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说客如云
一辆幺三零轻型小货车驶入了维修车间的厂区,一个个大纸箱从小货车上卸下来,几位修车师傅立刻驻足观看。
“这不是红星橡胶厂的那批垫片和胶圈么?”
“质量不合格,说是要退货的,怎么又拉回来了?”
“我问了一下,听说是采购处那边不给咱们退。”
“凭什么!当初是他们买的,现在质量不合格,凭什么不给退!”
“不光不给退,而且我听说,这些不合格的零部件,还要算在咱们车间的支出里。”
“算车间的支出?那不是得扣咱们的奖金?”
八十年代的国企虽然是吃大锅饭,但这大锅饭往往指的是基本工资,奖金这东西还是独立核算的。特别是对于效益好的国企来说,奖金要占据收入的一大部分。
当时很多人宁愿去企业,也不愿意去当公务员,就是因为在国营体制下,工人和公务员都是旱涝保收,企业工人却比要公务员多拿一些奖金。
若是在待遇好的国企里当工人,给个公务员的科级干部都不换!
也是因为核算奖金的缘故,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也越来越精细。
就比如李卫东所在的修理车间,修车的时候能换旧零件的,绝对不换新零件,为的就是在核算的时候,省下一笔车间支出,省下的这笔支出,就成了修理车间的奖金,每个正式工人都有一份。
如今红星橡胶厂的那批不合格零部件作为修理车间的支出,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修理车间的工人们要被扣掉一部分奖金,来抵消这笔支出。
此时有人突然开口说道:“我听说是采购处的处长王海滨从中作梗,所以采购处才不给我们退这些零部件。”
“王海滨?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什么时候的罪过他了?”有人开口问道。
刚才说话那人向前凑了凑身子,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的说道:“我也是听的小道消息,王海滨的儿子王磊不是在咱们车间干临时工么,王海滨想给他儿子办转正,不过转正的名额一年就那么几个,实在是太有限了,于是王海滨就盯上了今年的车间先进。”
旁边一人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要是王磊能拿一个车间先进,转正的机会还真的比较大。”
“今年咱们车间的先进,不是已经给李卫东了么?”又有人开口问。
“关键就在这里,王海滨想让李卫东,把车间先进让给他儿子王磊,李卫东肯定不愿意啊,就拒绝了王海滨。”
“是我的话,我也不愿意,车间先进啊,一年就一个,凭什么让给别人。”
“你的意思是说,王海滨是因为李卫东不肯把车间先进让给他儿子,所以故意来找茬?”
“王磊可还在咱们车间里呢,王海滨这么做,就不怕得罪咱们车间,到时候咱们给他儿子穿小鞋?”
“反正王磊现在只是个临时工,大不了就调去别的科室,再说了,王海滨好歹也是采购处长,只要能给王磊办成转正的话,人家也不在乎得罪咱们这些修车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这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修理车间。
……
几日后,又有人去采购处打听到一个消息,王海滨已经暗中放话,只要李卫东肯将车间先进让给王磊,那么采购处就会去找红星橡胶厂退货。
那样的话,这批不合格的零部件也不会算做汽修车间的支出,汽修车间的奖金就不会被扣。
几乎是一夜之间,汽修车间的风向就变了。
……
中午下班的铃声刚刚响起,李卫东立刻冲向了食堂。吃饭,必须要第一名!
十六岁的李卫东,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用饭盒打了满了菜,又拿了三个大馒头,便坐在桌子前狼吞虎咽起来。
食堂里蒸馒头的厨师是胶东人,做的是正宗的胶东大馒头,一个馒头要跟小孩的脑袋差不多大。不过那个时代的人肚子里普遍缺油水,一顿饭吃三个胶东大馒头的也是大有人在。
李卫东闷头吃的正香,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坐在了李卫东的对面。
李卫东抬头一看,这人是汽修车间一个姓刘的修车师傅。李卫东叫了一句“刘师傅”,算是打了招呼,便继续低着头吃饭。
然而那刘师傅却主动跟李卫东攀谈起来,各种家长里短的说个没完。
“我印象当中,刘师傅虽然很健谈,但也不至于有这么多话,跟唐僧念咒似得。”李卫东心中暗道。
终于,刘师傅说到了正题:“小李,我听说最近一段时间,你跟采购科王处长闹的很僵?”
