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妻主她为何那样(女尊) > 第 77 章 千军万马避白袍(4)

第 77 章 千军万马避白袍(4)


第77章

  永始七年三月,徐州捷报传至天下。

  三月初八,陪都收到桓成凤的军报,大军进高平郡,在郡外与鲜卑人马相遇,两方各驻一山坡,互立旗帜,遥遥对望。而薛将军、左先锋官李芙蓉则留驻徐州城,整肃军纪。

  双方派出了许多斥候探子,想要打探出彼此的人马、战力,都不敢轻举妄动。但齐军捂得紧、胡人捂得更紧,散播出来以壮声势的假消息无数,一时僵持。明明每天抬头就能看到对方的大旗,却没有擂鼓,只是打旗语无声互骂。

  三月十二,为探齐军虚实。乌罗兰乞派出将领擂鼓请战,李清愁为了引诱敌军,故意没有出战,示敌以弱。当夜,监军司庆祝之际,李清愁带一千骑兵从后方突袭,烧毁粮[cao],截断高平郡内对此处的供应。

  不得已,在付出了一定死伤后,乌罗兰乞率军退回高平,将原本驻扎在赵郡故地的军力收了回来,严防死守。

  至此,两方又进入了僵持阶段。但双方都知道,齐军的攻城不会太远了。

  当夜,拓跋婴率部下进入营帐,大马金刀地坐在对面,开[kou]丝毫没有迂回,直言道:“拨我四千军。”

  乌罗兰乞眼皮一跳:“三殿下这是何意?”

  拓跋婴道:“探子刚到的消息,那名白袍将军和另一勇猛的先锋官不在齐军营帐中。先前我怕她换了装束,掩藏身份,如今消息确凿,两人就留在徐州。她们要攻城,所有[jing]锐兵力集结在此,才有胜算,徐州定然空虚,我带着人绕回去围攻徐州,可解高平之危!”

  乌罗兰乞闻言颔首,又道:“你既然觉得徐州空虚,围困徐州可以[bi]齐军回防,那应该算定里面人马不多,你的部下尚有几千人,何须再拨四千军士?我可拨两千军给你,多了恐怕引起对方注意。”

  拓跋婴沉吟未语之时,副都统上前道:“都统说得是!末将只要带两千[jing]兵,便可将那薛氏女擒下献给都统!殿下年轻未经事,败给别人不稀奇,还是让我来吧!”

  拓跋婴的眼眸死死盯着她,道:“她诡计多端,你若轻视,则必败无疑。”

  副都统[yu]开[kou]时,乌罗兰乞抬手阻挡,将副都统摁坐下来。她道:“三殿下的军报已经传递给国主,国主大为失望。传信说没有想到备受期待的女儿L,在懦弱齐军面前折戟……不过这几[ri][jiao]手,我已看出今[ri]之齐绝非往[ri]。这样,你们两人同去,围困[bi]救,迫使齐军回头。”

  “是!”副都统道。

  拓跋婴面[se]微变,半晌后才点头。

  三月十三[ri]夜,拓跋婴带人迂回绕行,夜围徐州城。

  这座她曾经占领过的城池,才刚刚在薛玉霄的手中变得安定、平静下来。

  火把烈烈的燃烧,从烧灼的火焰中嗅到一丝沙场硝烟的味道。斥候探报此事时,薛玉霄与李芙蓉于夜中起身相见,李芙蓉直接道:“你只留了一千亲军,加上我的,也不足以守城。两方战力就是如此,而且她们人数没有探清,或

  许还有更多。鲜卑人来围徐州,是为了[bi]主将回来营救。趁她们还没到城门之下,我们应当立即撤走,与大军汇合。”

  她说得没错。

  这是明智之举。只要众人弃城撤走,与大军汇合,等到攻下高平,不愁没有收拾这些人的力量。所谓“攻敌所不守,守敌所不攻。”

  拓跋婴取攻之道,自然应当取守之道以对。

  薛玉霄问:“那城中百姓怎么办?”

  李芙蓉微微一怔,愣了半晌,似乎没有想到她这个时候还在顾及城内百姓,立即说:“过于爱护民众在战场上是忌讳。薛玉霄,这是读过兵书便懂的区区小事,我不相信你会不明白。”

  薛玉霄道:“城可弃,百姓不可弃。徐州的民心才刚刚建立,我们马上就率军逃走,将满城手无寸铁之人留在这里,应对鲜卑铁蹄,那这捷报又有何意义?”

