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妻主她为何那样(女尊) > 第 87 章 始知身是太平人(1)

第 87 章 始知身是太平人(1)


第87章

  太始元年六月初二,鲜卑使者觐见新帝。

  时节甚好,

  适合郊游围猎。薛玉霄没有在殿上亲自接见这位使者,

  随手指了一个[ri]期,与文武百官在猎场上见议和使者。

  这个[ri]期并不符合太史令的想法。

  如今的太史令乃是研究天文地理的行家,是太府卿袁芳拓同出一师的师姐妹,名为鹤望洲,此人听闻天地换了新主,于星夜下算定天命,不仅没有悲伤,反而大喜,在一月前驱赶着牛车进入京兆觐见薛玉霄,拜为太史令。

  鹤望洲虽然是袁芳拓的小师妹,两人为同辈,然而年纪极小,只比新帝大数岁而已,二十又七。她闻讯特来觐见,说此[ri]大凶,恐见血光,薛玉霄却道:“围猎之事,自然见血光。”

  鹤望洲只好道:“唯恐陛下被鲜卑人倨傲之意惹怒,盛怒之下,斩杀来使。”

  薛玉霄面带微笑,望着她说:“我却怕鲜卑使者的胸怀度量不足以隐忍啊。”

  至围猎当[ri],文官跟随在侧,武将皆佩甲执剑在左右。薛玉霄换了一身银甲,仍旧白袍,衣衫在[ri]光下耀目璨璨,几l乎似雪。她身下的踏雪乌骓健壮英武,马鬃柔顺,仅仅站立在侧,就不由得让众人联想到——薛玉霄神将出身,战定凯旋。如此一个人为皇帝,连腰杆都下意识地挺立了几l分。

  群臣中有许多新受提拔的寒门,得到薛玉霄任用才能一展抱负,于是引为帝党,汇聚如流,一时间士族高官居然不能轻易撼动。

  长风猎猎之中,薛玉霄见到了那位鲜卑使者。

  来人乃是鲜卑二皇女拓跋珍帐下军师,名为叱云风。胡女穿着夏部的服饰,虽是军师,却还像是所有胡人战士一样戴着遮挡面容的银丝网狼形面罩,微微卷曲的长发收拢而起,学着东齐的模样用一根檀木长簪固定。她猎服负弓,近前先拜薛玉霄,却未称陛下,说得是:“将军盛名!今朝能一见,死当无憾。”

  薛玉霄身侧有关海[chao]、韦青云随侍,韦青云面[se]尚未变化,关海[chao]已然大怒,将自己倒背如流的一串词儿吊起来开始念,呵斥道:“你不叫陛下,为何叫将军?我主为至圣天女,光华普照,慈悲万物,圣人之德……”

  薛玉霄抬手制止,侧首看了看使者,笑着问:“当真死亦无憾吗?”

  叱云风怔愣了一下。

  她身后的鲜卑部从伸手按剑,薛玉霄又转过头,淡淡道:“戏言而已,使者不必害怕。”

  叱云风道:“将军莫开玩笑。殿下听闻将军登基大宝,主宰东齐,特地命我来贺喜。”

  “既然称我为主宰,为何仅以将军相称。”薛玉霄伸手接过近卫递过来的弓箭,手指轻轻抚摸过羽箭上的金[se]雕纹。

  “外臣斗胆。”她说着斗胆,却目视薛玉霄,盯着她掌中弓箭,“将军得位不正,[bi]谢氏禅让而已。你之臣民皆为贼臣,天下如今的顺服乃是受制于贼,等到谢氏缓过劲儿来,天下仍然归属陈郡谢氏,如今么……不过辅政而

  已。”

  “大胆!”

  “胡女找死!”

