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登极恩科
第143章 登极恩科
大封群臣过后,朱怡炅旋即开始分置百官职属,即正式定下名分。
不再像原来,只能算是监国属官,尤其王礼所属的内阁,在朱皇帝监国期间实属乱来,要宣扬出去恐怕得被人笑掉大牙。
关于文武百官位分品级,内阁早已提前做好规划,朱怡炅看过并无不妥,随即批复:“可。”
定下了百官职分,朱怡炅又紧接下旨,擢升邵武知府兼延邵汀三府布政司左参政邬思道为福建巡抚。
大明现今坐拥一京二省之地,这巡抚之职也确实该任命了。
要不然,随着将来地盘越来越大,朝廷中枢的统治只会越发迟滞。
邬思道在邵武虽仅理政不过俩月,却已然将延邵汀三府都梳理的井井有条,新政在三府之地也已彻底推行下去。
单论政绩,倒也勉强够得上福建巡抚的要求了。
而且,朱怡炅这番超擢任命邬思道为福建巡抚,同样也是为了邬思道未来入阁在做准备。
内阁里不能只有王礼这些前清旧臣的人在,虽然王礼他们现在对于大明还算忠肯,但作为前清旧臣,他们必定会天然的抱在一起,所谓结党。
初期还好,要是时间久了必成祸患,这也是为啥朱怡炅要擢升朱承训、吕犹龙两人入阁的原因,前者是大明新兴士族官僚,后者则是前任福建巡抚,官职本就比王礼梁文煊两人加起来都要高。
有他们俩在内阁,姑且也能制衡一二。
不过,为了防止内阁各部有所遐想,也顺带平衡下官员派系,朱怡炅在擢升邬思道做福建巡抚的同时,又擢升台弯知府王远为浙江巡抚。
这王远作为昔年王礼的亲信旧属,又在台弯理政半年有余,能力自不必多说。
前面朱怡炅因为进兵福建,而被搁置的一些政策方略在这家伙花了半年时间,竟是给慢慢做成了。
而今的台弯已有一府五县之地,比起原来新增两县,一县彰化,一县屏东。
虽是原来就定好的方略,但当初也只是初定,具体如何实施都还没安排,朱皇帝就着急出兵了。
却不想这王远居然一面梳理台弯内政,一面又以鼓励开垦、训练乡勇等手段,将多余人力用于南北外扩。
不仅缓和了原本台弯府沉重的人口压力,还充分开发了台西平原的土地,使大明对整个台西的控制力极大增强。
这着实可以算是政绩斐然了。
不单如此,这个王远还颇有想法,在开发台西平原,增设二县的同时,竟然还留心收集研究起了台东猎头土著们的生活习性,人口多寡,以及部落分布等等。
并在前番对朝廷的治政报告里,还将这些也通通书写其中。
看似什么都没说,却又什么都说了。
也因此,让朱怡炅记住了真正这么个人……
定都南京,正当朱怡炅还在忙着封赏与百官职分之事,礼部尚书林景裕却是忽然上奏,言称礼部已前后筹备数月,直觉眼下时机已然成熟,值此时刻正当昭告天下,正式开科取士了。
朱怡炅没有立即批驳,反而对着奏疏仔细看了起来。
可以看出,礼部确实已经准备充分,不仅仅有对两省士绅的态度暗察,甚至里头还有着一旦无人或者少人前来的各种备选方案。
可谓是所有能想到的,全都想到了。
总之,只要朱怡炅这位大明皇帝点头,那礼部那边保准会办的漂漂亮亮的。
仔细斟酌半晌,朱怡炅同样深觉眼下也确实到了该开科取士的时候了,而且既然礼部尚书能直接奏过来,说明内阁那边也应该通过了。
这场科举,与其说是为了取士、选拔人才,倒不如说是一场政治表态,为的便是笼络天下士绅之心。
摊丁入亩的影响终究还是有的,虽然朱怡炅这边打算以开海作为补偿,但这海毕竟还没开,而且就算开了,这些士绅也不能保证完全没有怨气。
但只要科举一开就不一样了……
深思熟虑过后,朱怡炅于林景裕的奏疏上批复:“可!”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可于科举之中加明算科,赐同进士第。”
<div class="contentadv"> 朱怡炅虽然同意科举,且也没有想过要把科举原来的进士八股文给改掉。
毕竟这玩意儿改了没用,真正的问题出在科举制度本身,而且八股文相对于一整套科举制度而言,也确实算得上是最公平好用的了。
它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让考生显示才能,而是在于标准化。
这些考生士子都是寒窗苦读来的,在治政上都只是小白一个,这八股文说到底便是以标准化选拔最优秀的那一批小白。
而朱怡炅添加的这个明算科,则纯粹是夹带私货的那种。
至少明算考出来了,这些进士起码能知道如何计算治下走过多少账目赋税,人口流动什么的,这样当起官来也不至于被架空。
至于其它对于时政的考试,这玩意儿本质上没啥用,都是一群屁都不懂的考生,你指望他们能发表什么好意见,就算发表了,也多半都是纸上谈兵的。
现在是三月中旬,朱怡炅这边从批复,到礼部按照既定手续布告天下,这科举最快也得四月份才能开,而且很多偏远地方的士子应该赶不过来。
不过无妨,这毕竟是大明复国以来的首次恩科,主要目的还是用来政治作秀加上内阁礼部摸底熟悉的。
只要这场登极恩科办好了,那后面更为正式的秋闱也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古时的科举十分繁琐复杂,是要先考童生试获得科考资格,再考秋闱(乡试)、春闱(会试),全部考过了才能去殿试。
不过春闱过了,要是运气好等到候缺也能当官,只是没殿试那么保险,且品级前途都比不上正儿八经的进士老爷。
此间还发生了一些小插曲,朱怡炅对于礼部请求恩科的奏疏刚刚批复。
第二日,王礼、梁文煊,还有朱承训三人便同时入宫觐见朱怡炅。
皇宫还是称帝的那个皇宫,工部本来是想翻新一下南京紫禁城的,但考虑到耗资太大,被朱怡炅给批驳了。
看到三人一起进宫,朱怡炅吓了一跳,还以为是招抚松江府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明军这边已经收到了来自松江府袁天培主动请降的意向,还有一颗知府脑袋作为投名状。
对此,明廷自然十分重视,专程派出一位主事官前往招抚。
莫不是没谈拢?
那袁天培贪得无厌,把招抚官给杀了?
待到朱怡炅郑重了解,才知其实是虚惊一场,这三人一大早脸色凝重的过来,居然是毛遂自荐,请求担当此番恩科的主考官。
好吧!
朱怡炅还是忽略了古人对于科举的执念,尤其这还是大明开国的首次恩科,意义非凡。
这三人看似是一起来的,实则却都是竞争关系。
对此,朱怡炅一视同仁,果断将三人全都当场斥责了一通。
这三人,一个首辅,一个相当于次辅,还有一个枢密院主官兼阁部辅臣,是天天很闲吗?
不过,这倒也提醒了朱怡炅,既然这场登极恩科如此重要,那这个主考官就不能让给任何人了。
一如先前攻略南京,朱皇帝御驾亲征时一样。
不久,大明复国以来首次登极恩科的布告被礼部发了出去。
一时间,江南震动。
但所有士子,竟是无一人嗤笑谩骂大明的这场恩科,多数人都保持了沉默,还有部分人则是收拾起了行礼包袱。
九点下的班,难绷
(https://www.shubada.com/1131/116000686.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