  李芙蓉冷道:“你若不走,不过城破有死而已!”

  “走则不战而败,城内之人难道不是又受屠戮?胡人常有劫掠后屠城的恶债。”薛玉霄登上城楼,站在昔[ri]拓跋婴所站的地方,将远处的火把光影收入眼底,在心中大略估计了一下最低的人数,遥遥望见火光与月[se]下,那面属于三皇女的旗帜,她心念微动,道,“芙蓉,你带着一队人马前往高平郡,通知桓将军,将对方的动向告诉她们,就说在天亮之前设置伏兵,埋伏于徐州至高平右侧歧路的五十里处。”

  “伏兵?”李芙蓉面露犹疑,“要伏击谁?”

  “自然是拓跋婴,我要她们退回原处。”薛玉霄道,“快去,再不走就连消息都传递不出去了。”

  李芙蓉虽然一头雾水,但她盯了一眼薛玉霄平静的脸,陡然生出一种毫无原因的信任,一边回身而去,选择立即行动,一边却又抛下一句:“如若有误,大军营救不及,我可不会给你收尸!”

  她走后,薛玉霄深深的吐出一[kou]气,闭眸又睁,看了一眼身畔的韦青燕,低声道:“今夜之事,我不能确定胜算。一旦有失,你派人换成布衣,装作百姓模样逃离,与高平郡前的大军汇合,务必将我的话传给裴郎,就说……若我没有归来,一切部署,可与李清愁商议,兵力人马、声望民心、局中暗棋,请她自取。”

  韦青燕闻言怔住,心中大受震动,道:“少主勿言后事!我必挡于少主身前!”

  “不。”薛玉霄道,“你不需要挡。”

  到了这个时候,她反而平静至极,淡淡道:“民之所向,则为天命所钟。为天命所钟者,没有一个是安安稳稳、运筹帷幄就能谋得大事的。这次我要是算错了,只能说命不在我,自有好友代我取之。你将城中所有兵力召集起来,最[jing]锐者站成一排,摆出大军阵型,骑马立于城门内侧。”

  阵型是根据人数而定的,以徐州目前的驻军,正常迎敌,应该抱紧成一个圆形,而非铺展开来。这样的阵型一经冲锋,就会脆的像张纸一样,顷刻被冲烂,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是。”

  薛玉霄看了一眼夜空,冬[ri]常刮西北

  风(),

  “(),

  让敌军能看清我们的阵型。派两队斥候出去,不必太多,只要几十人,潜入两侧山林小径当中,在马匹的尾巴上系上树枝,根据风向奔跑。……记住,要等城楼上的秘密旗语再跑,此前不可擅动。”

  “是!”

  薛玉霄又看了她一眼,说:“给我取一件白衣。”

  她之前的战袍因为浸透血渍,脏污后拿去濯洗,所以薛玉霄这几[ri]都没有穿那么容易脏的白[se]。

  韦青燕领命而去,不过十几分钟就已部署完毕,将一件雪白战袍递给少主。

  薛玉霄换上衣袍,将身上的银甲也改用了一套完整的。她的肩伤还没有大好,按压疼痛难忍,但薛玉霄佩甲后却面无表情,与传递旗语的令官说了几句话。命令众人打开城门。

  这一系列部署,在小半个时辰内便已完成。

  等到拓跋婴来到城下,既没有见到城门紧闭,也没有看到人去楼空。迎面城门大开,[jing]锐之师守在城中,骑马、持长兵,在火光憧憧当中,与当[ri]挑落铁浮屠的兵甲一般无二。

  兵马前方,一人单骑,独自立在最前方,雪[se]衣袍随风而响动。

  薛玉霄单手负枪,骑着踏雪乌骓,看到敌军迎面,毫无恐惧退避之[se],与马上的拓跋婴谈笑道:“三殿下,数[ri]不见,不知你是否英勇如故?上次夹着尾巴逃走,却还不忘[she]我一箭,真是对在下格外看重啊!”

  拓跋婴抬手阻拦部队上前,眸光落在她的身影上,又转向后方,望了一眼齐军阵型。

  她们不该是这个兵力。……难道探子的回报有误?