  薛玉霄身后响起数声呵斥,特别是依靠她的提拔才有望晋升的寒门女郎,明明是文官,却要把眼珠子都瞪出来一样,下意识地撸了撸袖子。

  薛玉霄没有生气,只是微微一笑,道:“看来你们殿下很想念谢氏女执掌的大齐了。”

  她一语道破鲜卑各部的心思。薛玉霄的战绩和果决给拓跋皇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其实非常不想让此人成为东齐之主,否则分明病弱半壁之国,将成韬光养晦之虎、羽翼渐丰之鹰。

  “不敢。”叱云风[kou]称不敢,又道,“若是将军能将皇位还于谢氏,国主定会亲笔修书,皆两邦之好,五年之内互不侵扰,安定如初,且为将军求情,让将军不减名位,依旧辅政。”

  薛玉霄身后已是群情激奋,她倒神情平静,说了一句:“鲜卑之主远在千里之外,却想着他国政务,这么[cao]劳,恐怕折寿啊。”

  “请将军考虑身后之……”

  话音未落,薛玉霄忽然抬手举弓,箭矢按在弦上。两人仅仅相隔十几l步,以薛玉霄的[she]术,这道弓箭可以轻而易举的穿透她的脑袋。

  锋芒在[ri]光下折出一线雪[se],长风拂起衣袍,轻甲上的披风是金线所绣,翻折出一丝夺目之光。叱云风顿时喉间一紧,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渗出,她[kou]干舌燥地望着薛玉霄持弓的手,刚刚所说的劝说之言顶着喉咙,泛着一阵令人头晕目眩的血气。

  这是新帝,可这也是杀伐果断的凯旋侯啊!

  叱云风顿时心生悔意。这些话确实是她与诸位幕僚商议得出的,如果薛玉霄因为此言后退半步,那么东齐依旧不足为惧,就算议和,也不必付出什么条件,到了关键时刻不如立刻兴兵[jiao]战,打个措手不及。

  所以即便机会渺茫,但叱云风还是忍不住试探。她的手紧紧的握住,指骨绷紧,望着薛玉霄手中的弓箭。就在众人的心吊在嗓子眼的时候,薛玉霄没有放下箭矢,反而忽然松开弓弦。

  一阵破空声擦着耳畔掠过,若非有面罩阻挡,惊起的风几l乎割破面颊。叱云风瞳孔紧缩,周围已经有人掩面低头,不忍看血溅当场——

  噗呲。

  一声低低的入[rou]闷响。

  鲜卑众人回首相看,见到叱云风身后二十几l步远的地方,一只兔子应声倒地。它掩藏在[cao]木葳蕤之间,近至如此,众人居然没有发觉。

  沉寂之中,薛玉霄伸手握住缰绳,目视前方,漠然道:“我与拓跋婴相斗,猛兽搏兔而已。你家三殿下的行动思想,计划企图,连她的谋士都未必有我相[shu]。为朕向拓跋国主传递一句话,就说,大齐之主问候可汗身体康健,鲜卑十八部落,伤我者、欺我者,朕必一一雪耻。”

  叱云风缓缓松手,脊背已出了一身的汗。她下意识急忙道:“陛下不可意气用事,外臣还有一言……”

  “陛下”这两个字一出,她的话语瞬间顿了顿,重重地吸了[kou]气,道:“外臣为议和而来,怎么能

  没讨到和平之约,反而生乱?请陛下三思。”()

  “”

  √本作者道玄提醒您《妻主她为何那样(女尊)》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朕”乃是书面词语,只有在皇帝强调身份和威势时才会使用。薛玉霄跟谢馥不同,她并不常常强调自己的身份,所以往来谈论之间,多用“我”字,听起来其实挺随和的。

  不过这种“随和”,却让叱云风头皮发炸。她看了一眼死掉的野兔,想到上面的箭矢险些[she]碎自己的头颅,腹中一阵翻江倒海,后槽牙紧紧的咬在一起,应答下来:“多谢陛下相赐。”

  薛玉霄点了点头,纵马继续[she]猎。

  她的骑术太好,文臣都有些跟不上,武将倒是伴随左右。叱云风也上了马追赶薛玉霄,鲜卑胡人生来擅骑,能紧紧跟在乌骓马身后而不费力,一介军师,连数名将领都超过了。

  期间她几l次[yu]开[kou],都被薛玉霄弓弦上的羽箭憋了回去。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只要想开[kou]劝说,薛玉霄便拉弓[she]中,身后便又响起东齐武将的喝彩振奋之声。几l次下来,叱云风都快要忘了自己该说什么了,期间被薛玉霄扫过一眼,总觉得她手中之弓仿佛似有瞄准项上头颅之意。

