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 第 180 章

第 180 章


【“如果说开元盛世是历史上最繁华的治世之一,那么安史之乱就是唐朝历史上最大的内战,也是华夏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之一,是唐朝由盛而衰的重大转折点。”

  “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一个缔造盛世的皇帝,其在位期间却爆发长达八年,席卷全国的内战,从这一点来说,李隆基确实是牛[bi],能人所不能。”】

  开元年间的李隆基面[se]难看,头皮发麻,八年内战,他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才缔造的盛世......没了?

  他深呼吸一[kou]气,“来人,拟旨。”

  他对这满朝文武,下定决定道:“朕要下罪己诏。”

  张九龄眼睛微缩,随即眼眶微湿,不是没有意识到陛下逐渐自满,不是没有意识到陛下越来越不耐烦听劝,但是他改变不了什么。

  可现在,那位曾经英明神武的陛下,真的回来了。

  【“开元盛世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统计,天宝元年,大唐的人[kou]约有4891万人。”

  “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疋二百一十二文。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而安史之乱后大唐变成什么样呢?”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从出门不必看[ri]子,路上多有店铺,店中有驴子可供人租借,每天来往行人络绎不绝,变成了举目望去都是萧条,人烟稀少,百姓流离失所,无所依靠。”

  “而这些都同样是李隆基的‘丰功伟绩’。”】

  李世民脸[se]铁青,呵呵,呵呵,这‘丰功伟绩’实在让人要不起。

  李世民现在最痛恨的就是这李隆基了,你要是没有能力就算了,你要是从一开始做不好就罢了,偏偏你可以,你能做好,并且已经做得很好了,结果最后不想让这果实好好留下,反而砸了。

  这谁不愤怒啊——

  【“李林甫的上位进一步腐蚀李隆基,而宠爱杨贵妃,于是福泽全家族,使大唐亡得更快,什么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都是小时候背过的诗词,[shu]悉的不能再[shu]悉了。”

  “为了吃上那荔枝,于是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只为了不使荔枝变味,使美人开怀。”

  “人人都骂是美人祸国,可是从前就没有美人吗?不过是帝王自己堕落罢了。”李一趁机又踩了李隆基一下,才继续道:“杨贵妃得宠后,其兄弟姐妹都得到封赏,其中最夸张的一个是其堂兄杨国忠,成为了当时的宰相。”

  “这个杨国忠也是

  个人才,为盛世倾覆添砖加瓦的一把好手。”

  “当然,最最重要的一个人那就是安禄山,他是在天宝年间彻底起来的。”

  “天宝二年,安禄山晋疆骑大将军。旋施小计,博得唐玄宗及杨贵妃欢心。

  因腹大垂膝,肥胖惊人,作胡旋舞。逐[ri]升迁,赐铁卷,封柳城郡公,赠范阳大都督,晋东平郡王。

  至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已经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

  “一个节度使在乱世都可做一方诸侯了,三个。”贞观年间的武将都嘶了[kou]气。

  有时候制衡将军手中的兵权,不是真的觉得他们会造反,而是为了不让武将滋生野心,没有谁一开始就想造反,哪怕是曹[cao],也是多年后,野心一点点养起来才改变志向。

  所以,提前的防范准备也是为了君臣之间彼此好。

  李世民浑身泛着黑气,皇帝能信任手下的将领,这是好事;皇帝放任手下的将领,那是傻[bi]。

  任何一个对社稷负责人的皇帝,都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人心上。

  三大节度使,你特么[kou][kou][kou]。李世民激烈辱骂。

  【“很多人都说这安禄山才是唐玄宗的真爱吧,我寻思着说不定呢。”李一呵呵冷笑。

  “手握大权,安禄山理所当然的心野了,而巧的是,杨国忠和他有怨,于是多次对李隆基说安禄山有谋反之心,但是...李隆基他,不怎么相信。”

  “李隆基把安禄山当做乐子看,殊不知最后他自己成为乐子。”

  “当然,造反这种事情还是会触动作为皇帝的本能,所以他还是派中官辅趚琳去侦察,但中官接受了安禄山的贿赂,回来后大讲安禄山忠心耿耿。

  杨国忠又对唐玄宗说:“召他进京,他一定不会来。”下令召见,他却来了。

  天宝十三载,安禄山到华清宫拜见唐玄宗,乘机哭着说:“我是外族人,不识汉字,皇上越级提拔我,以致杨国忠想要杀我。”唐玄宗对他更加亲密宽厚,于是任命他为左仆[she]的高官,才让他离去。