  拓跋婴道:“不劳惦念。倒是薛将军你,我的部下‘不小心’伤了你,怎么不在城中养伤,反而出来接战。你要是避到一边,让我从容入城,我或许还能饶你一命。”

  薛玉霄轻笑出声,回问道:“伤了我?”

  这是独孤无为对拓跋婴说的。由于她已不被信任,所以拓跋婴没有带此人而来,现下迎面听到薛玉霄这么问,又见其衣袍胜雪、银甲明亮,没有半分疲惫受伤之态,心中略有一丝怀疑。

  副都统上前道:“殿下,跟她费什么话!此人不过是虚张声势,我们立即让军士冲过去,便可顷刻摧垮阵型,擒捉将首。”

  拓跋婴低声道:“你没有跟她[jiao]过手,不知道此女生[xing]狡诈谨慎,明明排布了那么多计划策谋,却还将绳索放在最后方,以保万无一失。她大开城门,里面必有陷阱,你贸然上前,恐怕中了她的计。”

  副都统却不以为意,当即冲上前去。她策马奔来,持着双锤,迎面就照着薛玉霄的肩膀砸过去——此人若是真的负伤,这一下必然被砸得翻下马去。

  薛玉霄向一侧躲避,持枪转腕,制住她的短兵距离,枪尖一翻,堪堪抵住副都统的胸[kou],差一寸刺入甲胄间。对方不闪不避,凭着一股勇猛血气冲了上来,拼着负伤也抬起手中铁锤,砸上薛玉霄肩上银甲。

  不凑巧,这一锤中的是右侧。薛玉霄乃是左肩负伤,她情

  ()  知不能躲避,

  故意以这一侧来迎,

  甲胄被击出凹痕,肩骨震动,受到极大冲击。但与此同时,薛玉霄手中长枪也自胸[kou]向上去撩,枪上的钩镰刮下铁面罩,锋芒直刺面颊——

  副都统没有见识过这种手段,侧身[yu]躲,薛玉霄却也不惜受伤,持枪追去,[bi]着副都统后退数十米,反手将之挑落马下,枪尖抵住咽喉。

  胡女被制住要害,方才狂妄和勇猛顷刻全无,面庞血[se]尽褪,朝着拓跋婴大喊道:“殿下救我!殿下救我啊!”

  拓跋婴面沉如水,在脑海中挣扎不定。她心中有试探之意,道:“放开此将,我们便退走,饶你一命。”

  但如果放开,才是真正置身死地。

  薛玉霄含笑望去,轻飘飘地道:“饶我?我岂受尔等威胁,是你们,来求我饶恕!”

  说罢,枪尖一转,钻入马下胡人咽喉之中,血透黄沙。而她依旧白袍静立,[chou]枪转腕,静静地、一派镇定地望着三皇女。

  拓跋婴沉默地咽了一[kou]唾沫。她的恨意、她的怒意、还有她的惊疑不定,共同汇聚在一起,几乎要冲破胸膛。

  冬夜风肃,寒冷得直刮面庞。云层将月光全部遮挡住,在对峙的此刻,飘出薄薄的飞雪。

  雪花融落在枪刃之上,刃上血迹滴答而落。

  薛玉霄的发丝、猩红的披风,还有马鞍之上,很快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雪。她吐息时溢出淡淡的白雾,衬着风中刺目一片霜袍,明明只是注视过来,却让众人感觉到莫名的压力。

  前来围困的部队里有拓跋婴的亲军,见状想起徐州惨败,又看到她身后阵型整备,骑兵[jing]神烁烁,一时士气先衰。一旁的其余将领道:“殿下,恐怕有诈。她根本没有受伤,还敢杀副都统……这是独孤无为的冒功之言!”

  “是啊殿下,城内一定有埋伏。她想要引我等发怒追击进去。”

  “此人单枪匹马,居然敢阻拦我军。或许早有弓箭手准备……也可能有伏兵!”

  说罢,众人立即向城门看去,城上空空如也,连一个弓箭手都没有出现,这不正常。突兀的,有一人开[kou]道:“有伏兵,殿下快看!”

  在城门两侧,乃是土坡、小径、以及林木。飞雪朦胧,在一片寒风簌簌的影中,松柏晃动,里面似有看不清人数的跑动声,林中响起寒鸦惊鸣。这声音并不大,要不是有人向两侧窥探,恐怕还不能立时察觉。

  在众将慌乱之时,拓跋婴也紧紧握住了缰绳。她看着就在不远处,单人独骑,挡在军士面前的白袍将军,仿佛含着一[kou]血般的道:“你以计诱我!那消息是你放的!”

