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耕耘贞观 > 第二十一章 儒家的问题

第二十一章 儒家的问题


  面对杜如晦陡然的询问,整个政务厅内骤然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向李泰看过去,如果目光能化成利剑,李泰现在怕不是四分五裂了。

  “所有的钱财,自然投入到了农业学府了!”李泰面对如此询问,倒是坦然说道,

  “农业学府今年招募流民开垦田地,同时收养了八百名学生。

  这些人吃穿用度,一直都由开水澡堂和养鸭场赚到的钱来养着。

  今年,我打算趁着冬季举子汇聚长安,打算,招募些举子给他们教学。

  而让举子能看得上农业学府,也只有多提升点月钱,多供应给他们一些笔墨纸砚。”

  对李泰来说,这些事情没什么好隐瞒的,自己赚到的钱,每一分都花费得明明白白。

  如果要查,那仔细查就是了,自己自然无惧,因为自己是真的要干事情。

  听到李泰自信的回答,在场众人自然能够听得出李泰与其之中的陈恳。

  就算是杜如晦也没再在钱这点上追究下去,因为他们都听得出李泰的自信。

  反而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说道,“农学准备开课了?居然打算招募长安科考的举子!?”

  李泰听到了李世民的话,却是有些无奈,不由申明道:

  “阿耶,我要得不是一群只知道种田的田舍郎,而想要的是一群能够钻研农业知识,传播农业知识的农学大家。

  若是不识字,他们怎么能作书立传,传播农学!”

  “居然还作书立传!”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忍不住哈哈笑起来,道,“那你可要好好努力,我还等着你作书立传呢!”

  周围重臣听到李泰的话,纷纷忍俊不禁,即是感觉越王的豪气,也略带着几分期待。

  他们想要看看李泰夸下的海口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实现。

  “阿耶,莫笑了!”李泰忍不住噘噘嘴,道,“将来我农业学府出来的农学大家定会成为国之栋梁,现有个机会放在阿耶你面前,想不想为未来的国之栋梁增添一分力!”

  “好好好,你说说,怎么个出力法?”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问道。

  李泰看着李世民的样子,在这时候,自热毫不客气的向着李世民要人:

  “农学院里面的学科分为了文,数,农,医,墨和乐六科,其中文乐两科我倒已找到管理先生的科长。

  但数农医墨四科依旧无人,能不能向您从太史局、太医院里找数科和医科的科长。”

  说实话,李泰的想法非常简单,自己组建了这么个学府,只要李世民的脑袋是正常的,肯定会安插几个人进来。

  倒不是对自己有什么怀疑,而是正常皇帝对嫡子的一种保护与限制。

  要真什么人都不派遣进来,那反而李泰要小心是不是自己已经被李世民抛弃了。

  所以与其把局面搞得复杂,李泰感觉自己智商不够高,那就尽量让局面简单化。

  自己准备走得就是积厚博发,靠着生产力提升来王道碾压的道路。

  阴谋诡计什么的自己不会玩,也不擅长玩,那就让自己做得事情变得敞亮。

  自己前期有李世民做保护伞,众人也不会认为李泰建立了这么一所学府就能改变什么。

  但等所有人都见识到这座学府的力量后,真到那时候李泰可以说是羽翼丰满了。

  所以反过来这座学府所产生的力量,就会成为李泰最大的政治根基。

  现在学府缺人了,就算李世民这次没找自己过来,李泰都会找机会跟李世民哭穷,然后让李世民把人安插进来。

  这年头能做间谍的都是人才,君不见香港黑道,日本酒厂,还有美国的神盾局,那不都是靠着一堆二五仔支撑起来的。

  这年头谁干本职工作不是在摸鱼啊,也就二五仔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尽职尽责。

  而自己只要不造反,等到自己续接贞观荣耀,这些二五仔还不都是自己的忠实狗腿子了。

  所以,李泰不怕李世民不插人进来,怕得是李世民一个人都不塞进去。

  “墨科?”房玄龄听到这词,倒若有所思道,“为何不叫匠科!”

