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 第 157 章

第 157 章


【“在如何应对功劳巨大,足以功高震主的武将时,能统一天下的始皇帝陛下和最后功败垂成的赢小米之间是怎么做的呢?

  要知道白起,王翦都是秦国最有名的那一小撮名将。

  白起一生攻城七十余座,斩杀甲士一百六十余万,慑服一直为秦大患的赵国、楚国,使他们不敢攻秦,为秦以后成就帝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翦灭燕、灭赵、灭楚,战国七雄他一个人就[dang]平一半。剩下一小半是他儿子搞定的,可以说大秦统一天下的征途中王家父子功勋最大。

  可是,白起和王翦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白起最后被君王所弃,自刎而亡;王翦得以安养天年,王家在秦朝始终是最顶尖的将门。

  这既是因为二人的政治素养不一样。

  也是因为,他们所效忠的君王不一样。”】

  白起心里嘀咕,他政治素养很差吗?

  又不动声[se]的看向嬴稷,行吧,他们君臣都比不上人家。

  嬴稷(恼羞成怒.jpg):看屁啊!

  【“同样是君王做出错误的决定,同样是将军功高震主,同样是将军称病不出,同样是君王亲自请人,那么为什么结果却截然不同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赢小米和白起这一对。”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后,白起秉持着趁你病要你命的想要想要一鼓作气拿下赵国,但秦昭襄王出于种种原因决定撤兵,断送了灭赵的最佳良机。

  但是半年以后,秦昭襄王又因为赵国的欺骗,决定再度起兵攻赵,并命白起领兵出征。”

  “可这时候呢,白起认为攻赵的时机还不成[shu],所以拒绝秦昭襄王的诏令,之后又称病不出。

  真病假病不知道,不过都上年纪了又是常年军旅的人,真的有什么毛病也正常。”

  “而在请不到白起的情况下,秦昭襄王仍然一意孤行,命王陵等人领兵攻赵。

  但是王陵显然比起白起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儿,很快战局就陷入胶着状态,还有被赵国盟友包抄的危险。

  局势到了这般地步,秦昭襄王终于知道错了,于是亲自去白起府上给他道歉,并请他再度带兵出征。”

  “秦昭襄王说:“君虽病,强为寡人卧而将之。有功,寡人之愿,将加重于君。如君不行,寡人恨君。”

  你虽然有病在身,但看在我这么诚恳认错的份儿上还是为我勉强走一趟吧。有功当然最好,我一定厚加封赏。但如果你不出征,我会恨你的。”

  李一吐槽道:“赢小米这人真的还是少了点涵养,这前面还表现的很诚恳认错,也很体谅人的样子,一副输赢无所谓。结果话题一转,又忍不住威胁起人来了。

  我要是白起,也得一脸问号,当初我觉得可以打你不打,现在我不觉得不能打你非要我打,什么毛病。

  在战国时期,人才的态度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何况白

  起这么一个绝世猛将,去哪里谁不欢迎啊。

  当然,到了白起这个份上,想跑路还是比较难一点的,但是不是没可能。

  我说这个是想说,那个时期的人才可没有后来君臣那一套。

  所以,白起也是有脾气的。”

  “本来秦昭襄王怎么着也是君王,话都说到这份儿上,等于已经是求着他了,他是该答应的,不管为了前途还是[xing]命。”

  “但他是“乃强起病体,下跪顿首,曰:“……臣宁伏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愿大王查之。

  我宁死也不愿当败军之将。”

  “好家伙,这下子把赢小米惹怒了。

  只能说,两个有脾气的人在气头上还说话,真的会火上浇油的。”】

  嬴稷板起脸,他都先退步了,还想他怎么样嘛。

  白起这混账这么不给他面子,他不要脸的嘛?

  白起也冷哼一声,说了打不赢,当时赵国是哀兵,恨秦入骨,人人拼死反抗,如何能赢。

  已经错过打下赵国的最佳时机,那就只能等,非要强求是什么道理,难道士兵的命不是命啊。

  他是绝不做这种事情的。

  两个人都坚持自己没有错,错的是对方,于是冷战开始。

  范雎:……白起你是真不怕死,王上您也是没被骂够啊?就无语……但想到自己犯下的错,范雎也不好什么。

  【“白起不肯软,赢小米也心有怨怼,好家伙,这君臣走到这个地步,随便谁都能挑拨一手,让他们掰了。

  所以白起的死是真的不让人意外。”】

  殿内一片寂静,嬴稷别扭着,白起也沉默不语。

  范雎想了想,决定将功补过,还白起一次,“大王,武安君对我秦国是功勋卓著,您也是一向信重有加,攻打赵国一事眼下看来确实不妥,这说来也是微臣眼皮子浅,这里还要想武安君赔个不是,也请大王降罪于我。”

  范雎的意思很明显,攻打赵国是因为我提出了错误的建议,才导致英明神武的王上做出错误的决定,也误会了武安君。这是我的过错,和大王武安君都没有关系,你们别吵了,要怪就怪我吧。

  嬴稷脸[se]一板,指着范雎骂了两句,最后道:“罚俸一年,降职待查。”

  白起在心里冷哼一声,知道他们做给自己看了,大王和应侯情分非比寻常,不下于孝公与商君,但正因为如此,白起也知道,大王这回是真的在向他认错了。

  他看了看小公子天真无邪的笑颜,暗暗叹气,还能怎么办呢?真的要让大王恨他吗?