“谈不上闹的僵,他想要我的车间先进,我没给他而已。”李卫东开口说道。
“都是一个公司的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何必如此呢,以后见面多尴尬啊!”刘师傅长叹一口气。
“有什么尴尬的,他是采购处的,我是汽修车间的,咱们公司你这么大,好几千人呢!除了开年终总结会,我们遇不着。”李卫东笑着说道,心中已然有些明白刘师傅的来意。
刘师傅则接着说道:“王海滨好歹也是公司的中层领导,以后说不定还会更上一层楼,你还年轻,为了一个车间先进,得罪他可不划算。”
“他还能开了我不成?”李卫东呵呵一笑,接着道:“我是正式职工。”
国企的正式职工,只要不是违法乱纪的严重错误,就算是一把手来了也开除不了。
刘师傅还要再劝,李卫东却将手里最后一口馒头塞到嘴里,然后站起身来,开口说道:“刘师傅,我吃饱了,你慢慢吃。”
午饭过后,李卫东返回汽修车间,找了个有太阳的墙角,悠闲的坐了下去,晒起了太阳。
“这时候,要是有杯茶就好了!”李卫东心中暗道。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从旁边响起:“小李,喝茶,我刚泡好的。”
李卫东抬头望去,看到一个男子,正端着一个搪瓷茶缸走了过来。这人姓王,也是车间里的修车师傅。
“谢谢王师傅了。”李卫东也没有客气,接过搪瓷茶缸,喝了一口,大叶子茶的甘苦味瞬间占据了李卫东的味蕾。
放下搪瓷茶缸,李卫东才开口问道:“王师傅,找我有事。”
王师傅呵呵一笑,指了指那个搪瓷茶缸,开口说道:“小李,你觉得我这个茶缸怎么样?”
李卫东看了看那搪瓷茶缸,上面写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口号。
看到这几行字,李卫东开口说道:“这茶缸得有些年头了吧?”
“七七年的时候,我拿了车间先进,这是当时的奖励。”王师傅有些回味的吸了一口气,接着说道:
“小李啊,这车间先进虽然是个荣誉,可也就听起来好听罢了,实际上也就给发个茶缸,发个脸盆之类的。可咱们每个月拿的奖金,足够买几十个茶缸了,你说是不?为了一个名头,损失这么多奖金,不值得啊!”
李卫东拿起了茶杯,又喝了一口茶水,吐出了两片茶叶后,继续笑而不语。
王师傅则接着劝道:“小李,就算你自己不差这些奖金,但你也得为车间里的其他师傅们考虑考虑啊,大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指望着这点奖金养家糊口呢!”
“行了,王师傅,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让我把车间先进让给王海滨的儿子,然后大家就不会被扣奖金了。牺牲我一个,富裕一车间,对不?”李卫东笑着问。
“这个嘛……”王师傅尴尬的笑了笑,随后开口说道:“都是为了集体嘛,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我们这一辈人,都是这样过的。”
“讲奉献,讲牺牲,也要分对谁吧?雷同志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民群众,这是真正的无私奉献。可我这算什么,把车间先进奉献给王海滨的儿子?你管这叫奉献?”
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而且我觉得,王海滨的儿子能不能成为正式职工,不影响咱们国家的四个现代化建设。”
王师傅被李卫东几句话呛了回去,只好无奈的叹了口气,拿起搪瓷茶缸返回了车间。
(https://www.shubada.com/12999/584566958.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