  薛玉霄笑了笑,说:“我什么也没做,只是站在这里,三殿下何故惊慌啊。”

  说罢,踏雪乌骓便上前数步。乌骓马的雪[se]四蹄被薄雪掩盖,只剩下一片纯粹的、幽然的黑[se],与她的白衣映照鲜明。

  没有拓跋婴的命令,众将居然下意识的后退了几步。

  随着城楼上秘密旗语的改变,两侧跑动声更明显了,就仿佛由远及

  近而来。但再多一刻,必然暴露,薛玉霄掌心尽是冷汗,她盯着拓跋婴,马蹄不停地向前走近,进入了敌军的弓箭覆盖范围内。()

  ?本作者道玄提醒您最全的《妻主她为何那样(女尊)》尽在[],域名[(()

  但尸首,早已被乌骓马甩在身后。

  “殿下夤夜辛苦而来,为何避而不战。”薛玉霄微笑道,“我等候你多时,就期望与殿下再度[jiao]兵。你那一对鸳鸯双钺,令人感叹武艺非凡啊——”

  与她接触的几次后果冲入拓跋婴的脑海。她看着此人面带微笑、镇定自若地靠近,想起她神出鬼没、变化莫测的暗器,扭头决断道:“撤军,那消息是齐人的陷阱。”

  山坡上的隆隆声更加响了。

  此言正合她麾下众将所想,当即掉头退兵,为躲避滚滚而来的跑马之声,众人选择与来时相反的一条歧路奔逃,行军回高平郡[yu]报此事。

  拓跋婴命令撤军后,路上一边焦急,一边却又在雪中回想此事,发觉薛玉霄并没有追击上来,跑马之声也早就被抛弃在后。心中疑窦丛生,便忽然停住马匹,脑海浮现出一个念头,想到:难道她是在摆空城计?

  这念头刚刚浮现,覆雪的山头燃起火把,无数齐军从狭路两侧涌现。在逃回去的正前方路上,那两位都姓李的先锋官出现在面前,一人持剑,另一人则拿枪,身后兵卒无数,一个个[jing]神振奋,眼中[jing]光迸现。

  “果然有伏兵!”拓跋婴瞳孔震颤,咬牙道,“竟然一路埋伏到这里!薛氏女毒计[yin]险至此!!”

  她身后的将领也哗然一片。

  “若殿下早做决断,还有避开逃回的机会!都被她拖住了!”

  “可恨副都统鲁莽上前,她一人死不要紧,居然连累我等。”

  “殿下!那消息从一开始就是计策,两方皆有伏兵,不可胜之!大军只是佯攻,高平郡那里才是真正空虚之地……”

  众人面露痛[se],做出以死相拼,护送拓跋婴逃离的架势。

  李清愁正堵在狭路之上,迎面与她相对,听了这话,扭头问李芙蓉:“一路埋伏?什么消息,哪有毒计?”

  李芙蓉面无表情:“别问我,我都不知道她为什么会退兵,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

  李清愁立即道:“没告诉你?我懂你的感受,我懂。”

  飞雪愈加飘扬。寒冷纷落的冰晶,擦亮了军队的战刃。

  ……

  拓跋婴等人退去后不久。

  薛玉霄面[se]不变地回到城中,命人将副都统的头颅斩下悬挂,闭合城门,整夜戒严,防备对方随时会回头。

  一切排布完毕,薛玉霄遣散城中幕僚,仅留韦青燕在身侧。她沉默地抬手卸甲,却在抬臂时顿住,手臂失去知觉,一股极为迟钝的痛意从右肩处爆发。

  薛玉霄闭上眼,扶住一侧的门框,痛不能忍,干脆一屁.股坐在门槛上,低声重重地吐出一[kou]气,说:“……好大的力气,还好碎的是肩甲,不是我的骨头。”

  韦青燕道:“少主!部下愿意与那胡贼[jiao]战,少主何必亲自去?”

  薛玉无奈叹道:“杀人容易,退兵难。如果不是我亲自在阵前,她拓跋婴以及一众部将,怎么可能会被吓住?你去叫军医来,我就在这儿L等到天明,以待战报。”!

  ()


  (https://www.shubada.com/1051/11111282.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