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 第 174 章

第 174 章


【“多么美好的一切啊。”

  “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事情就是看见繁荣被摧毁的那一刻,看见神明跌落神坛的那一瞬间,看见高岭之花陷入泥潭的那一秒。

  而我想说:放你爸的臭屁!!!”

  “盛世转眼成空,生活在开明开放,以自己为大唐人为骄傲的百姓们,只怕想不到,他们所爱戴的皇帝陛下有一天会将他们所热爱的一切美好生活和事物,他们每天睁开眼所能见到的一切[shu]悉的平凡的东西都摧毁的干干净净。

  当战火席卷一切,将一切化作灰烬时,人们只能无助的悲鸣。

  当他们还希望曾经的圣明天子会拯救他们时,却不知道,一切都是这位皇帝陛下所造成。”

  “谁能想到,曾经勤政的圣明的天子,早已不是他们心中的好皇帝。

  他自傲于自己缔造的盛世,他满足现有的一切,他觉得自己没有辜负列祖列宗,所以他也要享受生活,也要过上一个皇帝该有的待遇。”

  “他本就是人间至尊,所以他值得最好的一切,不是吗?”

  “以四方之力,供着高居庙宇的天子,人间所能享受的一切极致他都要享受。”

  “于是当盛世轰然倒塌的时候,一个王朝也走向了末路。”

  “谁也不能想象,一个人,居然可以做出两种极端的成就。”】

  李世民缓缓打出一个问号,什么叫做繁荣被摧毁?什么叫做盛世转眼成空?什么叫做战火席卷一切?所以叫做王朝走向末路啊???

  李治忍不住抬手揉揉额头,感觉脑袋砰砰的作响,一时之间好像不知道天幕在说什么,等他放下手,才面带微笑的看向身边美丽的女子。

  “媚娘,天幕刚刚说出来来着?”

  武媚娘眼皮一跳,仿佛看着一朵正在盛放的黑莲花,浑身散发着无形的黑气,她无奈道:“稚奴,这不肖子孙虽然可气,但是眼下也还来得及挽回。”你身体不好,可别气坏了。

  彼时,正处于安史之乱的百姓都麻木的流泪,看着天幕,老天爷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啊?

  【“当生活在开元盛世的百姓还庆幸感恩自己遇上一个好皇帝,当大唐的诗人还在歌颂大唐的壮阔、大唐的开明、大唐的美好时,却都不知道危机已经潜伏在繁荣之下。”】

  正在喝酒敲杯子的李白看了看自己不久前才写下的一篇诗,沉默了。

  杜甫正在各地游玩,看着眼前繁华的街道,也迷茫了。

  开元,怎么会是开元?怎么会是……朕?李隆基露出不敢置信的神[se]。

  而满朝文武更是陷入寂静,各个都震惊难以置信。

  此时啊,正是开元二十一年,李隆基还是一个励[jing]图治的皇帝。

  李隆基心里一团乱,“天宝、天宝、天宝……”李隆基一个激灵,还算清明的他立刻意识到这里面的危机,他深呼吸一[kou]气,“朕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改元,但是朕依然还是朕,

  必当听取天幕的教训(),还请诸君助我。”

  他说的当然不止是改元的事情?[((),更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次肯定不会飘了,还会继续勤勤恳恳的做皇帝。

  想了想,李隆基又下令,“尝闻邹忌讽齐王纳谏,齐王欣然悦之,广开言路,由此齐国强大。

  今朕效仿先贤,朝野内外,无论身份,均可上谏,言之有物者,赏!”

  此令一下,朝野内外顿时一片欣然,陛下还是圣明的陛下,还没有变,以后也不会变的。

  如果说开元时期的李隆基还算镇定,还处于威望最高的时期,那么天宝初年的李隆基就发疯了,喘着粗气破[kou]大骂。

  一个灵魂已经被腐败的皇帝,怎么会反思自己呢?他只会把责任推给其他人,而他是被蒙蔽的,是无辜的。

  他,老了,再也不能承受任何大变。

  【“国破山河在,城[chun][cao]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二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yu]不胜簪。”】

  怎么就国破了?李世民一时之间失去言语,上一刻还是盛世景象,下一刻却是国破了;上一刻出门都不必挑选好[ri]子,下一刻却是烽火连二月、家书抵万金。

  这都是怎么啦?

  “历来国都被攻破的国家,离灭亡还远吗?”李世民露出惨淡的表情。

  长孙皇后担忧着看着他,也是又急又气。

  【“连看见花都会觉得悲伤,看见鸟就觉得惊心动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诗人杜甫身处乱世,所以看什么都觉得是灰暗的是悲伤的,所以悲极恨极。”

  “明明[chun]天到了,可是此刻他却觉得还身处在严冬之中,那光明的未来何时才能到来。呢?他不知道。”】

  杜甫闭了闭眼,举目望去,突然觉得不知道该走向何方。

  【“李隆基,一个大唐在位时间最长,活得最久的皇帝。

  人老就该服输,给年轻人让位,可是他不,脑子不清醒也要继续当皇帝,死活不放手。”

  “不是每一个老皇帝都能保持清醒的,所以悲剧发生了。”

  “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仿佛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李隆基一手促成安史之乱,亲手摧毁了这个盛世。”

  “可他李隆基摧毁的他一个人的心血吗?不是,是大唐几代人的努力!

  唐太宗创造了贞观之治,唐高宗将大唐的版图扩展到最大,女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给他留下大好局势。”

  “诚然开元盛世也有他的努力,但若没有几代人的拼搏,如何能有他这位圣明天子的盛世之治呢?”

  “他该早死吗?他当然该早死。

  如果他死在天宝初年,他会是青史歌颂的明君,他的功绩将永远被后人铭记称赞怀念,大唐的盛世也可以再延续更久、更久。”

  “可是,这一切都没有了。”

  “李隆基,我只恨你没有早一点死。”】!

  ()


  (https://www.shubada.com/2525/11111185.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