  好不容易熬到午时,众人在猎场大帐中用膳。薛玉霄接过韦青燕递来的布巾,擦了擦手,佩剑入席,宫侍将准备好的宴席菜肴呈了上来。

  汤饼、豆豉、羊[rou],还有鹿獐兔[rou]等物,煮的鲜美软烂,令人食指大动。众卿依礼入席,在薛玉霄面前并不抑制贪食之[xing],大快朵颐,唯有使者见到面前的兔[rou]汤,面有难[se]。

  李清愁受封定战侯,与薛玉霄乃是生死之[jiao],于是越位而坐,比肩九卿。她人倒是很好,安慰般地说了一句:“陛下所猎之物,赠予使者,这是大齐与夏国的相[jiao]之始。”

  叱云风咬牙端起碗,咕咚咕咚地咽了下去,而后忽然咬到一个硬物。她将骨头吐了出来,见到那是一小块儿野兔头骨,上面正是薛玉霄拉弓所[she]的破碎凹痕,从中间洞穿而去。

  叱云风面[se]一变,忍无可忍,下意识垂手按剑,一旁面容良善的李侯主却陡然按住她的肩膀,开[kou]问:“使者,此汤鲜美否?”

  众人抬眸望了过来。

  只有薛玉霄仍旧淡然吃饭。就算位至九五,此人的挑食还是一如既往,用膳慢条斯理,每一[kou]都仿佛做足心理建设。她认真食用,忽觉周围气氛有些紧迫,这才抬首,挑眉道:“不合胃[kou]?”

  叱云风肩膀上被李清愁死死压住,她想要起身进言,直接讨论议和盟约,却因为定战侯压覆在身上的力道不能起身,仿佛被千钧重石重新迫回席上。她的指尖简直要刺入掌心,对上薛玉霄一派温和的神情,缓慢地坐了回去。

  “谢陛下赐膳,外臣毕生之荣幸。”

  叱云风硬生生吐出一句话。

  这句话落下,李清愁这才松手,颇为

  ()  友善地露出笑容。

  叱云风看了她一眼,表面上还活着,实际上心已经死了有一会儿了。

  午膳后,薛玉霄终于在帐中主动提起议和盟约。叱云风大松一[kou]气,不过这情景跟她料想的完全不一样,在几l次三番受到无形的恐吓压制之后,她的惧怕居然多过恼怒,尤其是看到薛玉霄似笑非笑的神情,总怕这后面还跟着一个坑等自己,声势上便弱了一成。

  在大齐臣工的瞩目当中,薛玉霄与叱云风议论条件,说定夏国所属的数个部落包括在内,两年内只要鲜卑不主动进犯,则两邦修好,与民休息。作为战败方,夏国愿归还赵郡、以及太原、范阳……共河东等地,数之大约有四郡的故土,土地上的臣民皆还于东齐,两地通商……此外进献的牛羊、马匹、男奴,另有数目。

  要是在平常,虽吃大败,鲜卑绝不可能付出这样的条件。胡女就像是恶狼一样撕咬土地,怎么可能轻易吐出[rou]骨头?然而这半年来动[dang]频发,可汗病势危急,内有夺嫡之忧,外有其他部落联合觊觎之祸,实在无心应战。

  是无心,并非无力。

  薛玉霄深知这一点。

  而且她也知道,这样的和平盟约对于鲜卑人而言,不过一纸空谈。在切实的发展利益面前,只要她们安定了内乱,重新将部落主权掌握在手中,就会立刻惦记起邻居的土地……以战养战的甜头,她们吃的实在是太多了。

  这样的条件已经是叱云风能开出的极限。再让一步,她都无颜面见可汗,不如引颈自刎。

  薛玉霄却没有立刻答应,她从始至终都没有卸下佩剑,而是抚摸着那柄镶嵌着珠玉、黄金装饰的天女佩剑。她仿佛思索考量,又似乎根本没有考虑,只是在想她腰间之剑够不够利。

  叱云风唯恐此人的杀意再加一重,道:“陛下虽是戎装军伍出身,可也要顾及臣民百姓啊!”

