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村官 > 第129章 国家倡导的政策

第129章 国家倡导的政策


镇办秘书石聪下车,问了下司机,得知赵金刚他们已经进村了。

吴茂才、王安京等人忙下车,又紧赶慢赶地往村里走。

赵金刚带着县里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从村小学出来,在李沐杰和苏建军的引导下进入了屯里村中央。

屯里村的村容村貌十分的整洁,几乎可以用焕然1新来形容。

这大大出乎县里各部门头头脑脑的的意外。

在他们的记忆中,脏乱差是这个贫困村最大的特色,偶尔来1次,见到的是垃圾成堆,闻到的是臭气熏天。谁要是忍不住批评苏建军两句,这个老苏头就牢骚满腹地说:“领导哇,进口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好,哪还有心思管出口的问题哟。”

这里面,村小学的学生们有很大的功劳。

5年级的学生清理完进山口的垃圾之后,吃完了麦当劳,便兴致勃勃地跟其他班级的学生吹嘘,并告诉他们,沐杰哥哥说了,谁回家把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做好了,下个礼拜,还请大家吃肯德基。

这么1宣传,惹得各个班的孩子们流了1地的口水,当天放学回家之后,便发动爷爷奶奶、父母兄妹,真的就把自家的房前屋后搞得清清爽爽,只等着下周开学,沐杰哥哥请客吃肯德基了。

踏着洁净的青石路,1行人信步走去。

李沐杰1路给领导们介绍村里的情况,说别看村里不算太大,却是当年孔子出山之前修炼的地方,比宁济市建城还早了数百年。另外,就是全村人口多少,土地多少,人均收人多少,集体收入多少,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反正这些数据又不用编造,说出来,众人1听,便知道屯里村人多地少,村民收入微薄,肯定是全县最贫穷落后的村子。

村子里的主干道就是这条青石路,道路两旁有不少保存完整的古屋,虽然破旧不堪,但也有几分古色古香的味道。

文化局长陶建生对古建筑有些研究,他说,老屋的建筑风格有些特色,属于典型明清时期的风格,依托传统文化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或许是1条不错的出路。

赵金刚等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上几道坡,下几道坎,穿越整个村庄,1条小河横陈于前。

河水清澈,灵动如练,让人眼前1亮。

李沐杰介绍说,这条河叫南河,自黄山潺潺而下,先向南再往东,绕过屯里村,最后汇入青莲江。

县城里来的领导们,难得见到这么洁净美丽的河水,赵金刚带头往河边奔去,头头脑脑们纷纷跟随,1个个高挽衣袖,洗洗手,浇浇脸,1副天真烂漫的样子。

已是深秋,来自黄山深处的河水带着些许凉意,扎在皮肤上,又清冽又舒爽。

领导们沐浴着阵阵河风,沿着河堤缓缓而行,纷纷说,南河、黄山与屯里村的古建筑相得益彰,如果能投入资金开发出1个旅游观光区,应该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站在河堤上,赵金刚不仅感慨道:“前有青山,后有绿水,还有文化底蕴,屯里村何愁不能发展。只要利用好环境优势,就可以把绿色生态农业做大做强。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就毁了山水,1定要环保先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接着赵金刚侃侃而谈,阐述了环保与发展的最新理论,还以事实说话,列举欧洲发达国家建设和环保双轨并行的发展模式,令人耳目1新。

李沐杰听了,也是豁然开朗,心里暗想:赵金刚不愧是市科技局副局长出身,理论功底扎实,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对于新农村建设有其独立的见解和思路,在这方面,唐国海等土生土长的县领导绝对是望尘莫及。

只是,赵金刚的书生气浓了点,来到贫穷落后的阜曲县,水土不服,空有1番理论,却施展不开手脚。

沿着河岸简易的碎石路1路走过去,沿途是大片大片的丘陵,草青木秀,坡多田少,沟沟坎坎间散落着0星农舍。

远处山影依稀,像极了画家笔下的写意画。

再往前走,山势越收越拢,草木森然,云绕雾笼,青幽的南河变得有些湍急,令人顿生隔世之感。

只有道路两旁窄窄的村落和青青的庄稼,以及不时出没的村民和牛羊,才让人感觉到还在凡间。

来到进山口的1块坡地上,李沐杰提议领导们歇歇脚,放松放松,吸几口新鲜空气。

面对远处的青山和近处的河流,陶建生展展臂,扩扩胸,对着仿佛拧得出绿汁的山风浅呼深吸起来,1呼1吸之间,5脏6腑仿佛已被荡涤1新,看得出来,他这个文人,特别珍惜这么1个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

孔雨笑道:“你是见这些高质量的纯净氧不用收费,便放4地往肚子里吸吧?”

“可不是么?”陶建生认真地说:“在县城里,你就是花大钱也买不着这纯净氧呀。”

众人纷纷感叹说:“这样的好山好水,不敢说全东南省,至少在全宁济市也只有我们阜曲县才有吧。”

苏建军抢着说道:“是呀,屯里村的青山绿水,除5十年代大炼钢铁践踏了1部分外,这几十年来没怎么折腾,才留下了这1片好山水啊。”

前面好1阵没开腔的张春辉忍不住了,冲着苏建军说:“好你个老苏头啊,照你这么说,你们屯里村还穷出道理来了?”

苏建军呲着黄板牙讪笑道:“嘿嘿!张主任,你别总批评我嘛。这几十年我在屯里村当支书,保住了这1片青山绿水,没有功劳还有点苦劳呗。”

“哼哼,你还挺会给自己脸上贴金!”张春辉冷笑两声说道:“你在屯里村当了几十年的村支书,贫困面貌1点儿没改变,还谈什么功劳和苦劳哇!”

陶建生替苏建军开脱说道:“张主任,道理要看怎么讲,至少屯里村现在这个样子,留下的后患比别的地方要小,才给今天的发展留下了空间和余地嘛。”

“是啊,屯里村有这么1大片原生态的青山绿水,真的很难得。”赵金刚叉着腰,指点着黄山说道:“现在国家大力提倡保护生态,绿色发展,我们阜曲县应该建立1两个示范村,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争取在全省先行1步。”

陶建生忙翘起拇指说道:“还是赵县长可真有远见啊。”

“这是国家倡导的发展战略,不是我有什么远见啊!”赵金刚摆了摆手轻声说道:“这生态环境也像人心,失而不可复得啊。”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只有张春辉非常的不爽,这1路被赵金刚呼来喝去的就不说了,还得跟着这帮家伙1起拍他的马屁,实在是太过郁闷了。


  (https://www.shubada.com/2320/11111229.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