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末世:开局白捡百亿物资 > 第194章 到处崩崩崩

第194章 到处崩崩崩


这场连下三天三夜的暴雪,对于侥幸活下来的人们来说,是一场地狱般的惊悚噩梦。

  对于不幸罹难的人来说,倒是成为了他们此生最后的浪漫。

  邝氏温泉基地是一个建在2/3山腰处的半山洞、半地下建筑。

  进入极寒期以来,山顶就一直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山腰处的缓坡就如同一个雪盆结构。

  每每望着雪山之巅,邝旻贺都有一种雪崩恐惧。

  所以他隔三差五地,就会安排专人乘坐直升机上山顶制造小型雪崩。

  为的就是不让山坡上积雪太厚,因为万一雪量太大,发生自然雪崩就不好控制了。

  每周人工雪崩一次不到1分钟,可后续铲雪、化雪的工作倒要两三天。

  他的这种行为,一直被底下的员工认为是杞人忧天、劳民伤财。

  这次凌树提前两个星期的特大寒潮预警,终于给了邝旻贺足够的理由。

  一开始老邝的基地是不收流民的,毕竟他这个基地是为了多年服务自己的员工而建。

  引入流民,对基地的和谐团结有害无益。

  只是这次寒潮来袭只剩不到半个月了,基地几千人,根本赌不起,也拖不起。

  于是老邝跟凌树买了150台可以单人操作的微型清雪机。

  从那些想要进基地的流民当中,招募了300人的敢死队,去基地正上方的山坡清雪和碎石。

  他们的家属会被妥善安置在基地里,这是老邝对敢死队的承诺。

  主要是山顶地形复杂,带轮子的机械都上不去,只能靠人工背清雪机上山去作业。

  山顶清雪的过程中确实折损了不少的敢死队员,清雪机也损失掉了1/3。但是效果还是很不错。

  大寒潮第一波狂风暴雪的肆虐下,邝氏温泉基地自岿然不动。

  事实证明,老邝的决策是十分英明的。

  ……

  跟邝氏基地类似的,南桥基地也是个雪盆结构。

  而且他们的基地主体都在地下,原本地面只有一座10多米高的通风井。

  照理来说南桥基地四周都是海拔落差不到100米的矮坡,应该不至于发生雪崩。

  所以大乔小乔她们,也从没想过要针对大寒潮进行什么地面工程。

  在给南桥基地送货的时候,凌树婉言谢绝小乔的邀请,不肯去她们地底的基地。

  借口就是自己害怕通风井不给力,底下含氧量太低。

  此外他还在闲聊中提了一嘴,就怕寒潮来的时候雪太大,别再把这个又矮又窄的通风井给埋了。

  小乔听了不以为然,还嘲笑凌树这么高大的一个男人,居然有地下车库恐惧症。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大乔听了妹妹的转述以后,若有所思。

  因为地下基地扩建后,空间变大,对新鲜空气的需求也变多了。

  她就趁流民劳动力充足的时候,重新依着旁边的矮山坡,建了一个35米高的新通风井。

  谁都没有留意到,在基地西南面7,8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海拔2600米的蟠山。

  蟠山山顶饺子峰和南桥基地之间的海拔落差达到1500米。

  暴雪下到第二天晚上,蟠山山顶坚硬如岩石的冰雪基座被厚厚的新雪压裂。

  在短短数秒内,冰雪与碎石便一起滚落到山下。

  如白色脱缰的野马,带着巨大的气浪、白色的烟雾迅速冲出并淹没了山下的沟壑。

  在那一刻,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与其抗衡。

  夹杂着碎石的冰雪又蔓延了10多公里的路程。

  南桥基地不幸就被掩埋在了几十米的冰雪下面。老的通风井被埋了个严严实实。

  万幸新通风井建造在周围的矮山边上,但也只差两三米就被雪埋掉了。

  小乔惊呼,凌树的地下车库恐惧症,救了他们整个基地的人。

  ……

  距离南桥基地两公里外的普谷基地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虽然他们的基地离蟠山更远,但是主体建筑是半地下的地窝子。

  近千号人的基地,眨眼间就被4,5米的雪给埋了。

  雪崩的特点是来得快、运动速度快、且破坏力巨大。

  在雪崩被埋的15分钟内,存活率达90%。45分钟后,存活率只有20%-30%。被埋2小时后,几乎没有人能存活。

  普谷基地就在这样不知不觉中全军覆没了。

  相同的情形在周边很多地方上演,到处都有雪山在崩崩崩。

  没办法,桂州境内地无三尺平,山太多了,陡坡也多。

  寒潮来袭时,平均积雪量达到了每小时1米以上,降雪时间又很长、

  不多时山上就积了厚厚的雪,尤其是迎风的坡面上。

  当雪层变得太厚就会发生断裂,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

  雪和碎石往往会变成一条几乎是直泻而下的白色雪龙,腾云驾雾,声势凌厉地向山下冲去。

  雪体移动的最快速度能到达300至400千米每小时,比高铁还快。

  所以就算看到了,也没人跑得了。

  更何况天那么冷,所有的基地都在猫冬。

  往往都是不知不觉就被埋了。无数人死于创伤、窒息和体温过低。

  西南联盟当中有好几个基地是建在山洞里或者防空洞里的。

  之前,凌树也给他们推荐了石柏谦发明的微型清雪机。

  大家虽然都不觉得这个小小的工具能有什么大作用。

  不过卖凌总长一个面子,每家都至少订了10台。

  谁也没有预料到,当那堆积如山的积雪堵住洞口,令众人感到呼吸困难、濒临死亡边缘之际。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工具却成为了大家救命稻草!

  它以惊人的效率迅速挖掘出了山洞的通风口,为大家赢得了宝贵的生机。

  同样是预先收到寒潮预警,跟准备较为充分的西南联盟相比,天演基地就有点惨了。

  这个堪称西南第一规模的官方基地,硬件条件无疑是所有基地当中最好的。

  什么?凌云基地?

  凌云基地如果只算北瑕山洞和安全屋,勉强可以和天演基地相提并论。

  但是加上临时上马的流民区,立刻就被甩了十条街。

  就是这样一个硬件第一的特大基地,在暴雪来时,遇到的第一个坎竟然是烟气倒灌。

  特别高级的空气循环系统,竟然没能触发报警,而是让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均匀地分布到了每个楼层。


  (https://www.shubada.com/36941/11111165.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