  薛玉霄摩挲了一下剑鞘,仿佛很遗憾地松开手,忽然又问:“不属于夏国的几l个部落,侵占丰州之地,朕可攻否?”

  叱云风闻言双目大睁。丰州有一半本就属于鲜卑,只有三分之一曾经归属东齐,她呼吸一滞,顾左右而言他:“久闻陛下.体恤百姓,怎可一意在马背上降服众人呢!”

  薛玉霄笑道:“难不成以才华与美貌降服外敌?”

  叱云风立即垂首:“两邦即将修好,怎可称敌。丰州之部不属于夏国,请陛下自便!”

  薛玉霄沉吟片刻,道:“好。一定要代朕向可汗问候身体啊——”

  因为按照她的了解,差不多就是在接下来一个不远不近的时间节点,老国主病死,几l位胡女争夺太女之位,姐妹阋墙,彼此相杀,着实一出激烈好戏。

  叱云风再拜应答。

  随后凤阁诸臣上前,与她商量起[cao]具体的盟约之书,以告天下。等到[ri]暮时分,众人从围猎之地归京,正好入夜。

  鲜卑使者居住京中别苑,有京卫把守。她们离去后,凤阁诸多臣工立即上前,劝说道:“陛下请以大局为

  重,暂时不可兴起战事啊,丰州之地地广人稀,绝非兴兵之地。”

  薛玉霄点了点头,很认真道:“我本来也没想打。那地方举目只有牛羊和[cao]地,我既然不养羊,不用先征丰州嘛。”

  诸臣皆是一愣,面面相觑,唯有李芙蓉轻哼一声,与萧平雨低语道:“吓唬人罢了。把这群文官吓得一身冷汗,唯恐天下将覆灭于帝王之手,却不知道她一颗七窍玲珑之心,怎么会做对自己无益之事。”

  萧平雨瞥了她一眼,道:“陛下说攻打丰州时,我见你按剑。”

  李芙蓉声音一顿,良久后,突然冒出来一句:“护驾而已。”

  ……

  六月初十,修好盟约昭告于天下,一时间边境百姓欢庆平安,四郡重回大齐版图,重归齐土的老者抛洒热泪而哭,向京兆方向三拜不止。

  除却此事之外,薛玉霄也没闲着,她思虑许久的均田制终于在拥有寒门心腹之臣后得以推行。

  因常年战乱,百姓流亡,许多土地资质尚可,却无人开垦。均田制将土地分给百姓,自然会破坏士族的利益……在此前高官尽是士族的情况下,只要一经提出,就会备受反对。

  但薛玉霄此刻,却得到了锋利的宝刀。她麾下有数个出身不高的寒士愿为刀锋、任由陛下相执。

  其中一人名为张叶君,为人忠直,[xing]子却很急躁。她作为钦差前往州郡,监督均田制的执行,严格禁止土地买卖,禁止兼并,此行与薛玉霄当年土断一样受到几l次刺杀。此人负伤后归京,深夜入宫与陛下相见。

  薛玉霄睡眠不足,正犯困,与她谈了几l句,就掩面打起哈欠。她抵着下颔缓缓地思考,慢吞吞地点头。

  张叶君知道陛下是要深思[shu]虑,可她实在着急,便道:“均田令未完,便有士族群起而攻之,等到臣奉命推行科举,废中正官之职,恐怕诸卿有反心啊!”

  薛玉霄点了点头,默默道:“京兆屯兵过万,皆是我之亲军,谁要反,比我胆子还大?”

  世上能这么调侃自己的,也就她一人了。

  张叶君被噎了一句,恼道:“陛下身为天命所归之人,不可以开这样的玩笑。”

  “爱卿怎么比我还生气啊。”薛玉霄感叹。

  张叶君道:“臣在京中观政,陛下举措皆有利百姓,高瞻远瞩,利在千秋。这样的明主,地方公卿豪族居然还要大做文章,写檄文鼓动声讨,蒙蔽百姓,臣实大怒!”

  她说着,从贴身袖中[chou]出一道写满檄文的绢丝。绢是名贵之物,只有地方豪族用得起。薛玉霄望了一眼,认出这是徐州之绢。

  “您看。”她呈了上来,言辞激烈,“此人妖言惑众,实在当斩!”

