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我刘协,开局杀董卓救貂蝉 > 第22章 大牢里的荀攸

第22章 大牢里的荀攸


昏暗、潮湿的长安城大牢最深处,有几个更为坚固的牢房,这里是用来关押朝廷重犯的。

  荀攸(字公达)就是关在这里。

  荀攸在牢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具体多久,荀攸也不知道,牢狱里的日子暗无天日,每天狱卒只是送饭送菜,并不跟荀攸多说话。

  太久没洗澡没换衣服,荀攸早已污头垢面、一身汗渍。跳蚤在荀攸的身上和头发里爬动着。这样的日子已经让荀攸麻木了。

  荀攸只记得,在被关进这大牢深处不久,跟他一起进来的何颙就自杀了。

  何颙在自杀前,用绝望的语气告诉荀攸:

  “公达兄,我们刺杀董贼失败,董贼是不会放过我们的!他把我们关在这深牢里,是想以后慢慢折磨我们。与其被董贼折磨死,不自己了断!公达,我先走一步了!”

  何颙说完,就砸开了盛饭的瓷碗,捡起其中一块更为锋利的瓷块,一下割进了自己的脖子,瞬间血流如注。

  何颙的动作很快,两人又隔着牢房,荀攸无法阻止。

  “颙兄,只要人还活着,就有希望,你这是何苦呢?”

  “公达兄,你保重……”

  荀攸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好友何颙慢慢死去。

  荀攸出身于颖川有名的世族荀氏,年少成名。

  何颙死后,失败的屈辱感曾经充斥在荀攸的心头,荀攸曾在心里责备自己:

  “荀攸啊荀攸,枉你年少成名,以名士自居,如今却落得个事败入狱、好友身死!真是给颖川荀氏一族丢尽了脸面!”

  在痛苦之后,荀攸想通了:现在有才能的大多都在地方占据州郡,等待时机。自己刺董失败只是因为朝廷中庸碌之辈太多,势单力薄。

  在牢狱里的日子,荀攸越来越觉得,这四百年大汉要完了,天下在经过混战之后,迟早归属于某个强大的诸侯。

  荀攸感到有点心灰意冷,常常幻想着能够出去,就到去西川蜀郡去,那个地方偏僻又富足,在那里的战事会更少,在那里应该能够过上安稳太平的日子。

  荀攸也曾想起那个比自己小六岁的族叔荀彧,如果自己死在这牢里,以后颖川荀氏就要靠他了。

  牢里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董卓好像把荀攸忘记了。

  荀攸除了胡思乱想,也试着找些乐子,有时也哈哈大笑起来,惹得送牢饭的狱卒咒骂他神经病。

  这一天,狱卒进来的饭菜突然变多变好了,有酒有肉!狱卒的态度也变得十分友善,对荀攸笑脸以对。

  荀攸隐约觉察到,这长安城,一定发生了什么大的变故!

  没过多久之后,这大牢深处,躺卧在墙角的荀攸,在昏暗的光线里,看到有个身影看起来有点眼熟的人被押了进来,随后,有个身姿苗条的女子也被押了进来,他们被关在了离荀攸不远处对面的一间牢房里。

  这大牢深处已经有些日子没有新来的人了,而且这次来的两个人有点不一样,荀攸打起了精神,模模糊糊听到他们在低声说着什么,好像有提到“董卓”“陛下”“王允”这些词,却又没听太清。

  但是,荀攸听出来了,那个男的说话的声音有点像一个他认识的人。

  过了好一阵子,荀攸终于忍不住站了起来,走到关紧的牢门木栏边,对着新来的人高声问道:

  “对面的,可是伯喈?”

  (蔡邕字伯喈)

  对面牢房的人走近靠在牢门上,仔细看了荀攸一会儿,试探地问道:

  “敢问兄台可是公达?”

  “哎呀!是我啊!我是公达,你真是伯喈啊!董卓对你不是礼遇有加吗?怎么你也被董卓关进来了?”

  “公达,告诉你个好消息,董卓死了,你估计要被放出来了。我是被王允当成董卓同党抓进来的。”

  “董卓死了?伯喈,此言当真?!”

  “是真的,公达,你时来运转了!你是因为刺董进来的吧?估计要不了多久,你就会被放出去。”

  听到董卓死了的消息,在牢里已经麻木的荀攸,瞬间有了活力。

  荀攸想起了之前自杀的好友何颙,用力地拍打着牢门上的粗木栏,伤痛地自言自语:

  “颙兄啊颙兄,你怎么就不能等等呢!”

  荀攸从悲痛中缓过来后,问蔡邕:

  “伯喈,你不是一直都躲着董卓吗?你又没有助董卓为孽,怎么会被当成董卓同党了啊?谁审的?”

  蔡邕叹了口气,说了一下自己忍不住哭董卓,王允要定他罪的事。

  荀攸说道:

  “伯喈啊伯喈,你太粗心了,你这文人性子,你要伤感就不能私下伤感吗?要不是了解你性子,你哭董卓,换我我也会想治你罪。你看看我现在这个样子,全是拜董贼所赐!”

  荀攸说着,在牢里朝着蔡邕,扬了扬他那早已经脏得发黑发臭的衣袖。

  蔡邕又哀叹了一声,像是在跟荀攸说话,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是我糊涂了!王允执意要定我死罪,我怕是没有活路了。王允诛董有功,朝中已经没有人能阻止他了。”

  蔡邕看了眼边上的蔡昭姬后,接着说道:

  “唉!可怜我女儿也被牵连进来了。我只希望王允能放过我女儿,否则,我那焦尾琴就后继无人了。”

  蔡邕曾听到火堆里一块木头的爆裂声,听出那是一块做琴的好木料,于是从火中拣出,做成琴,琴声优美,有如天籁。因为琴的尾端早已经在火中被烧焦,故取名为焦尾琴。

  荀攸问道:

  “只是王允杀的董贼吗?还有别人吗?”

  “是陛下用计杀的董贼。”蔡邕边上的蔡昭姬说道。

  荀攸皱起了眉头,说道:

  “陛下年幼,不会是陛下边上的太监出的主意吧?唉,看来董贼之祸结束了,阉宦之祸又要来了!”

  想到以前阉宦的祸乱,荀攸又感到大汉朝廷的前途一片黑暗。

  荀攸下定决心,出去后,得赶紧离开长安这个危险的地方。

  这时,突然外面的大门打开了,随后,一声太监的尖嗓子响起:

  “陛下驾到!”


  (https://www.shubada.com/36553/11111337.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