  于是他不咸不淡道:“应侯也是一心为大王。”他又解释自己为什么不同意攻打赵国,这不是和大王对着干,而是确实不合适,当然,他应该私下先劝住大王,不该不给大王面子。

  嬴稷也一脸惭愧的表示自己不应该一意孤行,以后再有如此事情,也要武安君直言上谏才是。

  总之,君臣三人你一句我一句,成功让这件不

  愉快的事情翻篇,以后大家还是好君臣好同僚,一起为秦国哐哐撞大墙,咳咳,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做贡献。

  【“而始皇帝和王翦又如何呢?

  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打算出兵攻打楚国,于是问朝中诸将:我打算讨伐楚国,将军们想一想,用多少人够呢?

  李信回答20万,王翦回答至少60万。

  于是秦王以王翦老而怯,遂罢王翦不用,任命李信、蒙武率20万大军分两路灭楚。

  王翦见秦王嬴政已经不听他的了,也心知自己风头太盛,于是主动托病辞职,回老家养老去了。

  之后嘛,李信等人大败而回。

  看吧,便宜没好货。”

  “秦王也知道自己错了,于是亲自到古城村,给王翦道歉。

  秦王道: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ri]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啊啊啊!”李一激动了,“这是什么绝世名句啊!”

  “我没有采用将军的计划是我错了,李信果然打了败仗。如今楚国已经打过来了,将军虽然抱病在身,但能不能为我勉强出征一趟,难道将军真的忍心弃我于不顾吗?”

  “什么叫做语言的艺术啊!一个是威胁,一个是撒娇,所以一个硬着脖子不应召,一个抱病在身仍然为王出征。”

  “哈哈哈果然是撒娇大法好吧。”李一乐呵呵道。】

  白起看了看嬴稷,嬴稷看了看他。

  嬴稷:让我撒娇???

  白起:果然还是小公子好!

  两人纷纷露出嫌弃的神[se],算了,除了将就还能咋地。

  忍一忍,一辈子也就过去了。

  李一:额……

  秦王嬴政迎着四面八方的目光,轻咳一声,看什么看,既然做错了,那他放下身段认错就是,一切以秦国大业为重,这有什么好看!

  众人:有没有可能我们酸了!嘤嘤嘤陛下就没有对他们这么软和撒娇过!

  狠狠嫉妒了.jpg

  王翦眼里闪过一丝笑意,陛下和昭襄王确实不同。

  【“虽然政哥已经这么软了,但是王翦一开始还是有点傲娇的,那啥,昨天你对我爱搭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好吧。”

  “咳咳,开玩笑的,说这到这个份上了,王翦当然是动容了,但他还是有所顾虑,毕竟他已经有点功高震主了,他也怕步白起后尘啊。”

  “于是还是为难道: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

  我真是老了,有心无力,大王还是另找贤将吧。”

  “秦王嬴政马上说:已矣,将军勿复言。

  好了,您别再说什么老不老的话,我错了还不成嘛。”

  “于是王翦还是答应了秦王的请求,并要求说: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这时候嬴政已经下定决心,要人跟人,要钱给钱。

  于是王翦就愉快的出征了。”

  “而后,哪怕王翦带着秦国大半的家底在外面慢慢打,可秦王始终相信,顶住压力放权给他,予取予求。”

  “最后呢,王翦也给他的君王带来巨大的胜利,不负所托,而他也得以善终。”

  “看,两对君臣面对一样的情形,处理方式可太不一样了,也就不怪结局差别那么大。”

  “如果是王翦来处理白起的状况,那大概就是摆正自己的位子,尽臣子本分,在大错已经铸成的情况下,想个办法最大可能的挽回损失。

  在这一点上,王翦是比白起识趣,也更懂政治和君心的。”

  “而秦昭襄王也是不会说话,该放下身段的时候又矜持着,最后说出“寡人恨君”。

  到了这个份儿上,也就只能恨着白起了,君王恨着白起,白起能不死吗?

  白起一死,秦国失相当去核.武器,两败俱伤好吧。

  所以人还是应该学学说话的艺术的。”

  “果然,还是我政哥yyds好吧!”】!


  (https://www.shubada.com/2525/11111202.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