  薛玉霄接过绢丝,从头看起,她看得困意渐渐消散,边看边点头,道:“文采不错,胆子很大呀。”

  张叶君听到她夸赞,不由得睁大双眼:“陛下如何还夸她!”

  薛玉霄看了一眼署名,忽然扭头看向近侍,问道:“派人去凤阁问问,

  向徐州、或是博陵人士打听一下此人的现状。”

  近侍领[kou]谕而去,不多时,重新入殿觐见,禀报道:“陛下,此人乃是徐州陈氏嫡次女,在州郡内大肆分发檄文,明里指责陛下,暗里鼓动当地士族抗拒均田令。在这篇檄文发布当[ri],陈氏女郎在街头招纳家兵部曲,被乡民用木杖和农具打了一顿,如今卧病在床。要不是县官闻讯而去,及时救下,险些死于乡民之手!”

  张叶君闻言一怔,猛然想起陛下曾经为不负徐州之民,孤身犯险,立于军前。

  薛玉霄感叹道:“所以我说……这人胆子很大。”

  张叶君怒意顿时消散,她重新坐下,道:“陛下,此均田之令极为容易毁坏,要是严苛按照律法行事,不免刑上士族高门,于礼不合。”

  如今尚且讲究“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是为了“励节”而设,保持高官仕宦之族的人格尊严,来笼络她们,使之效忠。

  薛玉霄闭眸在脑海中思索片刻,把历朝历代对于均田制的考量过滤一遍,道:“将士族的家仆、部曲,奴籍之人,也加入授田的名额当中,以安定士族。不过要立下规定……”

  她抬眸坐正,在张叶君手中写了一个数目:“就按照这个数额作为限制,不允许大族为了得到土地而不断买卖奴仆,有这样的眼前利益,必有人闻饵而上钩,顺应朝廷,则地方联结之盟,不[ri]将土崩瓦解,甚至对你倒履相迎。”

  张叶君面[se]微顿,先是露出一丝喜[se],很快又道:“但这样岂不是让真正贫苦百姓分不到更好的土地了?”

  “一[kou]气吃不成个胖子啊。”薛玉霄轻轻一叹,“爱卿为民之心过重,遇事必争,需要缓一缓脾气才是。”

  张叶君还[yu]再言,忽闻殿外有一宫侍叩门,跪地禀道:“陛下,凤君请您早[ri]安寝,明[ri]是大朝会。”

  薛玉霄扫了她一眼,起身理了理衣衫,张叶君立即抓住她的袖子,道:“陛下,我们还没有说完……”

  薛玉霄指了指她肩上伤痕:“别急,你养好了伤再来见我。”

  张叶君[xing]情不容忍耐,当即要开[kou]说自己伤势无碍。薛玉霄却没有听,摆了摆手,命人送张叶君出宫。她送至殿外,看着这位钦差被装上马车送回去,转过头,在宫侍身边见到裴饮雪。

  裴郎穿着一袭锦缎长袍,暗纹在月[se]下流光溢彩。他走过来几l步,低声道:“算不算是我为妻主解围?”

  薛玉霄颔首,勾唇道:“裴郎之名甚是好用。我十分喜欢——”她说着,抬手揽住裴饮雪的后腰,埋头压在他肩膀上,困意又像[chao]水一样涌来,“若非是你催促,我还没有借[kou]回去睡觉,张叶君哪里都好,就是太急了些,她那伤[kou]连夜回京迸出血迹,自己居然不察。”

  裴饮雪低语道:“此为忠直之士,妻主自然爱惜。”

  薛玉霄的手从肩膀上攀上来,捧住他的脸颊,忽然抬首封住他的唇[rou],将余下的声息吞入[kou]中。

  侍奉的宫侍默默退开数步,垂首盯着地面。裴饮雪浑身一滞,攥着她的衣袖,在被掠取的气息中破碎着吐出几l个字:“……明[ri]……真是大朝会。”

  薛玉霄定住,不情不愿地停下来,指节抵住裴郎的下颔,在他的唇角咬了一[kou],附耳轻声道:“我既睡不够觉,又睡不够凤君啊。”!

  道玄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https://www.shubada.com/1051/11111272.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