来,他心慌!

        老话说压箱底压箱底,这种规格的箱柜很常见,一般人家嫁女儿得打两口,能搁衣服,能放被子。


  (https://www.shubada.com/1562/116168676.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