  “胸无点墨,徒为匠工!”李泰道,“墨者,非公兼爱明志尚贤!”

  “越王想重现百家?”房玄龄听到李泰的话语,倒是又问了一句。

  而李泰摇摇头说道,“曾经孔颖达孔给事中曾经问过我,大汉之灭灭于谁手?”

  听到了这话,在场众人微微一愣,就算是李世民听到这话,手也不由一紧。

  当时自己刚刚称帝,才签下了渭水之盟,结果孔颖达这大儒被自己的儿子李泰给气晕了。

  自己为了最快速的平息事情,便让李泰快速开府,然后派遣颜勤礼进行私人教育。

  没想到这件事情,李泰依旧没把它给真正放下来啊。

  而在场一众大臣,更是多少知道这件事,也知道儒生从此多有轻慢李泰。

  但官当到他们这层次,更多则是实用主义,哪怕对儒学肯定是有好感的,但还不至于因为儒学,进而看不起李泰,或者打压李泰。

  因为他们首先是政客或政治家,不是儒生。

  “我回答自从大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那大汉灭亡的一切问题,就一定是儒学问题。

  而如今,我还是这一个答案!”

  李泰环顾众人,仿佛已经无路可退!

  李泰对房玄龄道,“房国公问我,是不是想要重现百家?

  我的回答是,大汉那强都会遇到儒家解决不了的问题,那我们大唐呢?

  会不会在以后的某一天也同样也遇到儒家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以我想以百家为参考,找到这个问题,然后解决这个问题!”

  听到李泰的话,在场众人能听得到李泰口中的坚定,内心更是有种难以言喻的振聋发聩。

  他们看着李泰的目光发生了变化。

  李世民的目光中有得只是得意与欣慰,得意自己儿子的天才,欣慰自己有如此的儿子。

  但群臣们看着李泰的目光却充满了惊叹,这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应该思考的事吗?

  更重要的是,作为李世民的儿子,大唐的一品亲王更有资源去推动这件事情。

  李泰从当初开府搬离东宫后,就开始一步一步的走到现在,都在坚持自己的念想。

  不说远的,至少他解决掉了蝗灾,已开始筹建农学学府了,所谓天生圣人不过如此吧。

  不过,一想到这是李世民的儿子,好像天生圣人的设定也不是不能接受啊。

  更进一步想一想,李泰失败还好,如果成功了,那等于是真掀了儒家了底子了。

  与儒家为敌,几乎所有人可以说想都不敢去想,但李泰仿佛就有着这么个志向,并且还有行动有资源的在一步步推进,孔颖达知道当初的问题,给儒家到底埋下了多大的坑吗?!

  一时之间,在场众人倒是有几分的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

  这时候,杜如晦站出来把众人拉回了现实,开口道:

  “圣上,臣杜如晦弹劾越王损公肥私。

  朝廷大臣乃国之栋梁,岂可因一句话,便弃品级官位,给他这还没有影的学府做科长。

  如此轻慢,把朝廷命官置于何地!”

  李泰听到这话,虽感觉自己学府将来绝对会成为一股重要力量,但现在李泰却只能恭敬的对杜如晦道,

  “泰知错了,多谢杜公教会,泰并没有任何轻慢朝廷大臣的意思。”

  杜如晦看着李泰果断认错,便是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继续对李世民道,

  “越王殿下,欲修建农家公学终究是美事一件,朝廷官员因有职责不方便承担。

  但臣之小弟杜楚客,少崇奇节,颇有才名,喜欢墨家遗著,如今正在嵩山隐居。

  他无职无官,想来做墨科之长,正好合适!”

  内政厅里面的大臣,看着杜如晦自荐了自己家小弟后,倒堂而皇之的回到位置上。

  仿佛刚才训斥的话,不是你杜如晦说的似的,这年头怎么会有你这么不要脸的人!

