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高武:我练武全靠努力 > 第412章 论道

第412章 论道


“师弟还真是福运深厚,随便遇到一个遗迹,竟能获得一条近乎完整的‘道’。”

        “美中不足的是,这是一‘小道’,而非‘大道’。”

        斗姆元君将金翅大鹏鸟丢入她的洞天小世界,在赵玄面前展示一件散发着荧光的异物。

        说是异物,是因为此物形状不一。

        时而是一枚珠子,时而变成一根细长的绳子。

        赵玄趁机问道:“敢问师姐,何为‘道’?”

        斗姆元君斟酌片刻,正色道:“‘道’本无形无色,乃天地万物运转的规律。”

        赵玄指着她手上发光的异物:“师姐手上的‘道’,有形状和颜色。”

        斗姆元君笑道:“师弟莫急,且容我细细道来。”

        “此‘道’并非天地间的‘道’,而是修行者参悟天地万物运转的规律,领悟到的‘道’。”

        “‘道’本无形无色,因有了修行者,变得有形有色。”

        寻常人听了,肯定犯迷糊,赵玄却是有些听懂了。

        “师姐的意思是,有两种‘道’,一种是天地间自然的‘道’,无形无色,一种是修行者参照天地间的‘道’,领悟创造的‘道’,有形有色。”

        斗姆元君赞道:“孺子可教。”

        赵玄反问:“那‘道’对修士而言,具体有什么作用?”

        他算是换个方式在问,斗姆元君手上的道,对他有什么好处。

        斗姆元君正色道:“修行者修到后期,修的就是道。”

        “准确的说,修行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修己身。”

        “前期的炼体、练气、元神和归一境,练的是自己。”

        “第二阶段是搭建和天地之间的神桥,此阶段有两个境界,法相和洞虚。”

        “法相境,是自身意志,与天地间流淌在外的能量相结合,形成合而为一的法相,发挥出比自身强十倍乃至百倍的力量。”

        “洞虚境,洞察天地暗中一面的虚实,可借助虚空中的力量。”

        “此二者,无不是以自身为桥梁,勾联天地。”

        “第三阶段是悟道,参悟天地万物运转的规则,将之化为自身的力量。”

        “此阶段,同样有两个境界,一为太乙,一为大罗。”

        “天地间的‘道’有无数种,但凡领悟一种小道,为你所用,那你便是太乙境。”

        “此境界,在妖族称之为妖神,在佛门,甚至有资格当佛陀。”

        “同为太乙境,因领悟的‘道’的强弱不一,数量多少不一,实力往往千差万别。”

        “若能领悟三千大道之一,那便是大罗境。”

        “修行第四阶段,称之为造化。”

        “到了此等境界,几乎超越了生死,可称的上一句‘万劫不朽’。”

        “师尊和两位师伯,佛门那位世尊,都是此境界。”

        “造化境亦有高低,众生公认,师尊和两位师伯的实力要强过佛门那位世尊。”

        赵玄闻言恍然。

        “所以师姐手上握着的是通往太乙境的钥匙。”

        难怪两妖说什么晋升妖神,原来是这个意思。

        自己没能领悟“道”,可以抢别人的“道”。

        当然,绝大多数没领悟“道”的人,根本没有那个实力,去抢领悟“道”的人。

        不过有别的方法,一种是请实力更高的人帮忙去抢。

        <div  class="contentadv">        一种就像两妖做的,从死去的人或妖身上抢。

        可抢别人的道,真的可以变成自己的吗?

        没有“终生无法晋升”诸如此类的副作用吗?

        赵玄问出了这个问题。

        斗姆元君肃然道:“师弟要弄清楚一件事,别人的道,并非像法宝一般,拿过来重新炼化,就可使用。”

        “准确的说,别人的道,只能拿来参详、模仿,最终凝聚出自己的‘道’。”

        “只不过相比天地间虚无缥缈、无形无色的‘道’,他人凝聚出来的有形有色的‘道’,更容易让人参悟。”

        “只不过通过参悟他人的‘道’,凝聚出来的‘道’,会受他人的‘道’所限,难以有更高的成就。”

        赵玄大致懂了。

        别人的“道”,就像一张及格的卷子。

        你拿过来,不代表你就会做题,能及格,这分数也不是你的。

        你还是要认真写一张卷子,拿到及格的分数,才能算及格。

        如果对已经及格的卷子认真学,认真抄写,及格的几率会很大。

        只不过分数会比别人低。

        但只是几率大,不保证一定及格。

        想通后,赵玄仍然对斗姆元君手里这条‘道’兴趣满满,但没有之前那股子兴奋。

        “敢问师姐,一定要洞虚境才能悟道吗?境界低的,通通不行?”

        斗姆元君闻言哪不知赵玄在想什么,摇头道:“不是不行,而是境界太低,承受不住‘道’的力量。”

        “洞虚境之所以能承受,是因为与天地之间建立了桥梁,天地承担了大部分压力。”

        一句话,打断了赵玄的念想。

        好东西,他却用不上。

        斗姆元君看着失望的赵玄,安慰道:“师弟莫急,以你的天赋,最多百年,就可跨入洞虚境,届时再领悟不迟。”

        “这‘道’……”

        她犹豫了一瞬,还是坦然说道:“此物你暂时用不了,留在你身上,容易给你带来祸患。”

        “师姐先替你保管一段时间,等你能用了,再给你。”

        她说这句话,纯粹是为了赵玄着想,没有一丝贪墨的想法。

        赵玄刚想答应,一个骑着葫芦的道童从天而降:“且慢。”

        “不麻烦元君,老君有令,让我将这‘小道’封起来,留出一丝丝给赵玄兄弟参悟,等他迈入洞虚时,说不定正好领悟成功,省了许多时间。”

        来者正是金角,看样子来的十分匆忙。

        应该是听到斗姆元君说替赵玄保管,匆匆赶来的。

        侧面证明,太上老君一直在盯着赵玄。

        斗姆元君眉头一皱:“我能理解老君一片好心,但何至于这么着急?”

        金角摆了摆手道:“老君肯定比元君懂得多,听他的,准没错。”

        说完从斗姆元君手上接过“道”,将其封印在一枚珠子中,递给赵玄。

        赵玄刚接过,一段提示在耳边浮现:

        【你得到了前辈的遗泽,对“土之塑造”一道,有了些许领悟。】


  (https://www.shubada.com/2521/114604519.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