  当月,安禄山又呈奏章请求任命自己为闲厩使、陇右群牧等都使,任命吉温为武部侍郎、兼中丞,当他的副手,又请求主持总监事务。

  他当了闲厩使、群牧等使之后,上等好马都暗地挑选出来,夺得了楼烦的监牧之后接着夺取张文俨的马牧。

  这年三月一[ri],他离开长安回范阳,急忙出了潼关,每天赶路三四百里,到了范阳。”

  “这时只要有人说安禄山要造反,唐玄宗一定会大发雷霆,把他捆绑起来送[jiao]安禄山。”

  “而这就是安禄山宁可涉险也要去京都的意义,杨国忠不管是真的发现了什么,还是出于私怨接二连三的告安禄山有不轨之心,都给了安禄山机会,让他化危机为优势,几番证明自己是无辜的。

  于是几次后,李隆基就没把这种话当回事,真的相信安禄山是好的,忠心耿耿的。”

  “这大概就是狼来了的故事吧,

  一开始骗村人说狼来了,狼来了,可是几次几次,再说狼来了也就没有人相信,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而这又给了安禄山发展的机会,天宝十四年,积蓄力量完成的安禄山造反了。”

  “这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诈称奉唐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

  “一场席卷全国的内战就此爆发了,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

  天宝

  “安禄山,居然是他,居然是这番邦蛮子。”李隆基砸了一地的奇珍异宝,愤怒的大吼大叫,“朕待他何其不薄,他居然敢背叛朕。”

  “乱臣贼子,该死,通通该死啊!”刚刚撤了李林甫杨国忠的李隆基愤怒的唤人,要杀了安禄山。

  太子府

  李亨烧掉了一封又一封书信,这些都是这些时[ri]意图投靠他的文臣武将的书信。

  而后看向帝王的居所方向,他脸上露出一丝嘲弄之意,他那位好父亲,终于也自食恶果了吗?

  打他十几岁开始,生活在十王府,被[ri][ri]监视;后来成为太子,更是举步维艰,而造成这一切的却是他的好阿父。

  他总是恐惧,担心步了前面几位兄长的后路。

  太子,呵,说来尊贵,可是还不是照样被自己的父亲杀了。

  所以李亨知道,那于他只是皇帝,而不是父亲。

  他以为还要忍很久很久,可是现在……李亨眼里露出浓浓的野心。

  他们的皇帝陛下已经摇摇[yu]坠了,他的机会来了!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因为均田制破坏,使很多百姓成为流民,而最高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锐;

  是因为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ri]益尖锐化。

  更是因为中央与地方势力失去平衡,中央压不住地方了。”

  “由于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坏,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

  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

  唐玄宗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而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堪称一个小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到天宝元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

  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

  节度使的[ri]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ri]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

  刘邦吐槽:“这有地有人有钱,谁还不造反啊。”

  “既有兵权,那财赋就应该收回手中。”赵匡胤皱眉。

  不过现在他也不敢乱搞了。

  只是,不管任何政策都是有利有弊,哪里有完美

  无缺的政策。

  在他这一代没有问题,过两代就出问题,都是正常的。

  不过,太极端确实不好。赵匡胤想到他好好的大宋被后人戏称“大怂”,就心里憋屈。

  这谁能忍啊!

  【“前面说李林甫也是盛世倾覆的一把好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淳朴单纯,建议玄宗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因此安禄山身为胡人等得以取得权力。”

  “这里对任用胡人没有意见,历史上也有很多入中原朝廷的非汉人臣子,也有很不错的。

  但是人都是[yu]望动物,不分种族的。

  只要过度放纵,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都是一样被长野心的。

  而在李林甫的助攻下,安禄山史思明这些胡人也都野心蓬勃生长。

  皇帝好糊弄,对你各种放任,你选择——

  安禄山选择造反。”

  “人是慕强的,看见软柿子,谁都会想捏一下,看见老虎,人人避开。

  而李隆基曾经是老虎,后来失去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成为病虎。

  安禄山只会觉得,这样的蠢蛋能当皇帝,自己为什么不能呢?”】

  开元

  唐玄宗面无表情的捏了一下扶手,随即又苦笑,是啊,他自己不就是争夺出来的皇位吗?怎么就忘记了呢。

  臣子可以信重,但是不能放纵啊。

  唐玄宗不能理解,后来自己怎么变得那么的……蠢。

  是的,在现在都不敢他看来就是蠢。

  不敢相信,然而事实如此。!


  (https://www.shubada.com/2525/11111179.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