  但杜如晦这事情做得的确果决,他虽不知道李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但就按照李泰就现在所展现出来的志向与智慧,杜如晦感觉李泰需要人进行引导。

  否则李泰对太子李承乾绝对会有很大威胁,一种威胁并不是说李泰能因此成为太子。

  而是说只要李泰成立的这座学府,并从学府中真走出几个人才,那他们天生就会盘踞在李泰身边,成为李泰的政治团体。

  所以杜如晦让杜楚客在李泰身边,就是等到哪一天,李泰做错事时,杜楚客能遏制住李泰的所作所为,让李泰没做傻事的资本。

  事实上,至少听了今天的话,没人感觉李泰能够登上皇帝的位子。

  在他们看来,李泰一不是嫡长子,这天子顺位自然轮不到李泰,前面还有李承乾呢!

  而第二点也是最致命的,那就是李泰认为儒学有问题,这等于是彻底的得罪了儒生。

  可以说李世民的儿子谁都有可能成为李世民的继承人,但就是李泰最不可能。

  因为只要李泰流露出要夺嫡的可能,那天下儒生就都会向李泰的对手汇聚。

  而当太子加上了天下儒士的支持,在场众人不认为李泰有任何翻盘的可能。

  毕竟李泰拿头翻盘,还不如指望向来聪颖仁性的李承乾疯了,要造李世民的反好了!

  所以,他们也就想要看看李泰到底能够研究出什么东西来。

  说不定自己还能趁机收割一波底蕴,以后自己也不再是官宦世家,而是类似五家七望的顶尖世家了。

  只不过,杜如晦做事的决断还真快,甚至连人选杜楚客都算了好了。

  李世民听到杜如晦的话,倒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杜如晦,很显然在越是大问题上,杜如晦的决断就越是敏锐。

  原本李世民想要随便给李泰一份口谕,让李泰去太史局或者太医局领人。

  但现在,李世民感觉自己要好好的考虑一下了。

  “青雀你且先回去,剩下的农,医,数三科科长,过些天我会给你补上的!”李世民对李泰道。

  而李泰看着李世民准备认真的思索安排人员,不由开口道,

  “阿耶,农科科长以后要统领全校科目,所以我准备暂时先留着,等以后真正能出一位农学大家,能够让学府内的众人信服,我再让他统领农科。”

  听到李泰这话,李世民不由轻笑了一下,开口道,“我知道了。”

  得到李世民的保证,李泰也就安心的告辞了。毕竟自己这次的两个目都打到了。

  一是合理的把郑家纺织产业纳入到自己体系下,至少以后不会再有御史不长眼的去告状。

  现在众人关系的都是李泰想挖孔夫子墙脚的志向,对比郑家的织布产业这点小事,拿来对比听了都觉得庸俗。

  二就是自己想从李世民的手中能不能扣点人过来。

  原本李世民对李泰想要建立农业学府,也就怀着李泰无聊,所以想要建立个学府,就当给人扫盲了,自己何必介怀。

  但在听李泰的话,听到李泰想要找到大汉虽强却亡的问题,而且很可能是任何一个帝国都无法避免的问题,那这学府的立意就瞬间拔高起来了。

  能不能找到自然另说,但无可否认,这件事对李世民来说本身就值得重视了。

  当然,现在李泰的农业学府,甚至连火苗都算不上,顶多就是李泰自己打算弄出一个火种来,至于以后到底是被狂风吹倒,还是野火燎原,那是只有历史才能决定的事。

  至于现在,随着李泰把流浪长安的人口吸纳,同时又推出一文钱就能买卖的开水,不得不说,长安一众大臣到底暂时不需要担心今年长安有人会冻死的事。

  而他们的注意力,也随着冬天的到来,开始进入到准备大朝会,以及每年正月的常考上。

  他们也是要选拔优秀举子,吸纳优秀的人才进入朝廷。

  至于李泰的农业学府,稍微派遣个人去注意一下,这都是看在李泰面子上。

  毕竟一座学府,难道还真的能翻了天不成。


  (https://www.shubada.com/12973/692083070.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